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的角色定位与历史担当初探
2020-10-20蔡文广
关键词:第一书记;角色定位;历史担当
作者简介:蔡文广(1980-)男,汉族,湘潭人,本科,政工师,工作方向:共青团工作;现为驻村扶贫“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在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个工程进程推进中,对农村地区的脱贫问题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农村地区农民的增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其中,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派驻“第一书记”,该帮扶对策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有利于保证最终的实施效果。但是由于派驻“第一书记”在扶贫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角色定位不够清楚、“第一书记”很难进入到自己的角色中等,导致精准扶贫工作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受到严重阻碍。
派驻“第一书记”的角色定位
做好人民公仆。派驻“第一书记”主要是指在经过上级党组织的选拔以及委派之后,可以直接代表党组织、政府等深入到农村内部,保证扶贫开发等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扶贫干部要将自身在其中的角色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还要将人民公仆的本色充分发挥出来,切忌不可以以“钦差大臣”自居,要与群众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派驻“第一书记”而言,在实践中必须要保证“第一书记”自身的思想端正,同时还要保证自己的思想位置,保证自身的责任可以落实到实处,尽快的融入到自己的角色中,为当地的百姓造福。
笃定书记角色,实现关系协调发展。“第一书记”在派驻之后,必须要对其中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同时还要对各方面的关系进行协调合作,最大限度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于“第一书记”而言,必须要在实践中与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尤其是要与驻地群众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实践中,要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及提出的标准要求进行有效结合,坚持走群众路线,真心真意的為老百姓解决一系列困难问题。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与村干部之间建立有效的关系。在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展开中,必须要坚持走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派驻“第一书记”的历史担当
推动精准扶贫。在“第一书记”派驻到贫困地区时,在要求对党的扶贫开发以及为贫困地区提出的一系列扶贫政策等进行大力宣传,同时还要引导群众积极的参与到当前的扶贫开发项目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与此同时,还要结合现实要求,最大限度保证帮助村“两委”,实现对扶贫对象有针对性的识别。
推进基层党建。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看农村地区的支部,支部强不强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的富裕程度。派驻“第一书记”必须要积极主动的承担起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政治责任。在实践中还结合现实要求,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可以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当地居民实现致富目标的重要组织结构[3]。与此同时,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保证“两委”班子的凝集力可以得到强化,这样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保证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而且还可以将党员精准扶贫中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完善“第一书记”的工作机制
完善培训机制有利于提升工作能力。要想从根本上将“第一书记”的基本责任和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其自身的角色定位进行确定,必须要对现有的培训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以此来保证“第一书记”自身的工作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对省级、市级以及县级的教育培训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与此同时,适当展开“第一书记”全员集中式的轮训,对精准扶贫、农村的改革、基层组织建设等诸多方面的方针政策等进行学习和深入了解,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从中掌握更多有关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除此之外,还要对一些农业经济知识、扶贫成功的先进定型案例等进行学习和了解,深入到市场内部进行调研和观察,这样才能够保证“第一书记”在扶贫工作中的整体工作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完善保障机制有利于增强扶贫合力。在对“第一书记”进行派驻时,必须要结合现实要求,对“第一书记”的人选要进行仔细的斟酌。第一书记在进入到扶贫地区之后,要帮助其完成一系列的交接工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帮助第一书记争取到政策项目,同时还可以从中获取到一定的财政支持。财务部门在实践中必须要帮扶资金进行妥善安排,对派驻村的集体经济发展给予一定的支持。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结合现实要求,对派单位联系点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和应用,同时还要对帮扶“责任组”进行合理的组建,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各方责任可以真正有效的落实到实处。
精准扶贫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攻坚项目,为了保证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改善贫困户的日常生活状态,以派驻“第一书记”的方式来展开一系列的精准扶贫措施。对于“第一书记”而言,必须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来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推动。
参考文献
[1]薛立强,施政.驻村帮扶“第一书记”研究述评:理论视角、不足与展望[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20,40(04):9-17.
[2]周琬謦,罗雁龙,杨艳军.“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大理大学学报,2020,5(05):9-15.
[3]邵欣悦,谢莉勤.驻村“第一书记”扶贫长效机制研究综述[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0,34(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