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体位干预在预防新生儿压疮中的临床护理研究

2020-10-20梁丽华

中外医疗 2020年21期
关键词:压疮预防新生儿

梁丽华

[摘要] 目的 研究早期体位干预预防新生儿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 于2018年1—12月该院新生儿中方便选出7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体位干预。观察两组不同时间段(24 h、48 h及72 h)压疮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24 h、48 h及72 h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9,P<0.05)。结论 新生儿实施早期体位干预,可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预防;早期体位干预;新生儿;压疮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0)07(c)-017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nursing effect of early posture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neonatal pressure ulcers.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74 neonates in the hospital were convenient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grouping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37 cases) implement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37 cases) were in the control group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arly posture intervention. Observe the occurrence of pressure ulcer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periods (24 h, 48 h and 72 h).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24 h, 48 h and 72 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3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7.57%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χ2=11.29,P<0.05). Conclusion Early posture intervention for newborns can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pressure ulcers 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Prevention; Early posture intervention; Neonates; Pressure ulcers

压疮是身体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对局部组织持续造成挤压后引发的软组织溃烂坏死的病理改变。经临床医务人员后观察发现,压疮在新生儿群体中有着较高的发生率,这是因为新生儿长时间处于平卧位,极易导致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发压疮[1]。现已有学者指出,体位是引发新生儿压疮的因素之一,为降低压疮的发生率,临床上可通过体位干预的方式减轻新生儿局部组织受到的压迫,以保证局部血液的通畅循环[2]。该文方便选取2018年1—12月该院7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及早期体位干预护理,对压疮的预防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7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单数、双数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7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3~15 d,平均(7.35±1.64)d;体重2 500~4 000 g,平均(3 400.60±10.31)g。观察组男18例、女19例;年龄4~15 d,平均日龄为(7.38±1.65)d;体重2 000~4 000 g,平均(3 420.65±10.35)g。两组一般資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即护理人员定时巡视病房观察早产儿各项情况,其中包括新生儿生命体征、精神反应、面色与皮肤颜色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在体位摆放与衣服更换等方面为家属提供指导与帮助。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体位干预,具体方法: ①指定体位改变策略:结合新生儿的各项情况与生理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体位改变策略,一方面需要保证新生儿处于舒适体位中,减轻新生儿的痛苦,另一方面则是减少压疮的发生。需注意的是,护理人员进行床头交接时要注重观察新生儿皮肤变化,结合实际情况与需求释放调整翻身与体位更换次数,在护理过程中做到班班交接,详细记录新生儿体位的改变情况,其中包括体位、体位更换时间等。一旦护理期间发生问题,及时告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②开展家属健康宣教:由护理人员组织新生儿家属开展健康宣教,主要讲解压疮的发生、压疮的预防、体位护理等内容。同时,在讲解过程中适当结合图片、视频,帮助家属全面了解压疮的相关知识,并意识到预防压疮的意义,以便取得新生儿家属的配合与理解。此外,叮嘱家属在照看新生儿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压疮的风险,则尽快告知护理人员,由护理人员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法。③机械通气俯卧位护理:若新生儿在护理期间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例如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等,可将俯卧位作为这类新生儿的主要体位,便于对新生儿的胸廓运动进行观察。在摆放体位时,将新生儿手部放置于同一侧,在肩部下方铺置卷拢的尿布或小毛巾,或放置小布卷于新生儿膝盖下方。护理人员定时观察新生儿体位情况,交替进行右侧半卧位与半卧位,在观察过程中可适当使用维生素E对新生儿皮肤进行按摩,在交接班时记录新生儿皮肤情况。④俯卧位护理:若患儿呼吸频繁暂停,护理人员可调整患儿体位为俯卧位,将新生儿腹部与四肢朝下,便于气体交换,缓解骶尾部与臀部受到的压迫。方法:以轻柔的动作弯曲新生儿膝盖朝向胸部,将其手臂放置于身体两侧,放置小布卷于右边臀部,形成屈曲体位。此外,可在新生儿身下放置长度合适的小布卷,便于其内收与屈曲。⑤侧卧位护理:在新生儿身体两侧放置沙袋或小海绵垫,并交叉软布卷于其大腿与上肢部位,适当控制新生儿的移动范围,避免新生儿在护理期间过度伸展肢体。考虑到支撑物会对部分新生儿造成影响,导致新生儿出现反张现象,护理人员可在新生儿臀部下方放置折叠的布垫或尿布,减少反张的现象,使新生儿身体的屈曲与伸展保持平衡性,提高新生儿的舒适度。⑥减轻局部压力:在新生儿床头放置床头翻身卡,每隔2 h对新生儿的体位进行调整,避免新生儿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对局部皮肤造成压迫。若新生儿水肿严重,可予以气垫支持,尽可能帮助其多翻身;针对使用呼吸机的新生儿,将软枕放置于皮肤与管道之间,以扩大受压范围,减轻局部压力,同时使用改良型鼻翼式接口减轻CPAP鼻塞对新生儿鼻中隔造成的压迫。⑦补充营养:考虑到新生儿各项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再加上部分新生儿并伴其他疾病,可加快能量的消耗速度。此外,在缺乏营养的情况下,新生儿骨突位置脂肪组织将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在护理期间,应遵医嘱为新生儿补充营养,必要情况下可采取胃肠道喂养的方式,确保新生儿营养与能量充足。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不同时间段(24 h、48 h及72 h)的压疮发生情况、发生部位。同时,向新生儿家属发放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3]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量表包括19项内容,如护士的工作能力、护士提供的帮助与忽视对工作的态度等,满分为95分,评分标准:①75分以上为很满意;②38~75分为满意;③低于38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很满意度与满意度之和。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段压疮发生率

