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工技术》课程为例刍议课程思政
2020-10-20欧阳艳容杨雪方洁
欧阳艳容 杨雪 方洁
摘 要:笔者从课程思政对教师的要求、课程思政对学生的期望、如何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保证课程思政的长效性五个方面进行思考,以《电工技术》课程为例刍议课程思政,实现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完美统一,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师德;教学改革;价值引领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词序不同,内涵也不同。思政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是由专门的政治教师来承担授课。课程思政是在其他文化基础课、专业通识课、专业课中发掘思政元素,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多元统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都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但又有不同侧重。不同侧重主要体现在思政内容、课程地位、课程特点和思政优势等方面。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人从专门的政治教师转向全体教师,从单一形式的政治授课转向全部课程的创造性思政育人,增强育人合力,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电工技术》课程为例刍议课程思政。
一、课程思政对教师的要求
自古以来,医生和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光荣的两个职业。医生医治人们的身体,教师塑造人类的灵魂。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课程思政的主体是教师,教师首先要有师德。师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服务社会、严谨治学、终身学习等。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爱,可以播种美好的语言,爱,可以诱发美好的行为。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师的本质是给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所以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让学习、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这应该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追求。这样的教师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要想使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首先成为那样的人。可以说教师是原件,学生是复印件。一个好的教师,他的言行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个优秀的教师最终要靠学生实现其价值。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了解他们日常生活状态,及时与学生交心谈心,将教学与学生当前遇到的困难和心理压力相结合,有意识地作好心理疏导、解决面临的困难。用真心和真情感动学生,用大爱和关怀温暖学生。这样的教师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电工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既要有育德的意识,又要有育德的能力。除了有良好的师德之外,还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电工知识、过硬的实践能力和强烈的安全意识。
二、课程思政对学生的期望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都是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又红又专的人才。现在的学生身处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有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擅长交流沟通,特别是面对学习压力大、生活困难多、今后就业难等问题,会惶恐而抑郁,遇到问题容易走极端。有的学生甄别力还不够,对问题的是非曲直没有正确判断。还有的学生自制力不强,抱着手机追剧、刷抖音、打游戏,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奶嘴娱乐上。倘若没有良师益友的精心引导,保不齐误入歧途、栽了跟头,甚至“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教师帮助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是火种,点亮学生的心灯;教师是鞭策者,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是明灯,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将思政理念融入课堂,能使学生具有爱国热情、责任担当、高尚品德、娴熟技能、团队精神、幸福能力……
三、如何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思政的三个维度是党的要求、职业要求和现实要求。思政元素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创新创业创造素质。
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以下途径:一是可以从专业课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二是通过研究教学内容,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三是通过失败的教训、警示性的问题等,反思分析,提高学生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四是和学生一起对与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将它作为“课程思政”很好的切入点。五是从专业课的学科发展史、大师成长道路、教师个人经历等方面完成对学生的“价值塑造”。
案例一:本人在讲授基尔霍夫定律时,首先介绍基尔霍夫是德国物理学家。大学期间,21岁的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提出了稳恒电路网络中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两条定律,即著名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解决了电器设计中电路方面的难题,基尔霍夫被称为“电路求解大师”。我问学生听了介绍后有何感想?然后鼓励他们发言,并将发言情况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记录下来。学生们跃跃欲试,有的说探索科学真理没有捷径,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有的说必须具有实事求是、永不气馁的精神;还有的说趁年轻精力旺盛时,以基尔霍夫为榜样,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有所建树。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晰自己肩上的责任,自觉增强对科学家的人文精神认同感。后来再讲解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通过基本约束(结构约束和元件约束)告诉学生事物都有相依相存关系,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培养学生用普遍联系的哲学思想和辩证思维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学生做人做事要遵章守纪,不能随心所欲,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强化规矩意识。
案例二:实验任务是“照明电路的制作”,本人提出实验目标后,学生开始分组实验。实验的步骤是学生要自己设计电路、选择元器件、合理布局、连接电路、检查电路并排除故障、最后通电实验。这样一个过程中,可发掘的思政元素:分组实验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电路设计中有创新意识,选择元器件有辩证思维,合理布局有美学观念,连接电路用线的长短体现节约环保意识,连接电路不露铜及工器具摆放整齐有序是职业素养,检查电路并排除故障有专业技能,通电实验有安全意识。总之电工思政元素突出体现在工匠精神、绿色环保意识和安全用电观念三个方面。
四、课程思政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以前,《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掌握电工基本知识,具有使用仪器仪表、读图识图、分析电路、搭建电路及简单电路故障排除的能力。课程教学只管知识传授和动手能力培养,忽视了思政方面的教育,可以说是典型的重智轻德现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只由思政课程承担,学生的学习枯燥、情绪厌烦,思政效果不好。显然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存在互不想干的脱节现象。现在要把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所有教学中,就得从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的整合、教材的编写、教学手段的丰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课程考核的变化等方面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引领”三位一体化教学。
教学大纲要突出价值引领;教学内容要重新整合,发掘思政元素;教材中要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有创新元素;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网络平台,增加教学信息量,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教学方法上采用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翻转式等方法和学生进行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的教学互动;在课程评价标准中要体现“育德效果”,从师与生、教与学、学与用、知与行多个环节进行科学评估。任何一门课程只有自始至终都瞄准思政目标,就能真正实现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于润物无声中立德树人。
五、完善制度保证课程思政的长效性
为了保证课程思政的长效性必须强化制度建设如师德师风规章制度,着力长效机制如各级领导负责制、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体系等,激励与督促并举,指导与研讨结合,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双管齐下,才能确保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理念和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六、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全员、全程、全课程、全方位的育人大举措,它能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应,很好地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学生都能得到自由发展,成长成才直至成功。
[参考文献]
[1]张国琴.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探索[J].考索·探微,2018,(46).
[2]奚彩萍等.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J].科教导刊,2018,(32).
[3]花有清等.电工实训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3).
(作者单位: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湖北 武汉 43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