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逻辑与路径

2020-10-20任波黄海燕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体育产业产业结构

任波 黄海燕

摘    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体现在4个方面:产值结构优化、就业结构优化、供给结构优化、需求结构优化。基于此,分析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机制,理清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逻辑,提出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分析认为:1)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机制是:通过调整影响体育产业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推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發挥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2)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逻辑是以促进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关联深化和平衡发展为要求;以推进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方向;以促进体育产业产生经济效益为重点;以满足消费者的体育消费需求为目标。3)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要求是创造体育产业发展条件,优化方向是确定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优化重点是推进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平衡发展,优化目标是增加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

关键词:产业结构;体育产业;优化机制;优化路径;优化逻辑

中图分类号:G 80-052          学科代码:04030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e optimization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 structur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optimization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reflected in four aspects: output structure optimization, employment structure optimization, supply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dem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is, the optimization mechanism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 structure is analyzed, the optimization logic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 structure is clarified, and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 structure is propose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1) the optimization mechanism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 structure is: by adjusting the decisiv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sports industry,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sports industry structure, so as to give play to the optimization effect of the sports industry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industry; 2) the optimization logic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 structure is to promote the deepening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 among various forms within the sports industry; to promote the rationalization and advancement of sports industrial structure as the direction; To promote the sports industry to produce economic benefits as the focus; To meet the needs of consumers for the goal of sports; and 3) the optimization requirement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 structure is to creat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industry, the optimization direction is to determine the leading industry of the sports industry, the optimization focus is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forms within the sports industry, and the optimization goal is to increase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sports products and sports services.

Keywords:industrial structure; sports industry; optimization mechanism;  optimization path; optimization logic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1]。在中国产业结构向现代产业体系的调整过程中,推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具有现实意义[2]。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突出问题的有力举措[3]。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4]。近年来,中国体育产业结构调整也是中国体育产业相关政策的重点。例如,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5]中,“改善产业布局和结构”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6]中,“以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作为“十三五”时期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7]中,将“改善产业结构,丰富产品供给”作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在体育产业研究中也是一个重要话题,通过梳理已有文献发现,目前,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主题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中观和宏观层面的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例如,体育产业结构的评价与优化研究[8]。2)区域层面的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例如,京津冀等区域性的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研究[9-10]。3)体育项目层面的产业结构优化,例如,中国冰雪产业结构优化研究[11]等。而关于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机制、优化逻辑、优化路径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体育产业持续地、快速地发展的重要保障[12]。基于此,探究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分析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机制与优化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路径,为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1   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体现

从一般意义而言,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对供需结构调整的结果[13]125。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体育产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过程,包括产值结构优化、就业结构优化、供给结构优化、需求结构优化[14]75-78。

1.1  产值结构优化

中国体育产业的产值结构优化体现在体育产业在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即产值的外部结构优化),体育产业内部各产业的产值占比逐渐合理(即产值的内部结构优化)[14]76。一方面,从中国体育产业产值的外部结构优化而言,在2015—2018年的4年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由5 494亿元增长至10 07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2.4%,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0.8%增长至1.1% [15-16];可见,近4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及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所增加,说明中国体育产业产值的外部结构在不断优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显现。另一方面,从中国体育产业产值的内部结构优化而言,2015—2018年,竞赛表演业增加值从52.6亿元增长至10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5.1%;运动休闲业增加值从129.4亿元增长至47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54.5%;体育场馆服务业增加值从458.1亿元增长至85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3.1%;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增加值从2 755.5亿元增长至3 39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7.2% [15-16]。由此可见,竞赛表演业、运动休闲业、体育场馆服务业等增加值相较体育用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较快,说明中国体育产业产值的内部结构呈现优化趋势。

1.2  就业结构优化

中国体育产业就业结构优化包括体育产业的外部就业结构优化(即体育产业整体吸纳就业的能力)和体育产业的内部就业结构优化(即体育产业内部不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14]76。一方面,从中国体育产业的外部就业结构优化而言,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相继出台,体育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提高,从2016年的4 400 000人增长至2020年的6 000 000人,年增长率达到8.1% [17],这体现出中国体育产业的外部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从中国体育产业就业的内部结构优化而言,2013—2014年,体育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从957 300人增长至980 300人,增长率为2.4%;体育用品制造业吸纳就业人数从2 527 800人增长至2 880 900人,增長率为14.0% [18]。由此可见,体育服务业与体育用品制造业吸纳就业人数有所增加,说明体育产业的内部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能够体现其在改善民生、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12,19]。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亟需优化体育产业就业结构,充分发挥其在吸纳就业方面的作用。

