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体效应下3~6岁幼儿公平性判断的研究

2020-10-20吴晨妙俞睿玮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20年8期

吴晨妙 俞睿玮

【摘要】为探究群体效应对3~6岁幼儿公平性判断的影响,本研究随机选取96名3~6岁幼儿在最后通牒博弈游戏下对内、外群体成员的不公平分配行为进行判断。研究结果发现:1.以年龄划分,3~4岁、4~5岁、5~6岁幼儿的公平性判断不存在群体效应,并且5~6岁幼儿更容易接受不公平分配。2.从女孩角度出发,3~4岁女孩公平性判断不受群体效应的影响,4~5岁女孩更容易接受内群体成员的不公平分配行为,5~6岁女孩更容易接受外群体成员的不公平分配行为。3. 从男孩角度出发,3~4岁、4~5岁、5~6岁男孩在公平性判断的观点上不存在群体效应,并且5~6岁男孩更容易接受不公平分配。

【关键词】群体效应;公平性判断;单纯偏好假设;重视公平假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0)07/08-0049-05

【作者简介】吴晨妙(1998-),女,浙江温州人,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本科生;俞睿玮(1988-),男,浙江湖州人,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心理学博士。

一、问题的提出

公平是指不偏向于任何方或任何人的分配方式,是人类资源共享的重要特征。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们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当个体或群体用公平的方式来分配资源和任务时,称之为分配公平性,包含了公平分配行为和公平性判断。公平分配行为是指幼儿在具体情境中对资源进行公平分配的行为,公平性判断是指幼儿对分配结果进行公平性的主观判断[1]。以往研究中分配公平性包括三个准则:平等、贡献和需要,其中平等是最基本的准则[2][3]。对幼儿来说,他们对分配公平性的理解最初表现为平等,包括数量的平等和规则的平等,其中数量平等占主导作用。幼儿普遍认为公平就是每个人获得的物品都一样多,甚至会对一些不平等的行为作出惩罚[4]。

以往对幼儿分配公平性的研究多数集中在资源分配情境中进行。在资源分配的情境中包含了两个角色:分配者和接受者。首先,从分配者的角度出发主要考量幼儿的公平分配行为,即被试作为分配者,向接受者进行资源分配,若分配给了接受者均等数量的物品,则判断其具有分配公平性。张亮(2012)在一项关于幼儿公平分配行为的研究中,发现5岁、6岁幼儿能够给接受者分配实验者给予糖果数的47.5%和49.1%,且幼儿的分配公平行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这表明5~6岁幼儿的分配行为已经能够趋向于公平[5]。其次,从接受者的角度出发,即被试作为接受者,对分配者的分配行为进行公平性判断,当被试拒绝分配者不公平分配,就认为其具有分配公平性。研究表明4~6岁幼儿已经能够通过拒绝不公平的分配来表现出对公平的偏好[6]。以往大部分幼儿分配公平性的研究实验都是主试提供一定的分配资源给幼儿,幼儿作为分配者对资源进行分配,即对幼儿公平分配行为进行研究[7][8][9][10]。但是,幼儿的公平性判断研究则相对较少。

对幼儿公平性判断的研究中,最近有研究发现,幼儿的公平性判断也会受到群体效应的影响[11][12]。幼儿的群体意识发育较早,幼儿早期就意识到了群体内和群体外的差异,并且成熟的群体认知会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慢慢地显现出来[13]。 Wu 和Gao(2018)对3~6岁幼儿展开研究,他们将幼儿分成了3~4岁和5~6岁年龄段,进而比较两个年龄段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如何接受或拒绝群体内外成员的不公平分配行为。

研究还发现,3~4岁幼儿对于不公平分配行为的拒绝没有群体差异,5~6岁女孩更容易拒绝群体内成员的不公平分配行为,表现出公平性判断的群体差异。这表明幼儿公平性判断受到群体效应的影响,并存在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14]。但是,国内幼儿园通常划分为三个年龄段,而Wu和Gao(2018)只对3~4岁和5~6岁两个年龄段进行研究,且只以幼儿对颜色的偏好作为分组的标准,忽略了幼儿园中不同年龄段课程差异和幼儿原有班级意识对公平性判断的影响。

