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控制医院感染中供应室管理的作用
2020-10-20胡琼
胡琼
【摘 要】在整个医院的运行的过程中,供应室属于一个较为重要的科室之一,是保证医院顺利实施治疗护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为各个科室提供相应的医疗救治物品,促进患者预后。在供应室管理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能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促进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0--02
供应室内管理的主要物品包括各个科室内的无菌敷料、无菌器材及手术室需要的活检包、止血钳、小拉钩、剪刀、持针器、刀柄、刀片、齿镊、弯盘、无齿镊、窥器、刮匙、镊子等等。在供应室内将主要的器械、器材和敷料管理好能保证科室和手术室治疗的顺利进行,降低手术治疗及临床治疗过程中感染的发生,更好的保证临床医疗安全。
1 合理布局供应室:
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应对供应室内的局部进行规范管理,提高其科学化和合理化,确保无菌物品供应充足,有效的提升供应室内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又可以避免資源浪费现象的出现。供应室应设立在独立的区域内,并临近手术室和临床科室,保持通风良好,清除污染源。
2 对供应室的工作流程进行管理:
供应室管理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工作流程规定开展各项工作,明确器械和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洁-消毒-烘干-包装-无菌处理等等流程,并对每个环节实施专人管理[1]。且每一个环节的处理应在专门的区域进行,减少由于不同工作场所的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指派专人对供应室内的回收物品和未使用的物品进行分类管理,运输过程保证封闭式的处理。还应构建起供应室内具有特色的无菌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实施各项工作环境的监测管理,定期抽取已处理好的物品开展细菌培养的处理,规定无菌率在100.00%,且要求现配当日所需的化学消毒液。
3 对供应室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严格监理供应室内的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措施,成立质量管理团队,由供应室内护士长担任组成,选派护理经验丰富、专业性较强的护理人员担任组员,并明确各个成员的工作职责和范围,相互配合,每个月总结管理制度的评价和改善处理。频率在每月两次,督查内容包括对供应室医疗物品输出、回收、存储、消毒等环节的管理,及时的发现和改善各项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
4 配备好供应室内的设备及设施:
使用的器械包、治疗包等应严格符合无菌物品的标准和要求,将无菌物品严格存储在无菌室内进行管理,标注好相应的名称、日期、失效期等等,及时的处理过期物品。合格的水电气供应,按照相关规定对干燥灭菌设施进行清洁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选择各种清洗、消毒润滑剂[2]。 供应室的管理工作影响着各个科室的治疗工作,因此应开展好供应室的各项管理工作,保证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把各项工作落在实处,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黄开云.规范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医学信息,2015,(12):256-256.
王颖.物资管理系统在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