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儿童句末语气词“呢”的个案获得研究

2020-10-20王金美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20年8期

【摘要】语气词承载了人们大量的主观情感,具有较强的交互主观性,同时其语义较为“空灵”难以掌握。但儿童获得语气词的阶段较早,并且一经获得较少出错。本研究基于长期追踪的个案数据,以句末语气词“呢”为切入点,研究汉语个案儿童1岁到4岁的获得情况。本研究主要考察了儿童句末语气词“呢”在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中出现的情况和获得过程,从而总结出儿童句末语气词“呢”的获得顺序、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试图丰富儿童语言获得理论并成为儿童语言教学的参照。

【关键词】儿童语言;句末语气词;呢;获得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0)07/08-0066-04

【作者简介】王金美(1994-),女,山东临沂人,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问题的提出

“呢”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且范围很广的一个语气词,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探究的角度主要是功能和语义(黎錦熙,1924;赵元任,1979;吕叔湘,1944;朱德熙,1982;胡裕树,1995)[1][2][3][4][5]。以Chomsky为代表的生成学派提出了“语言获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6],认为普遍语法是天赋的语言知识,也发展出了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假说[7]。这引起了语言习得先天论和后天论的争论。基于此,学界聚焦于儿童语气词的研究,钱益军(2003)、李慧敏(2005)[8][9]综合分析了常见语气词(吧、吗、啊、了、的、呢)的发展。刘雅娟(2009)、宋晓琳(2013)[10][11]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比研究了BA(吧)和MA(吗)的习得研究。张笛(2019)[12]针对单个语气词“啊”的语用习得和言语意图进行研究。还有对语气词“吧”的言语情感表达和行为策略进行探究的(张笛,2018)[13]。相对于“吧”“吗”“啊”的研究,对于语气词“呢”的系统研究相对缺乏。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汉语儿童多模态口语语料库”中一名儿童GYC(该儿童姓名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的语料,通过探究儿童语气词“呢”的出现时间及其在四种习得句型中语用、语义和句法的研究,最后讨论儿童习得语气词“呢”的特点和习得机制,以期对普通发展儿童的语言教学和发展障碍儿童的语言干预起到指导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语料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汉语儿童多模态口语语料库”,从中选取一名普通话儿童G Y C(1∶01~4∶01①;150份)的纵向追踪自然产出语料(谢楠、张笛,2017)[14]。

该名儿童各方面均无异常,为普通发展儿童。本研究使用“多模态语言学软件ELAN(EUDICO Linguistic Annotator)”对视频进行转写,使用“幼儿语言数据交流系统CHILDES(Child Language Data Exchange System)”将材料转成规范文本,用CLAN程序对语料进行检索和统计,同时也对语料进行人工筛查。

(二)“呢”的分布

1. 句末语气词的首次出现

“呢”最早在被观察儿童(GYC)1岁11个月27天时(1;11;27,下同)的话语中出现,出现在与父亲的对话中:

孩子:都倒啊。

父亲:都倒了啊。

孩子:两边呢。

孩子:都倒啊。

句末语气词“呢”首次出现在孩子与父母玩积木的情境中,“儿童经常使用‘呢自问自答,主要功能是‘传疑”,该句子显示出疑问情绪。儿童的自问自答“较多的是一种思维的表征,即用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所想或者指导行动”(张笛,2018)[15]。GYC使用“呢”表明确定,如何处理两边,也许他问自己或父母。与其他疑问性句末语气词相比,“呢”的使用表明“疑”的程度并不高,主要点明这个“疑”的点,引起自己或他人的思考。

2.“呢”在四种句型中出现的频次

儿童在语气词“呢”的获得和使用上,疑问句和陈述句占主导地位。通过检索,我们的语料共有740个带有“呢”的句子,不包括模仿和重复。其中,大多数“呢”都用在疑问句中(共有417个句子),其次是陈述句(共有255个句子),再次是感叹句(共有48个句子),最后是祈使句(共有20个句子)。

3. 不同年龄段中“呢”在不同句型中的呈现情况

从趋势的角度来看,儿童在2~3岁期间的词汇量增长迅速。从纵向的整体情况来看,“呢”在四种句型中的出现频次如下表: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讨论