此外,关于幼儿公平性判断群体效应的解释,有研究者提出了两大假设:单纯偏好假设与重视公平假设[15]。单纯偏好假设是指个体通常以一种积极的方式珍视与自己相關的事物,这符合了社会认同理论,人们被激励去维持积极的认同,包括与他们相关联的群体的社会认同,因此,他们会积极地去评价群体内的成员。这种“群体内依恋和积极性”,可能会促使一个人更容易宽恕群体内成员的不公平分配行为[16][17]。重视公平假设是指群体内的互动是由协调个人行为以维持群体凝聚力的社会规范来指导的。在这种假设下,个体相比于群体外成员的不公平分配行为更容易惩罚群体内成员的不公平分配行为[18]。在成人研究中,两种假设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19][20][21],但针对幼儿的公平性判断群体效应是更倾向于单纯偏好假设还是重视公平假设,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综上,基于Wu和Gao(2018)对群体效应中公平性判断影响的研究以及幼儿对公平性判断的发展研究,同时考虑到当下幼儿园年龄段划分和各年龄段之间的心理差异、教育培养差异会对幼儿的公平性判断产生影响,本研究将被试的年龄划分为3~4岁、4~5岁和5~6岁三个年龄段,并从接受者角度的出发,在最后通牒博弈游戏的情境下考察以下问题:幼儿公平性判断受群体效应影响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浙江省湖州市的一所普通幼儿园选取96名3~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其中,3~4岁组33人(男孩17人,女孩16人);4~5岁组32人(男孩15人,女孩17人);5~6岁组31人(男孩15人,女孩16人)。

(二)实验设计

采用“3(年龄)x2(性别)x2(群体条件)x2(分配方案)”混合实验设计,包括四个自变量,年龄、性别为组间变量,群体条件和分配方案为组内变量,因变量则是被试的分配情况(拒绝百分比)。其中年龄3个水平(3~4岁,4~5岁,5~6岁),性别2个水平(男孩,女孩),群体条件2个水平(内群体条件,外群体条件),分配方案2个水平(公平分配方案2∶2,不公平分配方案1∶3)。

(三)实验材料与实验程序

主试在安静的房间中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对幼儿单独进行实验。实验程序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 分组

第一阶段,告知被试,在这个游戏当中他们会和他们同一个班级的小朋友一组。

2. 检查公平意识及组的偏好(无关变量的控制)

在实验的第二个阶段,首先,我们要对参与者的公平意识做检查,来检查被试幼儿是否已经具备公平意识。实验者分别出示2∶2的分配和1∶3的分配,并问幼儿:“这样分配公平吗?如果不公平应该要怎样分配呢?”对不具有公平意识的幼儿进行筛选,将具有公平意识的幼儿选为实验被试。其次,我们要对参与者的群体意识进行检查,检查儿童是否能意识与自己一起游戏的小朋友是同一个团体。实验者会出示名字来问幼儿“哪个小朋友是跟你一个班级的呀?”来确定孩子是知道自己班级的小朋友的。最后,我们将通过向孩子们提出一个强迫选择的问题,来衡量孩子们的群体意识。实验者首先出示一个群体内成员的名字和一个群体外成员的名字,为保证实验效果再对实验对象提示积极行为让其进行判断,例如两个中一个孩子帮他妈妈做家务,让参与者猜是哪一个;两个中一个孩子称赞他的老师,让参与者猜是哪一个。在这样的实验中幼儿会因为群体偏好优先考虑和自己一个团体的小朋友。

3. 最后通牒博弈游戏

实验采用了最后通牒博弈游戏来衡量儿童的公平性判断,并考察其是否受到群体效应的影响。孩子要求做出决定——是否接受或拒绝分配者的提议,其中分配者的提议可能是公平的,也可能是不公平的;分配者可能是群体内成员,也可能是群体外成员。如果接受,参与者和分配者将按照提议中约定的方式分配贴纸;如果拒绝,则双方都一无所有。

在最后通牒博弈游戏中,孩子们总共进行了四次实验(群体内成员不公平分配,群体外成员不公平分配,群体内成员公平分配和群体外成员公平分配),对四次实验呈现的顺序进行被试间平衡。

(四)数据编码与分析

对幼儿的选择进行编码,幼儿拒绝不公平分配(1)或接受不公平分配(2)。

关于数据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考察幼儿在两个群体条件下,拒绝不平等分配的比例,从而探讨儿童的公平性判断受到群体效应影响及其年龄和性别的差异。

三、研究结果分析

各年龄组的男、女孩在两种群体条件下拒绝和接受不公平分配的人数详见表(见下页)。

对不同年龄及不同群体条件下幼儿的拒绝率进行二项式检验。总体上,在对内群体成员的公平分配方案上,幼儿在内群体(35.42%,p>0.05)和外群体(36.46%,p>0.05)条件下做出拒绝的概率均与随机概率(50%)不存在显著差异。

进一步从不同年龄组进行分析(见图),发现:3~4岁年龄组在内群体和外群体条件下做出拒绝反应的概率均与随机概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内群体:42.42%,p>0.05;外群体:42.42%,p>0.05);4~5岁年龄组在内群体和外群体条件下做出拒绝反应的概率均与随机概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内群体:37.50%,p>0.05;外群体:50.00%,p>0.05);5~6岁年龄组在内群体(25.81%,p<0.05)和外群体(16.13%,p<0.05)拒绝反应的概率与随机概率均存在顯著差异。