1.3  供给结构优化

中国体育产业供给结构体现满足体育消费需求的程度,通常是指供给主体提供的物质、人力、科学技术等的占比[20]48。一是中国体育产业的供给结构优化体现在物质投入不断增加。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背景下,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和体育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基础。例如,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推进全民健身“三纳入”、群众体育“六边工程”等,加大体育场地与设施的公共服务供给,兴建大量体育设施、体育场馆等。二是体育产业的供给结构优化体现在进入体育产业的人力资源结构逐步优化。进入体育产业的人力资源在数量等方面的逐步合理和优化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例如,商业性、市场化的职业体育的发展要有一定数量的职业运动员;要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要有一定数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时,要有一定数量的体育产业复合型人才。三是体育产业的供给结构优化体现在科技与体育产业融合程度高。例如,科技与体育产业融合使体育场馆、体育设施更加智能化,从而提高竞技体育发展水平,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科技与体育产业融合使运动装备更具便携性,从而满足大众的运动健身需求;科技与体育产业融合改善体育赛事的观赏体验效果,从而促进竞赛表演业发展。即体育产业供给结构优化可通过物质资源投入、人力资源投入、与科技融合等方式实现。

3.1  以促进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关联深化和平衡发展为要求

产业之间的关联水平和平衡发展程度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核心要义,也是产业结构优化需要遵循的原则[13]358。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要以促进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关联深化和平衡发展为要求[12]。一是从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关联深化而言,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其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和各业态的关联效应[21]142。体育产业被称为“五大幸福产业”之一[19],其既需要相关产业供给产品和服务,又需要为其他产业提供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体育产业主导产业具有与其他相关产业关联效应强的特点。例如,竞赛表演业和运动休闲业是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12],其发展能够适应体育消费需求变化;大力发展运动休闲业和竞赛表演业有助于提高体育产业内部的就业吸纳能力。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休闲业能够提供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竞赛表演业能够提供具有观赏性的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有利于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二是从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平衡发展而言,《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26]将体育产业分为11个业态。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平衡发展要求体育产业内部的11类业态都能够供给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体育产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大的特点,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通过促进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的关联深化,推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2  以推进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方向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目的是促进各产业平衡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主要目的是以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22]211。依据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一方面,推进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从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从业人员的平衡而言,通过协同推进体育产业各业态的就业吸纳能力,推进体育产业各业态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合理占比,促进体育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等方面的均衡。从增强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关联方式而言,体育产业内部产业之间关联方式的2个基本特征是相互促进[22]211,通过增强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之间的联动,促进产业之间关联。从提高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平衡发展而言,通过协同推进健身休闲业、体育场馆服务业等产值比重,促进体育服务业的供需平衡。另一方面,推进体育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通过促进云计算等互联网与体育的融合,增强体育产业管理机制的创新、创新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的方式、提高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的供给质量、增加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等,从而推进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3.3  以促进体育产业产生经济效益为重点

体育产业被称为“幸福产业”[19],依据《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战略目标,到2035年体育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那么,推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要以使体育产业产生经济效益为重点[23]。一方面,可通过深化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体育产业产生经济效益。例如,2018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重已经达到1.1%[16]。通过深化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盘活体育市场资源,加大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供给力度;通过体育产业政策调控,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以“+体育”“体育+”为路径,促进体育产业产生经济效益。通过完善运动休闲服务体系、打造智能化和高端化的体育场馆、提高体育用品制造业集聚水平、延展竞赛表演产业链条等,增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发挥“+体育”的作用;扩大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挥“体育+”的作用,以满足消费者的体育服务与体育产品需求。

3.4  以满足消费者的体育需求为目标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主要是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居民的消费开始向高端的文化消费转变。按照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从作用上可以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及发展需要,而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是较高层次需求。由此可见,居民的消费需求与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有一个由低端向高端转化的过程。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背景下,体育消费结构升级对体育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通过加大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供给,满足体育消费需求。可提供适宜居民多样化体育消费需求的体育场地与设施服务、提供多层次的体育赛事电视节目、提供便捷的体育健身用品与体育器材等,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层次的体育消费需求。通过加大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供给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调节体育市场供需关系。另一方面,通过调节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满足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当前,中国体育产业供给侧(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不足)与需求侧(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需求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供给质量,满足居民的体育消费升级需求。

