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

2020-10-20李国玉

师道·教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生物学生活化生物

李国玉

所谓的素养就是人的品质和涵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说的是其今后适应社会以及终身发展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教师不能只看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还要重视学生的价值观、态度、情感引导和培养。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契机,学科教育中,教师需要体现出知识的育人价值,展现学科自身魅力,完成学生品质培养。在多次的教改中,如今高中生物教育已经有了明确的特点,即终身性、个性化、指向性。其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索、社会责任一共四个方面,四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一定要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用生活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

一、生活化情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系统化、有意识地长期训练。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传输和渗透理念,完成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和培养。可是从当前的现实表现来看,不少高中生物教师显然并没有充分理解核心素养理念要求。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生物知识本身比较抽象,所以学生才没有正确理解和认识。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以学生的角度和情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探究能力。比如学习《种群和群落》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直接用多媒体展示同样的生物在不同环境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包括数量和特点,直观地增强学生认知能力,让学生形成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生活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生命意识

在生物教育中,培养核心素养自然离不开生命观念的培养。高中教育中,生物知识的科学本质其实就是对自然生命、自然现象的探索,使学生形成学科素养、核心素养品质。因此,教师需要从生活的角度切入,用生活化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与生命观念之间的联系,将原本难以理解的概念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解释,让学生掌握生物概念、生物知识,形成生命印象。比如对于《植物的激素调节》这一章节,教师就可以引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如可以问学生家里有没有种花、种树的,随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才能够保障花、树茁壮成长,学生就会说除了要施肥浇水以外,还要用植物生长素。此时教师引出人类吃饭和植物吃生长素的关系,人类吃饭有了营养才能够茁壮成长,植物吃了生长素才能够快速长大,用这样类比过程使学生形成生命观念。

三、创设生活情境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学生需要有合适的逻辑思维,應对知识的本质和客观规律联系。在高中生物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是很重要的内容,教师需要站在合适的角度让学生探究生命的实质现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在归纳、批判、推理、类比中解决问题、整合知识,这样学生才能掌握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活问题、生活情境,引起学生思考。比如在学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小明家种植了一些玉米,但是这些玉米有一个突然出现了病变,并且没过多久其他的玉米也开始出现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学生对于这个问题十分好奇,于是深入思考,在思考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联系实际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作为现代科学中的重要内容,生物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支持着人类社会、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遇到各种疾病和自然灾害的时候都会应用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社会责任指的是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参与到群体或是在个体讨论得出合理判断、科学解释,具备问题解决素质和意识,是高中生物教育的重点内容。高中生物需要结合实际,挖掘教材当中的社会责任感内容,让学生结合经验加工与梳理,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也形成社会责任心。比如对于《基因的本质》一课,教师就可以用DNA研究对于确定生物亲子关系有很重要的帮助为切入点,让学生明白生物学知识和人类生活有明显的联系。用这样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家庭关系、社会关系,这样学生就会明白有小家以后就会有大家,当然有了大家以后小家才能够更安全稳定。

高中生物存在一定难度,但高中生物教学也十分有趣。作为自然科学的生物学科,本身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教学中一定要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引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在学生充满了学习热情,有了学习积极性以后,自然能够深入探索,在实践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生物学生活化生物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第12话 完美生物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