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白沙淘金记

2020-10-20钟治德

红岩春秋 2020年9期
关键词:河沙川江淘金

钟治德

江津白沙上游四川合江县境内有白沙镇,俗称上白沙。江津白沙下游有白沙沱镇(今重庆市大渡口区跳蹬镇),俗称下白沙。江津白沙居中,故名中白沙。川江老谚语:水码头数不过中白沙。中白沙居冠,一因它是川江沿岸最大的集镇,二缘中白沙流域是川江砂金沉积最丰富的江段。

《山海经》记录有黑水和赤水。研究者以为,黑水在四川芦山县,因水流深黑而得名。赤水即川江三白沙流域,以沿岸金沙泛出赤光得名。

川江上游的金沙江盛产砂金,金沙顺流而下,上川江中白沙江段是天造地设的砂金储存宝库。

川江进入石门峡,两岸丘陵陡涨,笔立出石山峭壁,河床深深下切,与上白沙流域形成50多米的落差。汹涌的江水鼓涌波浪,将从金沙江运载而来富含砂金的河沙推涌进中白沙水域。

中白沙下游的龙门峡,是把守金沙库容的锁钥雄关。龙门峡号称川峡第一峡,川江老船工有“东出夔门,西进龙门”的说法。最险要处巨石横过大江,下部扎根江底,亿万斯年的冲刷在上部形成似人工开凿的水道。中白沙流域形成巨大库容,砂金在此沉淀。

光绪本《江津县乡土志》载有中白沙淘金情形:“每于冬间,江水消退,两岸石宝(鹅卵石)坝出现时,居民用竹竿三根,叉成三脚,另用木盆悬挂叉上,采取石宝底下河沙。人力推摇,随注水泻,旋将河沙倾去,其金自着盆底槽中。以水银沾裹取出,用火微烁,即成黄金,质良而成色亦佳。”

鉴定河沙含金量之法,是驾一平底小木船,一人用竹篙撑动,缓缓沿滩边逆水而上,另一人凝神屏息俯卧船底静听水响。若船底发出如热锅煎油爆鸣之声,则河沙含金量丰富;若水声无此爆鸣杂音,则砂金稀少。

淘金人利用摩擦发声辨砂金的原理,古人早有记载。宋淳熙年间,范成大乘船下川江时,写有《过江津县睡熟,不暇梢船》:“西风扶橹似乘槎,水阔滩成浪不花。梦里竹间喧急雪,觉来船底滚鸣沙。”“觉来船底滚鸣沙”是诗人舟行睡卧至江津中白沙江段的感受。因为范成大,中白沙银沙地域特色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一抹印痕。

20年前,中白沙两岸砂金开始枯竭,淘金人逐渐绝迹。有心人追踪淘金遗迹,在白沙镇西面临江绝壁上,发现了尘封的古代摩崖刻石:永禁淘金。政府部门因势利导,火过几多朝代的淘金热熄灭于一川逝水。

在《山海经》里,中白沙地域处于昆仑山东南。在《禹贡》里,中白沙地域沉睡在古梁州西南。在《水经注》里,中白沙地域像一块白色翡翠,镶嵌在南岷江(即上川江)两岸。岁月的流逝雖然改变了古代区域的精确性,但种种诗意盎然的地理定位,潜移默化中转化为对地理文化界分的标志。水码头数不过中白沙,川东第一大镇的白沙,无疑是川渝文化共同的骄子。

编辑/杨洋

猜你喜欢

河沙川江淘金
沙子危机
淘金梦
《川江往事》
驴拉奔驰
净化海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淘金酒馆
淘金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