4   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产业结构理论体系由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结构效应理论组成[22]51。其中,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主要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主导产业转换相关的角度,指出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是受少数几个产业的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主要从产业演变规律和趋势的角度,指出产业结构内在变动规律是遵循由第一产业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導,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产业关联理论主要从产业间关联与关联方式的角度,指出产业间关联的依据及其关联纽带;产业结构效应理论主要从需求效应、供给效应、扩散效应等角度,指出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22]51。

在分析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机制和优化逻辑的基础上,基于上述产业结构理论,提出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其中,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涉及到对“优化方向”的分析;产业关联理论涉及到对“优化要求”的分析;产业结构效应理论涉及到对“优化重点”“优化目标”的分析。即从优化要求、优化方向、优化重点、优化目标4个方面构建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如图3所示)。

4.1  优化要求:创造体育产业发展条件,促进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关联深化和平衡发展

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受宏观政策、经济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的影响[12]。1)政府部门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关联深化和平衡发展。近年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政策,从人才、就业、税收等方面不断完善政策,为体育用品业、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关联深化和平衡发展。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深化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对体育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随着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3)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的关联深化和平衡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主要体现在居民对观赏性体育消费需求和参与性体育消费需求的增长,并不断从低层次、单一化体育消费需求向高层次、多样化体育消费需求转变。体育消费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消费结构升级对打造以运动休闲业和竞赛表演业为核心的产业链,促进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4)与科技融合促进体育智能化、高端化、便捷化,促进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的关联深化和平衡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体育产业要实现“智能化”[27],推动体育用品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高体育场馆的“智能化”水平、建立运动健身“O2O模式”等,促进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的关联深化与平衡发展。在“体育强国”战略实施中,从强化宏观政策引导、促进体育服务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提高体育科技水平等方面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4.2  优化方向:确定体育产业主导产业,推进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具有高成长性、高创新性,能迅速引进新技术,在一定时间段对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推动作用的产业[13]359。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是指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21]142。1)从需求收入弹性标准而言。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发展运动休闲业和竞赛表演业有利于增加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运动休闲业和竞赛表演业具有较大的需求收入弹性。2)从产业关联度标准而言。加快发展体育服务业对相关产业和其他产业有较大的波及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能够拉动体育用品业、体育场馆服务业的发展。例如,运动休闲业和竞赛表演业能够通过开拓体育市场,促进体育培训业的发展;运动休闲业和竞赛表演业能够通过提供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激发体育市场活力,带动体育用品业等业态的发展。3)从提高生产率而言。运动休闲业和竞赛表演业具有市场化程度、商业化程度、产业化程度均较高的特点,随着体育管理体制与机制的不断完善,运动休闲业和竞赛表演业逐渐成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12]。依据上述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选择依据,以运动休闲业和竞赛表演业作为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具有一定可行性,同时也符合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

4.3  優化重点:推进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协调发展,以促进体育产业产生经济效益

有数据显示,2018年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和体育服务业的总规模之和占体育产业总规模的97.6%,增加值之和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98.5%[16]。可见,体育服务业和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基本能体现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通过协同推进体育用品制造业与体育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体育产业产生经济效益。1)生产制造新的高质量体育用品,推进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以促进体育产业产生经济效益。目前,体育用品制造业在中国体育产业中所占份额最大(2018年体育用品制造业总产出占体育产业总产出的49.7%[16]),但产品同质化较普遍[28]。通过推进体育用品价值链升级,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加强体育用品功能升级和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加强智能化体育用品的研发;推出“体育品牌计划”等[28],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促进体育服务业提质增效,提升体育服务质量,以促进体育产业产生经济效益。现阶段,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还不高,例如,在2018年体育服务业总产出占体育产业总产出的47.9%[16],其主要体现在体育服务业内部各业态发展程度不高,特别是竞赛表演业和运动休闲业的规模偏低[16]。通过加快发展以竞赛表演业和运动休闲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助推体育服务业提质增效,以促进体育产业产生经济效益。

