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融合

2020-10-20魏荣军

儿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家长学校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

魏荣军

摘 要: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二者均对幼儿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对二者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将二者进行充分融合,能够充分促进幼儿教育的进步与完善,为幼儿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基础。本文简单分析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就依托家长学校推进二者的融合策略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家长学校 幼儿园教育 家庭教育 融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如果说幼儿是种子,那么幼儿园教育就是阳光,家庭教育就是土壤,家长学校则是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主要方式。对于幼儿来说,教师和家长都是教育者,只有两者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相统一,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家长学校是对家长进行培训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渠道,通过培训可以让家长真正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同时培训家长已成为幼儿园和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同一年龄段的幼儿是千差万别的,家长的教育方法也各有千秋。遇到问题时,家长们都希望知道别的家长是怎样做的,所以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是家长们渴望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学校又成为家长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因此,如何依托家长学校,推进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便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依托家长学校,实现三个统一,是推进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统一教育目标,是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的出发点

幼儿园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关键阶段,它的教育目标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父母在制定幼儿发展目标时,仍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否则幼儿将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会使幼儿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的,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教育目标如“路标”,对幼儿教育具有导向作用,是教育的指南针,是教育的起点也是终点。它既是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策略的依据,也是教育评价的标准。我们通过家长学校的培训讲座等形式,首先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然后和家长共同确立我们对幼儿的培养目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二十一世纪人才标准,即四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人。让幼儿在享有快乐童年的同时,得到预期的发展和提高。

二、统一教育内容,是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的结合点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根据教育目的以及孩子的实际水平和兴趣,循序渐进的制定的,有专门的课程和教材供选择和安排,活动内容形式多样,方法科学合理。家庭教育的内容往往是家长随意确定。有些内容能够促进孩子的发展,有些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

根据我们和家长统一确定的教育目标四个学会(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我们和家长共同选择了教育的内容,我们把河北省家长学校的系列教材《幼儿园家庭教育手册》做为我们家长学校的授课教材,每月一个培养主题,每年培养孩子八个好习惯,三年培养孩子二十四个好习惯。

幼儿园小班

第一课幼儿园真好——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新环境;

第二课不做“啼哭郎”——帮助孩子消除焦虑,稳定情绪;

第三课老师真好——帮助孩子信任老师;

第四课老师,我想……——指导孩子善于表达自己;

第五课我自己吃——帮助孩子获得初步的自理能力;

第六课不做赖床“小懒猪”——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第七课不挑食,身体好——帮助孩子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第八课我的玩具你来玩——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幼儿园中班

第一课这个玩具我就是要买——帮助孩子克服任性和固执;

第二课我为你的成功鼓掌——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

第三课一起玩才快乐——帮助孩子提高交往技能;

第四课我的事情我负责——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第五课我是好样的——帮助孩子拥有良好的自信;

第六课我能等——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自制力;

第七课危险的事情我不做——幫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

第八课我想飞——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

第一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第二课“多动症”的帽子我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习惯;

第三课卡通漫画“味道好”——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四课打破砂锅问到底——保护和激励孩子的好奇心;

第五课风雨过后是彩虹——培养孩子的挫折承受能力;

第六课我是环保小卫士——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第七课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过家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八课上学之前磨好“枪”——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三、统一教育方法,是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的关键点

幼儿园教育主要以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比如,教师以孩子玩伴的口气、形象化的玩具,跟孩子一起看看、摸摸、玩玩,使孩子学到知识、获得发展。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与周围邻居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以及家长的敬业精神和创设的温馨的家庭氛围,对孩子能起到积极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这比枯燥的语言说教有效的多。然而,家庭因素的复杂性注定了家庭教育的效果比幼儿园教育更加多变复杂。

科学的方法才能更有效的培养孩子,我们通过家长学校授课定期向家长介绍科学的育儿方法,如:故事启迪法、情境体验法、榜样示范法、表扬激励法、环境优化法、技能训练法等多种育儿方法,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养成好习惯。此外各班还专门设计了家园共育宣传专栏,利用网络建立了班级QQ交流群、微信群,家长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和互联网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幼儿园每次家长学校授课后及学期末都会对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家长对家长学校授课活动及幼儿园发展的建议,坚持定期家访制度,把家访工作纳入班主任量化考核工作中。不仅如此,幼儿园还通过家园互动联系手册、家园开放日活动、亲子活动、家长助教等活动助推家长学校工作的开展。

家长委员会更是凝聚家园合力的助推器,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饱满的热情,是做好幼儿园工作的有力推手。

一是幼儿园工作改进的“谏言人”。家长委员会通过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搜集和梳理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幼儿园,家长委员会逐步成为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监督幼儿园教育的一个平台。如“家长进园评园评教”活动就是家委会组织的代表性活动。

二是家长负面情绪的“消防员”。由于缺乏沟通与了解,幼儿园中途调整教师、各种代收费项目等很容易引起家长的误解,牢骚和不满在所难免。此时家委会就会主动出面予以引导,为避免幼儿园、家长直接冲突起到“屏蔽”和“润滑”的作用,不断提高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

三是幼儿园大型活动的“参与者”。幼儿园活动是吸引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有效途径,在家委会的呼吁和协调下,幼儿园的“元旦联欢、六一汇演”等大型活动已成为家园共同参与的盛事,家长们从活动策划、经费支持,到舞台设计、购置服装、共同表演节目,与孩子们一起全程参与,共同享受活动的精彩。

近年来,我们大胆创新家长学校工作机制,拓展多样的家长学校工作途径,搭建形式各异的平台,探索个性化家园共育之路,取得了可喜成绩:家长们通过家长学校各种活动的开展走出了重智轻德、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教育方式极端等家庭教育的误区,明白了家庭教育是不教而教、不学而学的教育。孩子们自信、阳光、快乐、幸福,宝贝们的舞蹈和美术作品多次在区教育局艺术节活动、成长的足迹全国幼儿创意美术大赛、快乐宝贝“童心童梦”第七届、第九届全国少儿书画创作大赛中获奖。老师们通过家长学校授课活动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家教经验和渊博的家教知识,引领着一批又一批的家长走向科学的家庭教育之路。

幼儿成长过程中,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忽略的,二者并没有冲突关系,而是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只有将二者都摆到重要位置,并将二者通过家长学校进行有效融合,才能进一步促进幼儿教育效果的改善,让全体幼儿都享受到最满意、最快乐、最幸福的教育!

猜你喜欢

家长学校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
家长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和思考
家长学校要有名更要有实
学前教育专业“家长学校”有效教管模式的探究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莫让“家长学校”成为“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