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2020-10-20戴博文

师道·教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自学习惯课文

戴博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去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不只是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在小学和初中,当然,小学阶段是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最好时机,这对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是学生时期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阶段,只有小学生具备充足的自学能力,才能从已有的知识领域拓展到未接触过的知识领域,培养语文的自学能力必须先培养语文的阅读、记忆、积累和应用能力。只有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从而能够自己去汲取知识,来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现代化的教学不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把学习知识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探索知识的规律。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上缺乏的不是学习的人,而缺乏的是能学习、会学习的人,缺乏的是创新型人才,只有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让学生长大后成为创新型人才,为国家所用。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存在的困难

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贯穿古今,一直重视给学生进行“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而忽略了让学生进行自我的创新和改进,并不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排斥举一反三的学习方式,而造成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困难。另一方面,小学生自我意识较差,自学能力薄弱,不懂得怎样学习,教师教导起来较有难度,这也造成了小学生难以提高自学能力。

三、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措施

1.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只有广大学生对应用语文实践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有机会更加愿意积极去主动参与学习应用语文,从而有效培养广大学生的良好语文实践自学能力。

一是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渲染课堂气氛,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小学正是学生最活泼好动的一个时候,这时小学语文教师就更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活泼好动作为一种优点来加以培养。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课的任何时候,要注意创造经营出一个开放宽松的和谐教学课堂环境。在和谐的教学课堂上,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們就一定会真正怀着愉快的学习心情更加投入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积极地开动脑筋去思考,敢于大胆自主发言。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处于平等的交流地位,有利于促使学生能够乐于接受去体会学习使用语文,从而就会产生他们对学习语文的一种浓厚兴趣。

开展各种内容广泛的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各种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各种手段,在活动或游戏之后让学生们讨论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在语文教学的更多时候还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提高培养学生对社会学习现代语文的科学兴趣。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实际,让小学生真正感受到现实生活处处都是有用的语文,这对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有很大的运用。让学生把语文知识引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中,让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使用当中,在亲身观察和参与实践的整个过程中正确理解使用语文,掌握日常学习使用语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小学生日常学习使用语文的良好兴趣和学生创造、创新活动意识。

二是要在课堂外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这就需要使用家校联合的手段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了。教师可以联系学生家长,让学生在家庭范围内,采用做游戏的方法来学习语文或者来完成语文的课下作业。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说新闻》的时候,家长可以鼓励学生在家里说一说新闻,让学生在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把新闻中的生字词标出来,从而认识更多的新字词,最后家长要使用鼓励性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从而让学生更乐于表达自己。

2.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自学方式

要想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自学方式。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听从教师的安排,而不去进行自我学习,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标的深化,教师们开始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与此同时,就该教授学生正确的自学方式。

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做好课前预习,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教师应该教授学生怎样对课文进行预习。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把自然段都标出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遍,然后对课文里的生字词进行注音、组词,然后让学生们对这篇课文的思想感情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对认真预习课文的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们更有信心完成自我学习,从而提高语文的自学能力。最后,教师也应该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制定不同标准的预习方式,也就是预习作业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同时,在检查预习作业的时候,也不应该是看学生做的标记多不多,正确率高不高,而是要看学生有没有认真完成预习作业。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要想让学生培养语文自学能力,良好的自学习惯很重要。学生要规规矩矩地写字、仔仔细细地读课文、踏踏实实地练习、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自学习惯不只是在学习语文方面有用处,在各科学习中都有用处。对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学生自己做作业的习惯。有时候学生会因为作业多而去抄同学的作业或者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自己做作业的习惯了。一开始可以给不同的同学发不同顺序题号的作业,这样可以强迫学生来做作业,也可以依靠家长监督,家校联合,强迫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慢慢地,学生就不愿意去抄作业了,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帮助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督促学生养成课上做笔记的习惯,学习做笔记是一种重要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不同样子的批注进行做笔记,这样更加一目了然。家长在家里也要督促学生课下对照笔记进行复习,家长在不断督促下,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只有一小部分是在课堂上,大部分还是在课外,学生要不断地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才能培养语文自学能力。工具书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更能简单、明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从而辅助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

对于小学生的自主语文学习自学能力的不断培养仍然是一个漫长又复杂的成长过程。只有语文教师和学生、家长相互沟通联合,从如何培养广大学生对学习语文的自主学习和感兴趣的各个角度进行出发,才能真正让更多学生真正主动地学习语文。同时,教师家长应该在教学课堂上认真教授每个学生自己进行学科自学的行为方式和教学方法,家长在教师课堂外对每个学生的学科自学行为进行严格监督,从教学方法到行为习惯,进而不断提高每个小学生的语文学科自学能力。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自学习惯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背课文的小偷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