进一步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幼儿进行检验发现,从女孩角度看,3~4岁女孩拒绝外群体成员(43.75%,p>0.05)和内群体成员(43.75%,p>0.05)提出的不公平分配方案概率与随机概率间不存在显著差异;4~5岁女孩拒绝内群体成员提出的不公平分配方案概率与随机概率相比,差异显著(23.53%,p<0.05),而拒绝外群体成员提出的不公平分配方案概率与随机概率之间差异不显著(47.06%,p>0.05);5~6岁女孩拒绝内群体成员提出的不公平分配方案概率与随机概率相比,差异不显著(43.75%,p>0.05),而拒绝外群体成员提出的不公平分配方案概率与随机概率之间差异显著(18.75%,p<0.05)。

从男孩角度看,3~4岁男生拒绝外群体成员(41.18%,p>0.05)和内群体成员(41.18%,p>0.05)提出的不公平分配方案概率与随机概率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4~5岁男孩拒绝外群体成员(53.33%,p>0.05)和内群体成员(53.33%,p>0.05)提出的不公平分配方案概率与随机概率间不存在显著差异;5~6岁男孩拒绝外群体成员(13.33%,p<0.05)和内群体成员(6.67%,p<0.05)提出的不公平分配方案概率与随机概率间存在显著差异。

四、讨论

(一)群体效应对3~6岁女孩公平性判断的影响

3~6岁的女孩对群体内和群体外成员的不公平分配行为上的观点,不同的年龄有着不一样的结果。3~4岁的女孩对群体内和群体外的不公平分配行为在观点上没有差异。4~5岁女孩相对于外群体成员,对内群体成员的不公平分配行为更容易接受。5~6岁女孩相对于内群体成员,对外群体成员的不公平分配行为更容易接受。

不同年龄段的女孩对不同群体身份成员的不公平分配行为有着不同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在小班时期幼儿刚入园还没有很强烈的群体意识,使其在公平性判断上不存在群体效应。随着幼儿步入中班,幼儿有了一年的集体生活,并且越来越多地接受了拒绝偏见和平等公平的观念,例如,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的幼儿接受到了更多的要与班级的伙伴和谐相处、多去包容和接纳这样的观念。群体意识和公平分配的观念也进一步加强,使其在群体情境下,处于维护自己在内群体当中的积极的形象或地位考虑,通常会对外群体成员产生厌恶的态度[22]。到了大班时期,幼儿更多地接受了社会性教育,其群体意识和公平意识相比小、中班发展更为完善。并且年长的幼儿能根据环境中他人在场的社会规范来调整自己[23]。有研究表明,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分配公平性表现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4],特别是大班的幼儿,其抑制控制能力迅速发展,更能有意识地控制优势和自动反应,例如内群体偏爱[25]。在这样的社会规范引导和抑制控制能力的驱使下 ,大班的幼儿会更加容易将公平放在社会交往的首位,从而更容易接受群体外成员的不公平分配行为。

(二)群體效应对3~6岁男生公平性判断的影响

3~6岁的男孩产生了与女孩相反的结果,不同年龄的男孩对群体内和群体外成员的不公平分配行为有着一致的态度。这样的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男孩和女孩的共情能力有所差异,有研究表明女孩的共情能力高于男孩[26],使得女孩在分配情境中更多地去考虑社会关系[27][28],而男孩在分配情境中只关注到分配本身,使得男孩的公平性判断不具有群体效应。

但是,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其对不公平分配行为的接受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5~6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于不公平分配的接受率达到了79.03%(15名5~6男孩共面临了30次抉择,其中接受次数为27次;16名5~6岁女孩共面临32次抉择,其中接受次数为22次。则5~6岁幼儿共面临62次抉择,接受次数为49次。具体数据详见表)。这和Sally等人(2006)在UG研究范式中年幼的儿童会更倾向于接受不公平分配的实验结果相似[29]。于静(2010)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个体对绝对结果、相对结果和公平意图赋予的权重不同:幼儿在公平性判断中只看到分配的绝对结果(即他们实际所得),不关心相对结果(即对公平的考虑)及对方的意图,因此极少拒绝不公平分配。在该研究中所采取的分配资源是贴纸,幼儿对于该分配资源喜爱程度是非常高的,可能是由于幼儿对于分配资源的喜爱程度让幼儿更加地去关注到了分配的绝对结果(即他们实际所得的贴纸数量),这样的分配资源类型的选择影响幼儿公平性判断[30]。因此未来对于幼儿公平性判断的研究可以去考量幼儿对分配资源类型的喜爱程度和幼儿在作出判断背后的意图。

