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SM的高校教学工作量核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20-10-20刘利冉黄璞馨阎文莉杨钰胡局新

科技风 2020年27期

刘利冉 黄璞馨 阎文莉 杨钰 胡局新

摘 要:该文介绍了徐州工程学院教学工作量核算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过程。本系统依据学校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实现了教师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实训等教学数据的导入、核对、工作量计算等功能。试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提升了我校教学工作量的准确性,将复杂的工作量统计工作变得简单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工作量计算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整个院校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对教师实际完成的教学工作量与工作量定额进行比较,以此考查教师工作量的完成情况。由于对教师考核评价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变得更加复杂,国内各高校为了实现教师工作量的考核,纷纷制定了适合本学校的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因此开发一个专门的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该统采用B/S架构,实现了教师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实训等工作的录入、修改、工作量计算等功能,旨在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实现办公的信息化、自动化,促进高校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一、系统需求分析

(一)业务流程

教务处每学年末需要对二级学院及教师教学工作量进行核算统计。在进行核算时,首先由教务处从教务系统中导出本学年的教学计划,根据实际实施情况形成教学运行数据文件,并导入核算系统,然后由各个二级学院对数据进行校对,核对完成后进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形成各个二级学院本学年的总的教学工作量报表。

(二)核算办法

教学工作量是该教师所承担的各门课程的折合工作量的总计,折合工作量的计算需要根据课程的类型、学分、人数计算得到,然后统计每个学院所有教师各门课程的折合工作量。课程类型有多种,例如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学年(期)论文、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根据学校《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不同类型的课程有着不同的计算办法。

理论教学工作量(用QL表示),计算公式为QL=V×k×r。其中V为授课学时数,k为课程系数,r为人数系数。

实践教学工作量包括实验教学工作量、课程设计工作量、学年(期)论文工作量、实习(实训)工作量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量,这部分是工作量核算系统中最为复杂的部分。

(1)实验教学工作量(QS)包括指导实验工作量(QZ)和实验辅助工作量(QF)两部分。实验指导工作量计算公式:QZ=∑ni=1Vi×(1+k1)×k2,其中:n为实验批次,Vi为第i批实验学时,K1=(Ri-50)×0.01,Ri为第i批实验实际人数,K1取大于0的值。K2为每批次实验人数系数。

实验辅助工作量计算公式:QF=H×C1,H为实验计划学时数,C1为实验批次系数,批次数由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台(套)数及实验性质为依据确定。

(2)课程设计工作量计算公式为:QC=计划周数×(学生数÷25)×10学时。

(3)学年(期)论文工作量计算公式为:QA=计划周数×(学生数÷25)×8学时。

(4)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量计算公式为:QA=(计划周数+1)×学生数×1学时。

(5)实习(实训)工作量计算公式为:QT=计划周数×(学生数÷N)×10学时×K,N、K类型系数其值见下表。

(三)功能要求

本系统主要根据工作量核算办法,实现对教师理论课、实验课、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工作量信息的导入、核对、计算、汇总、查询等功能。本系统的主要参与者有教务处和二级学院教务科,相关功能如下图所示。

二、系统设计

(一)系统架构设计

本系统采用B/S架构设计,遵循MVC体系结构进行平台系统的开发,使用SSM开源框架进行开发,Web容器则采用Tomcat。系统体系结构分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

表示层:主要负责为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提供操作界面,主要由HTML+CSS、JavaScript、easyui实现。

业务层:该层负责系统主要业务逻辑的实现,由Spring容器来管理。

数据层:存放系统的业务数据以及系统支持的文件数据,采用MySQL数据库,由Mybatis来实现。

(二)数据库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和系统功能用例划分,运用关系型数据库设计的相关知识,创建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的E-R模型,本系统业务相关的表有:用户信息表,学院信息表,课程信息表,班级信息表,教学工作量表,分批次实验信息表,课程系数配置、人数系数配置等相关10多张表。

三、系统实现

(一)数据持久层的实现

本系统数据持久层使用MyBatis框架来实现,在核心配置文件对数据源(DataSource)配置连接数据库的各个参数,包括驱动程序、用户名和密码、JdbcURL地址、连接池连接数大小等参数。然后编写完成数据库CRUD操作的映射文件,并在核心配置文件中进行注册。

(二)教学工作量导入的实现

学校教务处管理人员登录系统后,可以批量录入年度理论和实践教学基础数据,点击“导入数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待导入的Excel课程实施数据文件,WorkLoadImportController后端控制器excelImport方法调用DataParser类完成数据的解析,然后根据学校的教学工作量計算方法调用DataTotal类进行工作量的计算,将每门课程的工作量调用WorkLoadService类的save方法保存。

(三)教学工作量统计的实现

学校教务处管理人员在教学工作量录入和二级学院核对完成之后,点击“教学工作量一键统计”按钮,后端控制器WorkLoadTotalController中DataTotal方法调用WorkLoadService类的total方法完成每个二级学院及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功能,使用e-chart柱状图直观地显示统计数据,点击“统计数据”选项卡可以将统计后的数据导出成Excel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