(一)疑问句中的“呢”

疑问句中使用“呢”通常表明说话者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并且他/她希望听者回答它。“属于‘呢的‘求解功能,在该功能中‘呢的使用令话语携带上了疑问语气并兼有提请注意,寻求答案的潜在含义”(张笛,2019)[16]。该示例将主要显示在以下五个结构中。

1.名词+“呢”结构,该情况下的名词很简单。它们中的大多数都代表人或事。或者是一个带有修饰的表达物主关系的名词短语,中心词也指的是一个人或者物。

(1)扫帚呢? (2;02;31)

(2)我爸爸呢? ( 3;02;09)

(3)我的土豆呢? ( 2;04;18)

2. 动词+“呢”结构,此外在动词之前,常与副词“还、没”连用,在以“怎么”开始的句子中,动词之前有少量句子中的介词结构。

(4)我要不摘呢? (2;10;27)

(5)还有东西呢?(2;03;22)

(6)嗯#②怎么戴不上呢?( 2;09;07)

3.代词+“呢”结构。

(7)那这个呢? (2;04;25)

4. 疑问词+“呢”结构。

(8)干什么呢? (2;01;13)

(9)这是什么呢?(2;05;23)

(10)妈妈#你为什么不说呢?(2;10;27)

(11)你什么时候来接我呢#爸爸?(3;09;26)

5. 连续动词+“呢”结构。

(12)可是还没准备好怎么办呢? (3;07;29)(二)陈述句中的“呢”

句末语气词“呢”在陈述句中用来表示讲话者确认某事件并采用陈述与说明的方式表达出来,核心意图是讲话者根据已知信息强调性确认对方需要知道的信息,目的是引起对方对该信息的关注。句末语气词“呢”出现在被观察儿童1岁12个月04天(1;12;04)的陈述中,例如:

1. 名词+“呢”结构,指示代词和量词的组合出现在名词之前。

(1)还有一个呢。( 2;08;15)2. 动词+“呢”结构。

(2)洗澡呢。(1;12;11)

(3)在那兒呢。(1;12;11)

(4)我在照镜子呢。(3;09;26)

3. 动词-宾语结构+“呢”,“呢”字和对象结构谓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也更丰富。有行动对象、行为动作、行动前提、行动系统等类型。

(5)我还留着僵尸(一种玩具)呢。(2;07;12)

(6)没有颜色了呢。 (2;09;07)

4. 述补结构,与“呢”字结构互补的补语的语义相对简单,只表示结果、趋势等基本的含义,起补充解释的作用。

(7)它还没好呢。 (2;10;21)

(8)还没有讲完呢。 ( 3;07;29)

5.语气的连用,普通话特别是口语中,经常使用语气词。儿童语言中的六种典型句末语气词“的”“了”“吗”“吧”“呢”和“啊”共同存在,存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基本符合成年人使用普通话的情况。

对采样语料库的检查发现:在儿童的语言中,“呢”与其他五个典型的语气词一起使用,主要是“的”+“呢”、“了”+“呢”和“呢” +“啊”、“呐”是“呢”和“啊”的合音,还有三个语气词连续的案例 。例如:

(9)哎呦,不好意思了呢。 (2;11;26)

(10)以前有小球的呢。 (2;12;03)

(三)感叹句中的“呢”

儿童习得用“呢”获得了感叹的情绪。实际上,现代汉语中用800个单词“表示事实并略微夸大它们”,这实际上是一种感叹的语气(齐沪洋,2002)[17]。儿童语气中带有“呢”的感叹句表示事实的确认、强调或夸张。用于感叹句末,主要是强化遗憾和惊人的语调,表达惊讶和喜悦,哀叹情感色彩。

典型句式如下:

1.“还……呢”。

(1)还有门呢!(2;08;31)(儿童用来提示在拆积木时不要忘了积木的门。)

(2)我还没说“好”呢!( 3;07;09)

2. 数字+“呢”。

(3)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呢!(2;08;31)

3. 比较句式。

(4)妈妈这个西瓜#这个西瓜比这个西瓜还大呢! ( 3;10;15)

言语意图如下:

1. 强调或夸张。

(1)来看玩具#有很多呢! (2;07;19)