五、研究结论

1. 以年龄划分,3~4岁、4~5岁、5~6岁幼儿的公平性判断不存在群体效应,并且5~6岁幼儿更容易接受不公平分配。2. 从女孩角度出发,3~4岁女孩公平性判断不受群体效应的影响,4~5岁女孩更容易接受内群体成员的不公平分配行为,5~6岁女孩更容易接受外群体成员的不公平分配行为。3. 从男孩角度出发,3~4岁、4~5岁、5~6岁男孩在公平性判断的观点上不存在群体效应,并且5~6岁男孩更容易接受不公平分配。

【参考文献】

[1] Hsu M, Anen C, Quartz S R. The Right and the Good: Distributive Justice and Neural Encoding of Equity and Efficiency[J]. Science, 2008, 320(5879):1092-1095.

[2] Deutsch M . Equity, Equality, and Need: What Determines Which Value Will Be Used as the Basi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J]. Th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75, 31(03):137-149.

[3] Sheskin M, Nadal A, Croom A, et al. Some Equalitie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Quality Equality Emerges Later Than Numerical Equality[J]. Child Development, 2016,87(05):1520-1528.

[4] [5][7]张亮. 5-6岁幼儿公平分配行为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2.

[6] Blake P R, McAuliffe K.“I had so much it didnt seem fair”: Eight-year-olds reject ttwo forms of inequity[J]. Cognition. 2011, 120(02): 215-224.

[8] Nancy Eisenberg, Richard A. Fabes. Empathy: Conceptualization,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 to Prosocial Behavior[J]. Motivation & Emotion, 1990, 14(02):131-149.

[9] Benenson J F, Pascoe J, Radmore N. Children\"s altruistic behavior in the dictator game[J]. Evolution & Human Behavior, 2007, 28(03):168-175.

[10] Sally D, Hill 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strategy: Autism, theory-of-mind, cooperation and fairness[J].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006, 27(01):73-97.

[11] Harbaugh W T, Krause K, Liday S G. Bargaining by Children[J]. University of Oregon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2002, 12(35):547-569.

[12][14][27] Wu Z, Gao X. Preschoolers group bias in punishing selfishness in the Ultimatum Game[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2018,166(02):280-292.

[13] Rutland A, Killen M. A Developmental Science Approach to Reducing Prejudice and Social Exclusion: Intergroup Processes, Social-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Moral Reasoning[J]. Social Issues and Policy Review, 2015,9(01):121-154.

[15] Mcauliffe K, Dunham Y. Group bias in cooperative norm enforcement[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6, 371(1686).

[16] Brewer, Marilynn B.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we: Human nature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7, 62(08): 728-738.

[17] Billig M, Tajfel H. 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similarity in intergroup behaviour.[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0, 3(01):27-52.

[18] Fehr E, Fischbacher U. Social norms and human cooperation[J].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4,8(04):185-190.

[19] Kubota J T, Li J , Bar-David E, et al. The Price of Racial Bias: Intergroup Negotiations in the Ultimatum Game[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3, 24(12):2498-2504.

[20] Valenzuela A, Srivastava J. Role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Situational Salience in Reducing Intergroup Bias: The Case of Ultimatum Games[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12, 38(12):1671-1683.

[21] Mendoza S A , Lane S P , Amodio D M . For Members Only: Ingroup Punishment of Fairness Norm Violations in the Ultimatum Game[J]. Social Psychological & Personality Science, 2014, 5(06):662-670.

[22] Buttelmann D, Bohm R. The Ontogeny of the Motivation That Underlies In-Group Bias[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4, 25(04):921-927.

[23] Monteiro M B, De FranA D X, Rodrigues 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group bias in childhood: How social norms can shape children\"s racial behaviou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9, 44(01):29-39.

[24] David Aguilar-pardo, Rosario Martinez-Arias, Femando Colmenares. The role of inhibition in young childrens altruistic behaviour[J]. Cognitive Processing, 2013, 14(03):301-307.

[25] 文萍, 李紅. 6~11岁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研究[J].心理学探新, 2007(03):38-43.

[26] Chun Bun Lam, Anna R. Solmeyer, Susan M. McHale. Sibling Relationships and Empathy Across the Transition to Adolescence[J]. Journal of Youth & Adolescence, 2012,41(12):1657-1670.

[28] Lisi M G D, Lisi R D, Gulik K V. The effects of grade level, context, and family type on male and female adolescents distributive justice reasoning[J]. J Adolesc, 2008, 31(01):107-124.

[29] Sally D, Hill E .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strategy: Autism, theory-of-mind, cooperation and fairness[J].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006, 27(01):73-97.

[30] 于静, 朱莉琪. 儿童公平行为的发展——来自博弈实验的证据[J]. 心理科学进展, 2010,18(07):1182-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