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0-10-20董秀芝
董秀芝
[摘 要]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小学体育健康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场地器材和技术技能水平选择恰当的游戏内容,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达到益智健体的目的,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这样的体育教学才是成功的。
[关键词]体育游戏;身心健康,终身体育
体育游戏既是体育锻炼的一种方法又是一项活动内容,它具有一定的独立特性,还兼备体育活动和游戏的基本特点,具有普遍性、趣味性、竞争性和智能性等特点。小学生体育课中的游戏内容丰富多彩,而且难易度不同,在教学工作中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活动特点、身体状况、场地器材和技术技能水平选择游戏内容,以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素质,强身健体。同时,在游戏中学生可以掌握各种动作,同时提高判断、分析、观察及思考能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和运用。教师也可以抓住游戏时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护集体的精神和顽强、肯吃苦、勇敢的优良品质。
一、重视游戏的组织教学
游戏教学既是小学生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体育课教师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手段。游戏活动中常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想尽办法克服困难的能力和积极性,从一定程度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游戏内容的选择、游戏场地、器材安排、组织、游戏讲解与示范过程中,无论哪一环节都要严密适度,要使学生在激烈的竞赛中活而不乱地掌握动作技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关键在于组织教学。例如:学生在做“小小搬运工”这一游戏时,后面的学生为了观察前面学生的动作,了解比赛情况而引起队形的混乱,队伍中还有些学生在议论、呐喊加油,这时的队形虽然不整齐,看似散乱,但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都高度集中在所进行的游戏活动之中,教学气氛相当活跃。如果教师为了维持整齐美观的队形,严厉地让学生把队伍站好,可能会因为学生的视线受阻并兼顾维持队形,学生游戏的兴致降低了。外观上看着有组织纪律性,但内在已经失去了游戏的目的和意义。因此,无论在何种形式的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迪思维,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好技术技能,尽最大可能提高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游戏环节连贯通畅
传统的体育教学非常重视练习次数和运动强度,注重严格的教学方法及管理过程,重视“整体统一”和“全部运动起来”,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往往被忽视。游戏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教师既要对那些比较单一无趣重复的内容进行适当改编,使其能反应出体育游戏的特点,还要根据学生活跃、好胜的特点,保证游戏环节的连贯,让游戏教学取得实效。
1.相等的实力会增加竞争力
教师对游戏的组织一定要合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游戏分组后的人数相等,各组学生的素质和技能尽量接近,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参加人数等合理分配小组使学生的实力均衡,以增强竞争性。游戏种类主要以锻炼勇气、胆量,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他们勇敢拼搏、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格为主。
2.游戏讲解要注意情境性
游戏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应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具体形象,具有强烈的启发性。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模仿能力较强,教师在做游戏解说的同时还要做好示范动作,通过示范动作给学生美感,激发学生游戏学习的兴趣。如在游戏“勇夺堡垒”“障碍跑”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语文课中学过的《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董存瑞和战友冲锋陷阵,勇猛顽强的精神和炸暗堡的过程,然后结合游戏规则布置按顺序穿越障碍,让学生力争在最短的时间,用最简单的方法完成越过障碍物。教师把跨越障碍的任务演示一次,将预先准备好的炮火声、冲锋号声、机枪声的录音贯穿在游戏过程中,渲染课堂气氛,学生在游戏氛围的渲染下,充分展示了勇敢顽强、遵守规则、有序的精神,增强了锻炼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3.游戏场地布局合理
场地器材是开展体育课的基本条件,游戏场地的设计和布局要便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要保障教学活动的安全性。游戏场地的布局要合理、平坦、整洁、界限分明,夏季要尽可能让学生避开烈日的暴晒,避免因为天气而影响课的顺利开展。游戲的标志物要用鲜明的色彩显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游戏器材的数量要充足。
4.组织好教学语言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课堂教学常受空间场地等因素的干扰,而且模式单一、枯燥、累、苦,课堂中也常出现杂乱、散漫的现象,学生对体育课的印象多数是“玩”,上体育课就是受罪的课。这些情绪大大影响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进而影响体育课锻炼目标的实现。
很多教师上课时总是给学生规定好该怎样学,怎样做,怎样练等,这些规定一旦执行得不好就批评学生不遵守纪律,责怪学生,这使学生对体育课越来越反感。记得有一次在“跨越式跳高”的课上,有一个男生身材比较矮小,当他跑到杆子前一下从杆子下面钻了过去,顿时引起学生哄堂大笑。他的脸立刻红了,灰溜溜跑到一侧,同学怎么叫他他都不肯再跳了。我很想鼓励他,就对其他学生说:“我们都没有做过跳高学习,不掌握动作要领时跳不过去很正常,我以前也像这名同学一样过,晕杆!跑到跟前怎么都不敢跳,跑得太急止不住,只能从底下钻过去了,但是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一次不行我们就做第二次,只有勇敢地战胜困难才能进步!同学们我们能帮助他成功吗?”嘲笑声慢慢消失了。突然一名女生说:“我们相信你能行,我们为你加油,你再试一次好吗?”接着她站出来喊:“再来一次,加油!加油!加油!”同学们的喊声应成一片,这名男生受到莫大鼓舞,精神抖擞地走了过来,在下一次的试跳中轻轻松松跳了过去。由此可见,在体育课中教师的语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体育的特殊性,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游戏的预期目的,在组织教学语言时不要让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将教学语言由“硬”变“软”,用亲切的语态、温和的话语,如“试试看好吗?”“可以吗?”“好不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加强游戏中的安全教育
在游戏过程中,由于学生求胜心切,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教师要安排安全系数大、活动量适中的游戏。课前认真检查场地器材和学生服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课中加强安全教育,强调严格遵循游戏规则。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注意监督游戏的过程,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采取必要措施或者立即停止游戏,避免事故的发生。
6.公正的裁判和总结
在每项游戏中,教师都要认真负责、客观公正地去裁判,否则就失去了游戏的教育价值,不但会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而且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争执和事端。教师在游戏的判断和决策中,要严格按照规则进行分析,做到公正准确,尽量避免误判。游戏结束后,教师根据游戏的规则要求及时进行讲评,对竞赛性游戏的评价要公正准确,快速总结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失败者也要多加鼓励。评价时做到多表扬少批评,以调动他们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此外,体育教师还要创编出适合自己所教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的游戏,使体育游戏的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力求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尽可能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发挥游戏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藤达.体育游戏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吴晖.体育游戏教学与青少年社会能力的关系初探[J].安徽体育科技,2004,(01).
[3]李阳.论体育游戏的特征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D].考试周刊,2013,(88).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