(2)我在工作呢! ( 3;10;23)

2. 确认信息,儿童表示对母亲话的肯定和附和。

(3)CHI:是的呢!(2;07;19);

3. 惊讶。

(4)爷爷种了这么多菜呢! ( 3;07;29)

(5)妈妈我有一样的皮球呢! (3;10;15)

4. 遗憾。

(6)咦#大的呢#刚#刚才还在这儿呢!(2;03;29)

5. 惊喜或喜悦。

(7)(儿童找到了丢失的球)在这儿呢! (2;03;29)

(四)祈使句中的“呢”

句末语气词“呢”在被观察儿童2岁01个月17天(2;01;17)首先出现在命令句中。它用于祈使句中以减少祈使句的必要性。使得原来的“命令、冲动、劝诫、警告”等语气开始变得柔和。句子结构类似于上面提到的陈述句,但语言意图有很多种,如:

1. 请求,孩子要求对话者为自己做点什么,或者只是表达他对请求的渴望。

(1)哎呀给姥姥呢!( 2;02;17)

(2)给我关上门呢!(2;03;15)

2. 要求。

(3)(儿童表现出不想呆在这,要离开的要求)走呢! (2;12;03)

(4)让姥姥说呢!(3;07;16)

3. 敦促或较强烈地拒绝。

(5)啊我不想呢! (2;11;04)

(6)不呢! (2;05;17)

4. 表建议。

(7)这样行呢! (2;03;22)

(8)喂#它(是)涂的呢。(2;03;22)

四、结论

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正确使用语气词在言语交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句末语气词的习得具有复杂性,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儿童在语言层面、认知层面和社会化层面上的一种综合能力的习得”(张笛,2019)[18]。

本研究调查分析了普通话儿童GYC从1岁到4岁所使用的句末语气词“呢”的情况。通过对搜集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呢”的首次出现是在被观察儿童1岁11个月27天(1;11;27),出现时间比“啊”要晚但在儿童整个语气词系统中也是比较早的,并且无论是数量还是使用频率都较为可观,句末语气词“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发现,GYC的大多数“呢”表示疑问和陈述性情绪,“呢”第一次出现是在疑问句中。本文认为,疑问语气中“呢”的比例很多,在2~3岁时使用频率最多,并且使用的句式复杂度和情绪切合度随年龄的增大也越来越准确。儿童句末语气词的习得与儿童的认知和语言结构的发展密切相关,儿童逐渐从易到难习得句末语气词[19]。语气词承载了大量的主观情感并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可以说是儿童自身内部情感与外部社会文化相互作用在语言上的体现。儿童通过模仿、连接、关系、加法、句法延伸、句法同化等方式获得语气词。此外家乡方言的情感也在儿童获取语气词中起着重要作用。

注释:① 1∶01~4∶01中的1、4与01、01分别代表年龄及年龄月份,下同。

② #为儿童话语中“顿”的分隔符号,下同。

【参考文献】

[1]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 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6] Chomsky, N. Knowledge of Language: Its Nature, Origin, and Use[M]. New York: Praeger,1986.

[7] Pinker, S. language Learn Ability and Language Develop Psychology:Cognitive Development[M].Harvar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8] 钱益军.儿童语言中的语气词[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3.

[9] 李慧敏.儿童语言中的语气词[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5.

[10] 刘雅娟.兒童语气词“吗”与“吧”的习得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11] 宋晓琳. 句末语气词BA和MA习得的个案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12][18] 张笛.普通话儿童语气词“啊”的语用习得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9(02):94-103.

[13][15] 张笛.普通话儿童与家长的言语行为策略——以句末含有语气词“吧”的对话片段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 2018(08):50-59.

[14] 谢楠,张笛.汉语儿童多模态口语语料库建设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7(05):53-60.

[16] 张笛.汉语儿童句末语气词获得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9.

[17] 齐沪扬.“呢”的意义分析和历史演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31-32.

[19] 郭翔飞. 儿童语言习得与儿童一般认知发展规律[J].外语学刊,2012(04):23-26.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基于汉语儿童多模态口语语料库的儿童言语意图研究”(项目编号:18CWZJ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