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课堂分析与反思走上教育科研之路

2020-10-20吴燕姬

师道·教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专业分析过程

吴燕姬

许多老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往往把教育科研看作非常高大上、非常困难的事,认为自己能力和程度都无法达到的水平,始终觉得那是专家、学者们的成果,自己从不想研究、不敢研究也不会研究。笔者认为在科教兴国的大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倍受重视的现状下,学研究、懂研究、做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可以从小事情,小问题开始,扎根在自己日常的课堂分析和反思,从一个个的小问题开始分析和研究,慢慢地走向科研之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做到,也应该能做到。

一、课堂观察与分析: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从聚集自己的常态课堂开始。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会遇到不同的真情境与真问题,对课堂中的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梳理与筛选,找到值得研究的疑难问题,并把这些问题转化成为自己的研究项目,这又会促使自己结合已知知识和经验进行反思。所以,教师的研修必须同日常的课堂分析结合起来。对在课堂中产生的疑惑与问题不断进行案例分析。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优秀的教师都是扎根在自己的课堂中深入思考与研究成长起来的。

二、从教学中进行课堂分析和反思

教学即研究:研究师生角色、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式、研究课堂呈现与表达等。所谓反思,则是从实践经验中产生的困惑和疑问激发起来的探究过程,是一种旨在解决问题的思维。就像医生需要从临床实践中逐步地累积经验一样,教师也应该从课堂与教学实践和案例中展开反思,不断地在分析与反思中锻造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设计的反思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课程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情,对教学方法、手段、语言等进行充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方案、评价教学结果等。在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后,进行技术性反思。客观分析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设计是否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教学效果能否达到预期,怎样才能更有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同时进行研究和创造。这一过程老师经历从实践到反思再到实践这种螺旋式的认识过程,使自身的教学水平实现了质的超越,同时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将得到不断提高,从不敢研究、不会研究,并逐步走上勇于研究和学会研究的教育科研的道路上。

(二)实践性反思

实践性反思是教师在第一次教学实践中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之后進行的第一次反思。反思总结后的修改也是下一个实践的开始,如此地不断反复打磨。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能力其实和医生相似,是在“临床经验”中培养起来的,教师的科研可以从课堂实践反思中培养起来。教师不仅要关注自己的设计与教法,也要留意课堂本身发生的各种状况,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和思考好在哪,不好在哪,敏锐地发现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主动地探究,大胆地实践和改进,这便是教师教学思想与能力提升的过程。这种反思一旦成为习惯,教师成长的步伐就会加快。

(三)批判性反思

教师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出发,不断地分析问题,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基础上,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改进和提高自身的行为。反思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简单也最常用的就是撰写教学后记或随笔。它是教师积极主动地对自己教学活动中有价值的经验进行批判性理解并进行真实的书面记录。通过如实记录自己课堂中的有价值的问题、意外的生成,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及时把所思所想所感记录和积累下来。敢于去质疑、敢于去尝试和实践,用批判性思维拓宽科研之路。

三、反思是最好的研究方式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为了解决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困惑,通自身的反思,聚焦到有研究价值的特定问题上。面对真问题,展开真行动,开展真研究。没有研究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教学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教师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便会搜索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或与同伴开展研讨、通过新学的理论和别人的经验开展新的实践与反思、螺旋上升式地不断改进再实践,这个过各也教师专业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同时教师的专业知识也得到了大大的拓展,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便在这悄无声息中得到提高。只要不断地付诸实践,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好自己的研究。走上科研之路应该是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专业分析过程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