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设计与研究

2020-10-20向志强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0期
关键词:智能电网

向志强

摘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电网调度的效率和质量,关系着电网是否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系统是区别于传统电网调度系统的一种电网调度模式,该系统的运用,极大提升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现阶段对电网的需求。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设计与研究

0引言

文章针对智能电网调度相关内容展开分析,结合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设计要点,包括数据采集一体化、数据平台一体化、应用功能一体化、硬件系统一体化、软件系统一体化、系统协议一体化、网络结构一体化等,通过研究综合数据平台完善、安全防护手段升级、技术支持系统优化等技术发展趋势,其目的在于提升智能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提升智能电网的服务质量。

1智能电网调度相关内容

智能电网简单来说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能电网是在高度集成化和高效双向通信网络的前提下建立的,其中涉及多种先进的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智能电网调度是保证智能电网平稳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智能电网调度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保证电网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电网的平稳运行。另外,智能电网调度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是其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和应用性,能够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而进一步扩展。因此,智能电网调度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进行不断的研究,促进电网的平稳发展。

2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设计要点

2.1   数据平台一体化

与数据采集相对应的服务机构便是数据平台结构,在智能调度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所构建的数据平台需要具备综合性较强的处理性能,包括电网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电网运行安全性监督、电网运行状态监督等。在上文中已经提到,为了提高数据采集一体化,在具体应用中,会选择将SCADA/EMS 系统和 PMU 系统组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数据采集过程的智能调度。在数据平台结构中,可以利用 PI 数据库来完成采集信息的存储,在分类过程中,还可以对应用数据贴上关键词标签,以便于后续数据信息检索时,能够快速提取出有用信息,提高数据信息的应用价值。

2.2   数据采集一体化

在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设计中,数据采集一体化属于非常基础的应用内容。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满足实时传递动态数据的要求,在目前的应用系统中,所采用的系统结构主要是第四代 SCADA/EMS 系统,该系统具备了数据传输速度快、兼容性强等应用优势。但 SCADA/EMS 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不具备实时采集动态应用数据的要求,因此在数据采集一体化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系统的更新工作,目前市面上推行的 PMU 系统能够满足实时采集动态数据信息的要求,但系统对于数据存储和维护方面的性能相对薄弱一些。所以可以暂时将两组系统串联在一起,综合两者的应用优势,从而提高系统运行过程的可靠性。

2.3   应用功能一体化

在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设计过程中,应用功能一体化也属于非常重要的应用内容,其主要内容是指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同时具备多项应用功能,如服务功能、动态计算功能、静态分析功能等。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在功能一体化应用过程中,最大的待处理问题便是原系统的估算精准度较低,在提供服务时经常出现服务偏差的情况。对此在应用功能一体化设计过程中,需要提前对此类内容进行处理,优化原有的应用系统,如发现 PMU 系统结构,从而提升电网调度过程的一体化。

2.4   软件系统一体化

一是,数据总线层,该层面主要用于数据信息的采集工作,在上文中已经提到,系统需要满足实时动态运行数据的获取,而且还需要做好数据库管理工作,以便于后续工作的推进。

二是集成总线层,该层面主要用于各类服务信息的交互工作,有时也会与第三方机构进行合作,以加快数据信息的交互频率。

三是,应用系统层,这也是进行数据处理与抽取的层面,在一体化设计中应满足于功能分布处理要求,提高系统应用价值。第四,公共服务层,这也是与用户直接进行信息交互的层面,应满足及时性、准确性等设计要求。

2.5   硬件系统一体化

在智能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离不开硬件系统一体化的支持,在对其进行一体化设计时,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

2.5.1         前置服务器系统,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应结合提供服务项目内容的不同,对服务器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借此提高前置服务器系统的可靠性。

2.5.2         应用服务器系统,该系统主要负责后期数据信息的处理工作,与前置服务器系统配置相类似,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来完成系统筛选工作。

2.5.3         数据库服务器系统,该系统用于电网数据信息的存储应用工作,系统建立应满足兼容性强、存储量高等特点。

2.6   系统协议一体化

在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依托各类协议来完成数据传递的相关工作,在一体化系统协議设计中,主要应用到的协议为选路信息协议和优先协议。前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用于一些大型网络系统组织中,能够对宽带的使用率进行优化,提升系统内容的兼容性。而后者则属于优先级处理协议,对于数据处理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对此,在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优先考虑使用选路信息协议,从而提高系统运行过程的可靠性。

2.7   网络结构一体化

除了上述一体化设计内容外,网络结构也属于非常重要的应用内容,在对其进行一体化设计时,一般会选择两层结构或三层结构。前者主要应用于网络交换设备在20台以内的运行系统,而后者则用于数量超过20台的运行系统构建。相较于两层结构,三层结构的运行稳定性更强、兼容度更高,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需要优先选择三层结构来网络系统的运行。

3结束语

电能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支撑,而电网调度则是维持电网稳定运行的核心内容。在电网功能属性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需要做好智能电网一体化设计工作,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宋鑫,赵家庆,丁宏恩,等.关于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设计与研究[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9,30(12):118-124.

[2]    田野.论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设计与研究[J].2018,第34期.

猜你喜欢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背景下的调度安全管理
浅谈智能电网的调控一体化发展
高可靠的电网虚拟化云资源调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