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云平台的个性化思政教学

2020-10-20董伟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0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个性化

董伟

摘要:积极学习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实现高效思政课堂教学。努力实现个性化教学,让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切实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关键词:现代教学技术;个性化;思政教学

信息时代悄然而至,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数据云平台已然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个互联网改变一切的时代,学生和家长也在翘首企盼,希望互联网给教育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但是教育和商业不同,互联网要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然而同时谁也阻挡不住信息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改变,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学技术,让它最大程度的辅助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教育变革一直在进行,個性化、选择性、自主性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材施教也是所有教育者努力的目标,但是迫于大班额系统化班级授课制教学,想要真正实现“滴灌式”教学,我们力不从心。伴随着智慧平台走进校园,“一对一”教学的瓶颈慢慢破冰,个性化教学不再是“镜中花”“水中月”。对于高职思政教学,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法律部分,面临课时少和理解难度大的困境,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思政教师必然的选择,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既生动有趣又灵活高效是我们一直思考和探索的方向,智慧平台“一对一”个性化教学给我们带来了福音。

智慧平台是云计算平台与移动互联技术应用于教育的网络“一对一”教学模式,它使用信息化技术把教师、学生和课堂紧密关联起来,用大数据将课前、课中、课后融为一体。以灵活易用的课前备授课系统、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动的教学工具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课堂更加高效有序、反馈更加及时有效,评价更加有据可依。现将其对教学辅助功能进行展示:

一.智慧平台助力高效备课。

1.      备课工具支持各类交互活动,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原文填空、拖拽、排序、简答各种互动模板一应俱全。使用简单易行一键式导入 PPT、音频或视频,充分利用原有教学资源,减轻教师重新制作课件的负担。快速调用云端教学资源及学科工具,把图片、动画,视频、PPT 等资源整合起来,满足教师个性化备课需求。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课堂互动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从简单乏味的接受式学习,变成师生积极互动式教学,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      科学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将权威数字教材嵌入丰富生动媒体资源,根据学情个性化发送任务,让课前预习更加灵活有效,个性化自主学习为实现先学后教的反转课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比教会学生知识更加重要,从课前的学案导学,指导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对照数字教材中的媒体资源对基础知识进行阅读和记忆,再根据教师推送的微课对难点知识进行理解和把握,最后是完成巩固练习题。平台会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自动推送错题涉及知识点的相关练习,每组10个题,直到你完全解决这个知识点的问题为止,对于求知欲比较强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激励。

3.      学习空间及时互动。班级空间可以满足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相互促进,有利于形成创先争优的学习氛围,投票、点赞等各种形式的激励交错进行,更好的提升预习效果,课堂提问中的随机提问功能是学生最喜欢的环节,使得回答问题的同学有一种中奖的喜悦感,增加了回答问题的乐趣。消息中心即时传达课前预习要求和完成概况,便于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学定教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不再只一种是“梦想”。

二.移动教学式灵活授课。

1.      智慧平台走支持教师专用平板和移动手机拍照上传。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专用平板灵活操控大屏幕,实现走下讲台,将教师的移动教学备课材料、教学资源,快捷投放到大屏幕中,同屏互动,既可以掌握学生的上课表现,及时提醒学生积极思考,更好的把控课堂,还可以随时操作教学资源,更加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让老师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呈现拍照、摄录学生学习进程,同屏展示、集中讲解实时录制的课堂教学片断,作为微课保存或分享,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整理素材,为后序教学提供更加生动的预习材料,可谓一举两得。

2.      课中实时分发或分享教学资源及学习资料,教师可动态预览全班学习进程,并进行分屏对比、点赞、投票等互动,来有效支持教学分组,实现分组下的协作互动、学生间的相互评价;预设课堂互动练习,实时反馈知识吸收的效果,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课堂进度;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控制变得更加直观可视,学生会根据屏幕中的倒计时,及时调整合作策略和合作进度,代替了老师的提醒,减少了教师提醒对学生合作的干扰;对于案例分析,场景应用等开放性题目,可对照学生名录,及时了解所有学生的作品,并同屏展示多位同学的作品,进行教师点拨评价或学生互评多种评价并行,督促学生及时纠正,规范做题习惯;课堂提问形式多样。随机点名、投票打分、不记名评价,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让知识变得活灵活现,而且还可以促进教育的公平。

3.      教案、微课、碎片化教学资源精确匹配至每一课时,课上即时补充授课素材,轻松导入权威数字教材,让教学可视化、立体化、趣味化,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资源库里的资源云端汇聚,校内师生共享使用,本地、云端资源随取随用,真正的个性化教学触手可及。

4.      课堂交互活动即时反馈,随堂测评图像化呈现,学生答题进度及答题正确率可视明了,特别是选择题,学生的完成率,正确率,以及每个选项选错的学生都一目了然。教师可以及时把握课堂进度,对出错率高的习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对出错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实现更加及时有效的进行课堂巩固与落实。针对不同学生的做题情况,为每个学生个性化推送变式练习,避免了简单题目的重复练习,更有效的实现查漏补缺,因材施教。对于法律部分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不仅如此,知识掌握度和学生课堂表现及评价自动累计并汇总进入学业报告,为综合评价提供参考。教学成果客观汇总、量化呈现,辅助学校、教师以及学生进行教育质量评价,实现量化管理,增加教育透明度。

小结

所有的技术都是辅助教学的手段,我们积极接受和使用的同时,还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教育的对象不是标准化的工业品,而是活生生的人,对于人的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劳动,教育学生是从知识、能力和做人的品质等多方面进行的,我们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和知行合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这一点上,目前还能无法依赖信息技术来实现。因此,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辅助功能,需要教师来把握,如何把这种辅助效果最大化且又能够实现“育人”的目的是我们在信息时代应该思考的问题。接受和适应信息技术对思政教学的辅助是每个思政教师的必修课,相信通过我们潜心研究和积极探索,一定能找到一种既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能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的教学方式,使我们的思政教学真正成为春风化雨,知行合一的快乐课堂。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个性化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以提高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加强高校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大学思政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应用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寒风吹彻》的个性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