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则实例看中小跨境 电商海关清关风险的有效防控
2020-10-20宋芳
宋芳
摘 要:在跨境电商产业,所有的海关清关手续需要我国电商企业一手办理和申报。由于受规模和资金限制,许多中小跨境电商会面对更多的风险和挑战。通过中小跨境电商企业的案例研究可知,中小跨境电商海关清关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海外代理服务商风险、贸易壁垒风险以及知识产权风险。因此,中小跨境电商海关清关时要建构企业预警系统,合理规避政策风险,选择成熟的海外代理服务商平臺,推广多重通关经验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事宜相关人员的培训。
关键词:中小跨境电商;海关;清关风险
中小跨境电商受规模和资金限制,会面对更多的风险和挑战。他们不仅要和东道国的电商竞争,也要和我国的大型成熟跨境电商进行竞争。跨境电商的物流是其业务中最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仅涉及跨境运输还包含货品检验检疫、运输保险、税金交付和清关。其中,清关环节的不确定性非常高,涉及的环节和因素较多。如若缺乏成熟的清关经验,会给企业增加不必要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降低企业在东道国的市场竞争力,影响其跨境业务长久的发展。本文以中小跨境电商企业A为例,结合其在欧盟国家,特别是在德国海关清关实例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关的防控对策。这样可以帮助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辨明在跨境物流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海关清关风险,协助他们在东道国市场开展经营,提高企业竞争力,谋求更快的发展。
一、海外清关概述
由于每个国家海关情况的要求和程序略有不同,所以图1展示的是我国公司向德国出口产品时德国海关清关流程图。在申报资格方面,我国公司在出口时需在欧盟国家作为合格的申报人进行申报。除了必备的海关申报单和入境报关单外,我国公司在德国海关清关必须提交每个企业在欧盟注册的独有的EORI号码。在申报方式方面,德国入境清关包含两个程序,一个是入境前填报入境摘要报关单(ENS),另一个是入境申报。填报入境摘要报关单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德国提前评估入境货物安全风险。我国公司须提前24小时提交电子版的入境摘要报关单。入境后,我国公司须向德国海关申报货物。德国海关有权随时对清关货物进行检查。另外,由于是非欧盟货物,我国公司须同时向德国海关提交临时储存申报表(TSD)。在海关处理方面,我国公司需要在运输货品即将到达德国海关之前申报。德国海关规定,申报人的货品需要在提交申请30天内送至德国海关。否则视为该货物从未申报过。在海关查验方面,德国海关根据欧盟要求和德国政府要求检查所有的申报文件、清关货品、相关费用等等。值得强调的是,德国海关的查验结果在整个欧盟区内都适用。在查验完毕后,德国海关决定货品是否需要征税。在缴纳关税或确定无须缴纳税款之后,海关即对货物进行放行。
二、中小跨境电商海关清关风险分析
A企业是山东省一家专营小家电产品出口的中小型企业。自2016年初开始通过跨境电商的形式出口产品。根据A公司目前的经营实际和目标销售国家,该公司可能面对的海关清关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风险
由于是出口到德国,德国对于非欧盟国家货物的清关手续复杂,周期长,通关效率低。不能否认的是,我国企业还面对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海关扣押风险。比如在2017年10月,A公司为避免圣诞节期间清关缓慢和供货不足的问题,提前运输了大量货物至德国。在德国清关过程中,德国海关指出A公司的产品并没有通过GS认证。德国一直对进口产品的认证要求非常严格。该国要求商品必须通过相关认证才能进入市场,比如CE认证、BSI认证、GS认证和RoHS认证等等。由于缺少CE认证书,A公司的货物在德国被扣押了三个月,错过了最佳的销售机会。由于A公司对欧盟和德国的政策缺少了解,导致遇到了很高的清关风险。另外,随着跨境电商的不断成熟,欧盟已经开始逐步完善非欧盟国家跨境经营的相关法律,增加了中小企业的政策风险。比如,德国拟对跨境电商平台进行代征销售税,从而避免逃税和漏税现象。欧盟取消了非欧盟国家少于22欧元产品的免征额,从而给企业的清关费用增加了负担。可以发现,为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许多国家开始收紧进口产品的贸易,提高国外企业的税收。对A公司而言,这样的政策变化提高了企业在东道国的经营风险,提高了清关的费用,增加了运营成本。
(二)海外代理服务商风险
随着业务的飞速发展,A公司的跨境销售额在逐年增长。但是,受企业规模和经济实力限制,A公司并没有根据德国对非欧盟国家企业的要求注册VAT税号。所以在进行清关时,该公司只能依靠海外代理服务商进行代理清关。在法律上,此时海外代理服务商成为了货物的所有人。一旦A公司销售的产品出现问题,海外代理服务商需要对产品付全部责任。这样会给A公司的海外经营带来许多实际问题,增加了跨境经营的风险。不可否认的是,许多中小跨境电商企业缺少选择海外代理服务商的经验,一旦对对方资质审核不严格,货物所有权的转移容易带来被欺骗的风险,增加额外的损失。另外,在我国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里,货品的清关一般由外国进口商进行办理。这样,我国贸易出口商的工作非常简单,只需要关注产品出口必须的资质和保证交付产品的质量。但是在跨境电商的视角下,所有的手续需要我国电商企业一手办理和申报。由于A公司属于中小跨境电商企业,所以在德国办理出口清关业务时,必须依靠海外代理服务商进行全权办理。业务流程的变化和新的业务模式也给A公司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在与海外代理服务商进行业务授权时,A公司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充分考虑到外贸、法律相关因素,从而保障好自己的利益。
(三)贸易壁垒风险