2.2  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3.1  新生儿发生压疮的主要原因

(1)皮肤特点:新生儿表皮具有较高的渗透力与吸收力,再加上其角质层仍处于发育、成熟阶段,真皮与表皮之间缺乏一定的连接物胶原纤维[4],导致新生儿的皮肤角质层相对薄于成年人,易出现皮肤分离的现象。同时,新生儿长时间处于被动体位,易出现水肿对血液循环造成影响,进而引发压疮。(2)力学因素:经相关研究报道,若外在压力对毛细血管造成一定压迫,将会减缓淋巴管与毛细血管中血液的流速,从而无法提供充足的氧与营养的情况下阻碍代谢废物的排出[5]。在研究中发现引发压疮的力学因素主要包括两种:①摩擦力: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部分新生儿可能频繁出现烦躁与哭闹的情绪,进而增加身体活动度,此时若是在裸露的情况下将会导致同一体位长时间与周围进行摩擦,引发压疮。同时,若护理人员长时间不为新生儿改变体位,将会导致新生儿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障碍,使皮肤在持续受压的情况下形成压疮[6]。②剪切力:部分新生兒在NICU病房接受治疗时,为预防新生儿胃管反流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医务人员通常会将床头抬高至40°。这种情况下将会产生一定的剪切力,再加上治疗期间通常予以新生儿镇静处理,继而延长了新生儿卧床休息时间,在得不到移动与活动的情况下导致新生儿出现压疮。

3.2  早期体位干预在预防新生儿压疮的应用意义

考虑到以往护理人员为新生儿改变体位时,易忽略新生儿的皮肤与体位等各项情况,甚至会忘记体位改变时间。该次研究护理人员在实施早期体位护理干预前,首先结合制定出体位改变策略,以策略指导体位干预的进行,并为新生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可避免干预措施不符合实际、家属不配合等因素对护理干预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在实施体位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依据新生儿的实际情况,例如需接受机械通气治疗、频繁暂停等,对体位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一方面有利于临床医务人员在巡视病房过程中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异常问题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则是为新生儿提供一定的移动与活动空间,确保新生儿始终处于舒适体位,减少诱发压疮的不利因素。同时,在研究中发现,舒适的体位有利于减轻外界因素对新生儿造成的刺激,预防哭闹现象的发生,再加上适当限制新生儿肢体频繁伸展,可减少新生儿在过度活动过程中皮肤与被褥产生的摩擦力,实现预防压疮形成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7]认为新生儿压疮的发生并非仅是与摩擦力、剪切力等力学因素有关,新生儿的营养状态与体温等因素具有可能引发压疮。因此,护理人员在早期体位干预实施过程中,若是新生儿皮肤与某些医疗设备频繁接触,需要定时进行检查,避免设备因素造成皮肤水肿或损伤。该文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后24 h、48 h及72 h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7%(P<0.05)。郑丽群等[8]研究与该文相似,随机方法分为优化护理组与一般护理组,探讨手术室优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行手术治疗存在高危压疮患者的影响,结果得出优化护理组总满意率为95.25%,一般护理组为8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新生儿实施早期体位干预,可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汪珊玲.对危重的新生儿进行预防压疮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 16(5):231-232.

[2]  朱霞,梁业梅,黄彦,等.术中不同的体位护理方法对长时间侧卧位患者急性压疮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129-131.

[3]  陈桂琴.自制式水床应用于重症新生儿预防压疮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7):3692-3693.

[4]  罗婵,梁绮镰,温宋佳,等.新生儿压疮风险评估量表的临床应用[J].全科护理,2018,16(17):25-28.

[5]  张建,王艳冬,何甜,等.我国新生儿压疮文献的计量学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2):1753-1756.

[6]  李进.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鼻面部压疮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7,46(21):2998-3001.

[7]  姜春,王玉琼,涂国芳,等.两种量表预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压疮风险的效能比较[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7, 28(6):549-551.

[8]  郑丽群,徐玉华,陆宇波.手术室优化护理模式对术后压疮高危患者的影响[J].浙江实用医学,2018,23(4):74-77.

(收稿日期:2020-04-23)

猜你喜欢

压疮预防新生儿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
论对老年压疮的治疗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