4.4  优化目标:增加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有效供给,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体育需求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增加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有利于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体育需求[29]。通过协调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满足消费者的体育需求;通过加强政策落地,提高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供给质量,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1)协调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满足消费者的体育需求。通过从“供给侧”推进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发展,提高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供给质量,以更好地激活体育市场,优化体育产业结构[30],满足“需求侧”的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需求。2)加大有条件的省份的乡村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供给。通过推进这些省份乡村体育综合体和体育场地及设施建设、举办各类体育赛事等,加大乡村体育市场开发力度,激发乡村体育市场活力。3)加强政策落地,加大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供给。近年来,中国政府层面出台了多项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政策,如何使政策落地,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加强各地多部门联动,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强化体育产业政策落地;通过建立政策督办落实机制,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发展政策落地;通过建立体育产业协同治理机制,增强体育产业协同治理能力,促进职业体育市场化发展。通过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增加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以此满足多样化的体育消费需求。

5   结束语

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对中国体育产业转变生产方式、调整结构、加快发展有重要作用,对深化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基于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机制、优化逻辑与优化路径,有助于深入认识当前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式。通过创造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条件,以确定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为方向、以推进体育产业内部各业态平衡发展为重点、以增加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为目标,促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  佚名.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30.

[2]  贺俊,吕铁. 从产业结构到现代产业体系:继承、批判与拓展[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29(2):39.

[3]   马建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与途径[EB/OL].(2016-06-24)[2020-01-29].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624/c1003-28473718.html.

[4]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 (2016-01-18)[2020-01-29].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227/c1001-30905220.html.

[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2014-10-20) [2020-01-29].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6]  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 (2016-07-14)[2020-01-29]. http://www.gov.cn/xinwen/2016-07/14/content_5091040.htm.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 (2019-09-17)[2020-01-29].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9/17/content_5430555.htm?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8]  黄海燕.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评价与优化对策[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4):27.

[9]  唐炜. 京津冀区域体育产业结构优化配置:基于产业同构的实证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8,33(2):164.

[10]  林海,程万青.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体育产业结构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8,37(3):31.

[11]  张瑞林.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商业模式建构与产业结构优化[J]. 体育科学,2016,36(5):18.

[12]  任波,戴俊,黄海燕. 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形塑逻辑与供给侧改革路径[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1):52.

[13]  刘树林. 产业经济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4]  吴超林,杨晓生. 体育产业经济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5]  2015年國家体育产业规模及增加值数据的公告[EB/OL]. (2016-12-27)[2020-01-29].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12/t20161227_1446406.html.

[16]  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数据公告[EB/OL]. (2020-01-20)[2020-01-29].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1/t20200120_1724122.html.

[17]  2016年度国家体育产业统计数据发布[EB/OL].(2018-01-13)[2020-01-29]. http://sports.people.com.cn/n1/2018/0113/c14820-29762646.html.

[18]  张建辉,黄海燕,诺瑞德. 国际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50-151.

[19]  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实录[EB/OL]. (2016-06-27)[2020-01-29]. http://www.gov.cn/zhuanti/2016-06/27/content_5085953.htm.

[20]  赵玉林.  产业经济学原理及案例[M].  3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21]  卢嘉鑫,张社平. 体育产业发展:理论与政策[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2]  苏东水. 产业经济学[M]. 4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3]  任波. 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形成机理、演进逻辑与优化策略[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8,37(4):14.

[24]  黄海燕. 我国体育产业新阶段特征及发展趋势[J]. 体育学研究,2018,1(1):13.

[25]  江小涓.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及支柱地位[J]. 管理世界,2018,34(5):1.

[26]  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EB/OL]. (2019-04-09) [2020-01-29].http://www.stats.gov.cn/tjgz/tzgb/201904/t20190409_1658556.html.

[27]  赵勇. 新时代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路径和对策措施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8(3):1.

[28]  以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体育事业跨越发展[EB/OL]. (2017-05-23)[2020-01-29].  http://sports.people.com.cn/n1/2017/0523/c412458-29293261.html.

[29]  沈克印,吕万刚. 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理逻辑、发展现实与推进思路[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1):29.

[30]  刘亮,付志华,黎桂华.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及动力培育[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9(1):8.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体育产业产业结构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