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项目式学习?
2020-10-20刘长铭
刘长铭
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等,是当今许多国家的学校提倡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项目式学习。与传统的“讲授-接受-检测反馈”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学习更趋向于“完整的学习过程”。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体验“完整的学习过程”?因为“完整的学习过程”就是完整的教育过程,是完整的成长过程,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方面更加有效,教育价值更加丰富。
与传统的“讲授-接受-检测反馈”教学模式不同,项目式学习是围绕学生自己发现或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所展开的学习活动。大量实践表明,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表现出高度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学习内容常常是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常常是小组协作式的活动,学习成果的呈现形式是多样的。而“讲授-接受-检测反馈”式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学习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学习内容主要是单一学科,学习过程主要是学生个人按照一定程序(听讲、作业、复习、考试)学习为主,学习结果主要呈现在卷面上。两者相比,前者是开放的,不限于具体的知识内容和学习形式;后者是相对封闭的,学习行为是单调的,学习的知识内容和评价方式是单一的和确定的。
有老师曾经追问,同样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训练和项目式学习有何不同?或者说,大量刷题、解题训练式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与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有何不同?事实上同样是解决问题,与书本中的习题相比,项目式学习所面对的问题要真实得多、复杂得多,且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解答习题是接受任务,完成任务;项目式学习是发现问题,给出任务,最终完成任务。二者相比,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前者是非创造性的,后者是创造性的。解答习题是利用已知条件,项目式学习是发现和创造条件。课本习题中的已知条件是出题人给出的,而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需要自己去寻找和挖掘解决问题可能利用的各种资源,这本身就是创造。
我们现在常用的教学方式,常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完整。学习的起点应当始于问题的发现,而非仅仅始于书本或考题;学习过程应终于问题解决或形成对问题的认识,而非考试。学生发现和生成一个问题,通过感觉、感知、观察、记录、分析去理解问题,提出认识、观点、解释、猜测并进行验证,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反思,查阅资料、拓展知识、深化认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实施并反馈,进一步发现新问题,这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思维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这其中涉及各种学习环节,如观察现象、记录信息、甄别分类、鉴别真伪、分析数据、确定方向、排除干扰、猜测假设、控制变量、对比检验、重复验证、反馈调整、分析解释、交流合作、形成策略、评估结果等等。这些学习环节在传统的“讲授-接受-检测反馈”教学模式中往往体现不多。所以,项目式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必要补充。
我们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们强调问题发现,是因为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一定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因为人总是会看到他们想看到的,相信他们想相信的东西。学生自己发现和产生的问题就是他们学习的动力源泉。围绕这样的问题所展开的学习,学生会表现出更高的热情、更积极的行动和更持久的动力。有在外企工作的朋友和我谈起他的一些职业感受。他身边的同事全部有高学历,绝大部分毕业于国内外名校。但有的人工作很主动,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用你分派工作,他就知道干什么,能够独当一面;有的人习惯接受任务,没有人明确给他布置工作,他就觉得没事干。其实这不一定是工作态度的问题,只是这些人习惯于解决别人给出的任务和问题,自己缺少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而善于发现问题的人往往具有更强的领导力。我朋友的总体感觉是,前者多是有国外留学经历的人,这也许和国外的学校较多地采用项目式学习有一定关系,学习经历造就了思维习惯。
发现问题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敏锐性,也常常反映出一个人的人性与情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一位教授研究城市规划。他让学生去观察城市中小商小贩的生活状况。学生们观察了一位卖糖葫芦的阿姨,并去体验她的真实生活。学生们发现,这位阿姨从早到晚都不敢喝水,因为她无法去厕所,在炎热的广州必须忍耐一天的口渴。于是,学生们设计了一架“百变售货车”,不仅可以卖糖葫芦,还可以卖别的东西,关键是它还可以变成一个简易的临时厕所。几年前,北京四中的一位学生发明了防止老人摔倒的穿戴装置,并获得了该年的市长奖。他的创意就来自于平日里照顾老人的生活体验。
学校教育必须面向未来。我们设想一下,今天的学生在10年或15年后走入社会时,会面对怎样的社会和怎样的职场?据研究,未来的绝大多数人都会在一个20~30人组成的团队中工作,而我们整个国家会有几千万个职业团队。如此一来,社会上就需要有几千万个法人,有几千万个领袖或CEO,就需要千千万万具有领导力的人。这些职业团队所从事的大多不是传统的业务,而是具有开拓性的或创新型的工作,也就是说,每个团队都必须有足够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不断产生技术创新成果。而在这样的较小规模的职业团队中,每个人都可能承担着独当一面的工作,发挥各自的长项,彼此之间通过内部沟通实现良好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同时通过与外部的良好沟通开展活动、开拓市场。这就是说,未来职场要求每个人既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又要具备自己的长项,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
即便是从事纯粹的学术研究,这些能力也是必要的。今天的学术研究已经不再是一种闭门造车式的个体活动。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社会性劳动的特征。《知识的错觉》一书的作者史蒂文·斯洛曼(Steven Sloman)和飞利浦·费恩巴赫(Philip Fernbach)指出:“今天,知识的共生性前所未有的重要。交叉学科已在众多科学领域中如此普遍,其涵盖范围之广,使掌握做研究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变得不可能。科学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他人来开展研究。”他们还进一步举例说:“医学文献资料库是一个包含生物医学领域已发表的上百万文章的数据库。每篇文章的作者的平均数已经从1950年的1.5人增长到2014年的约5.5人,增长了近三倍。这意味着,当今发表一篇论文需要一个平均约6名科学家组成的共同体完成。”
正因为今天的教育要面对这样的未来,所以各国教育研究者都高度关注学校教育应当培养学生具备哪些关键能力或核心素养,才能使其适应未来的职业与生活。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显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即“讲授—接受—检测反馈”式教学是难以培养学生的这些关键能力和素养的,而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与真实的学术研究工作、技術创新工作的职业情境更为接近。
传统的“讲授-接受-检测反馈”教学模式是必要的,而且在现阶段也是主要的,但仅有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够的。面向未来,我们需秉持全人教育理念,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方式体验完整的学习过程。完整的学习过程才更加接近生活,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人。
(编辑 崔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