作为跨境电商的一员,A公司的主营业务非常容易面对东道国市场的贸易保护壁垒。由于A公司的规模较小,从事跨境电商的时间较短,对于其跨境经营的相关法律、贸易、知识产权等相关知识还不是特别了解。公司从上到下并没有专门负责这方面的专业人员,而是分散到几个不同的部门进行分管。在遇到贸易冲突或者技术壁垒的时候,A公司很难第一时间进行反应,从而减少相关的贸易风险。对于我国来说,跨境电商仍然属于新兴产业。A公司如何处理未来即将面对的贸易风险,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挑战。由于德国属于欧盟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其清关相关的法律风险相对较低。但是,在对公司业务调查分析中发现,A公司还打算在2020年开拓南美洲的巴西市场。与德国相比,巴西所处的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非常不完善。这给A公司在未来目标东道国的业务开展增加了大量的风险。许多跨境电商,尤其是中小型的跨境电商并没有考虑到在南美洲开展业务就是因为当地法律风险高、关税高、不确定因素也特别多。这样在建立海外仓库的时候,会大大减少在东道国的便利和实际功能,只是简单地起到了存储作用。
(四)知识产权风险
我国企业在从事对外贸易时,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会遇到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由于大多数企业对于知识产权方面并不是特别注意,导致出现产品同质化、恶意降价竞争和缺乏独特的品牌等问题。在从事跨境电商经营的时候,A公司在经营初期(2016年至2017年间)主要经营一些毛利率高、容易运输、低附加值的产品。这些产品在企业初期开展海外电商业务的时候,的确可以飞速提高销售额,帮A公司打开销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产品线并不长久。由于德国对于知识产权特别重视,A公司的初期推广产品很容易带来知识产区纠纷。一旦当地政府或消费者提起法律纠纷,会给A公司在德国的运营带来极大的负面冲击,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进入到德国市场以及欧盟市场,中国跨境电商推广的产品开始注重品牌、高附加值和高质量。这样对于A公司的业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比如,在产品选择上需要选取有品牌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消费者欢迎的产品。这样在进行清关的时候,可以避免发生知识产权纠纷,从而降低相关风险。
三、中小跨境电商海关清关风险防控对策和建议
可以发现,A公司作为中小跨境电商代表企业,面对了许多海关清关的风险。如政策风险、税务问题和海外代理服務商问题、双边贸易风险和法律风险以及知识产权风险等等。针对以上分析出的A公司面临的风险,对于中小跨境电商海关清关风险提出一些防控对策和建议。
(一)建构企业预警系统,合理规避政策风险
目前,中小跨境电商企业缺乏完善的跨境电商预警系统和相关的东道国政策风险信息。在进行跨境销售时,往往着眼于产品的销售额和毛利率。中小跨境电商企业在合理规避政策风险方面,仍需要重点关注。针对这个问题,建议跨境电商企业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建立一个跨境电商企业预警系统,从而及时发布东道国政策和贸易预警信息。在这个系统里,可以及时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风险评估和风险提示。只有这样,才能规避中小跨境电商由于企业规模和成本限制而面临的企业风险。另外,针对东道国的政策变化,该系统可以第一时间向企业推送预警信息,比如欧盟对于某行业的法规更新和调整。这样可以帮助中小跨境电商企业降低相关的政策风险,降低在当地清关时产生的不必要的麻烦。一个完善的数据库或信息分享平台可以帮助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从而形成一个成熟的、及时的、有效的信息系统,为中小跨境电商企业在海关清关方面和海外运输方面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选择成熟的海外代理服务商平台
对于中小跨境电商企业,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在清关时遇到了税务问题和海外代理服务商问题。受企业规模限制,大部分的中小跨境电商企业选择海外代理服务商进行清关和报税。此时在东道国法律上,我国企业的货物归海外代理服务商所有,这就带来了相关的法律归属问题和货物安全问题。因此,中小跨境电商企业应选择成熟的海外代理服务商平台,从而审核东道国海外代理服务商资质。通过提交历史业务记录和公司资质甚至信用金等,可以借第三方平台保证双方的安全,防止商业欺诈。海外代理服务商可以代理中小跨境电商企业进行通关代理和报税服务,从而提高在清关中的办事效率和速度,减少货品运送的时间。海外代理服务商平台的业务也可以逐渐丰富化。比如,随着跨境电商企业业务的扩大,海外代理服务商平台也可以代为注册VAT税号,从而满足东道国对于对非欧盟国家企业的要求。
(三)推广多重通关经验
跨境电商目前在东道国的主要经营方式是建设或者租赁海外仓库,从而减少物流的消耗,提高订单的配送速度和反应速度。虽然跨境电商还是我国的新兴产业,但是该产业的进出口额度在每年稳步上涨。我国应该出台相关的推广政策,针对海外通关和降低清关风险开展培训。尤其是针对中小跨境电商企业,在平时缺乏系统性的培训,容易受到双边贸易风险和法律风险的冲击。可以对于这些企业开展针对性的辅导,从而帮助他们了解到跨境电商可能会面对的各种风险,尤其是在清关方面。比如,海外清关费用可能会包括海关办公费、货物抽检费和其他费用。另外,针对海外代理服务商平台提出的清关费用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在谈判中谈好的价格是否包含VAT的费用。这样可以防止在清关中产生价格纠纷。在请关之前,中小跨境电商企业应该及时准备好货品,比如标签是否清晰、包装是否符合运输要求、商品编号和数量是否准确地体现在入境摘要报关单上。这样在和海外代理服务商合作时,可以减少沟通风险。在海关清关时,可以提高海关工作效率,从而避免在核对货品时手续不清、标识不明带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