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0-10-20周纯王德青

山东青年 2020年8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劳动教育

周纯 王德青

摘 要:劳动育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备因素之一,近年来,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学生积极性不高、劳动方式比较单一等问题,本文试从夯实劳动课课程地位、优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等方面探索劳动教育改革实践,旨在提高课程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专业特点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对目前的年轻学生来讲,要想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就要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通过形式多样的劳动方式以及丰富的劳动成果,给年轻学生灌输劳动育人理念,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个人的劳动价值观,培养个人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围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

2019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明确指出:全面构建实施劳动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开展劳动教育情况考核、评估和督导。出台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劳动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教育法将“劳”纳入教育方针。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校外劳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2]。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

一、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情况

我校在2018级及以后各本科专业中开设劳动实践课,就目前实施情况来看,劳动教育总体秩序良好,同时也存在学生总体劳动意识不高、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学生积极性不高、劳动方式比较单一等问题。

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学生主体劳动意识有待提高。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我校大多数学生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普遍认为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加重要,对教育持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学生们乐此不疲的扑在考证、拿学分的热流中,忽视了对自身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的培养,自觉劳动的意识比较薄弱。通过调查显示,目前我校仅有57%的学生了解劳动教育的目的,仍有4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

2.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有待加强。

教学方式比较陈旧,职业体验类、工程技术类的劳动活动偏少,很难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劳动实践课指导教师负责劳动任务的安排,劳动技能指导及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感不足,不利于其兴趣培养和进一步成长。教师根据学生劳动过程中的实际表现评定成绩,成绩评定方式比较比较单一,很难提高学生在日常劳动教育参与度。缺乏专门的劳动教育教材,仅通过劳动活动中的教育输出,很难系统反映劳动教育学科内容。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希望通过多元化途径进行劳动实践,23.5%的学生希望通过实习实训参加劳动,24.6%的学生希望通过提供专业服务进行一线劳动,25.6%的学生认为勤工助学是劳动实践的首选,14.2%的学生希望參加集体劳动,只有11.8%的学生希望参加社会实践。

3. 劳动实践平台有待丰富。我校全方位劳动实践平台尚未搭建完成。校内外资源统筹利用率较低,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实践平台未能有机融合,基于学生专业特色和发展前景,与专业对口的工厂、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整体偏少。据调查33.6%的学生希望去企业参加劳动实践,28.6%的学生希望参加事业单位劳动实践,24.3%的学生希望能去一线工厂,13.5%的学生希望继续在校内参加劳动实践。

4.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有待提高。我校指导教师整体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经费投入较少,安全管理办法不够细化,考评督察机制仍需完善。

三、发展建议

1.夯实劳动课课程地位。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4]。学校应充分利用教书育人的优势,发挥各部门、各学院的不同作用,把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劳动教育分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组成,理论课可由视频学习、班会、主题教育会、辩论会等形式定期开展。

2.优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确定劳动教育内容要求。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把创新性劳动能力培养有机融入专业课教育,将服务性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实践课教育。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如学前教育专业,可安排学生去幼儿园进行专业见习,见习前指导老师可根据见习特点对学生进行统一指导,明确见习目标,见习内容、注意事项等要求,确保学生既能体会到劳动乐趣,又能进一步掌握专业技能,既可以为日后职业发展做铺垫,又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健全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学校应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生处负责制定具体评价标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

3.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统筹利用学校资源,搭建校内劳动教育平台。将劳动教育理念充分融合进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打造出浓厚的劳动育人氛围,进而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校园的治理当中,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和培养校园主人翁意识。如大学生事务中心是为我校提供全面服务的办事中心,每天大量的学生流动,可根据各岗位性质为学生提供公益服务岗位,将学生咨询业务融进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结合专业特点,打造理论学习与学生专业技能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学校拥有的金工实训室、园林苗圃基地、创业孵化室等资源,结合各学科专业特点开展兴趣小组、社团、科技竞赛、学科竞赛等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智力体力劳动,鼓励学生参加与专业特点有机融合的劳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如烹饪与营养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可利用专业优势,参与食堂食品菜色的管理与制作过程,安排专业的工人师傅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劳动技能培训,增强学生对劳动服务意识的理解,提高专业技能。园林、林学等专业可充分利用天都园林的资源优势,参与园林苗圃培养的建设过程中,让学生切身 感受到一线劳动的魅力,培养自主劳动的情怀,养成终身劳动的好习惯。

4. 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

多方面拓宽劳动实践场所,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劳动需求。整合学校现有的实验实训基地、劳动实践场所,逐步建立健全不同学生可以共享的机制,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课可充分利用演播室、导播室、录音室等校内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劳动机会,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充分把握时代发展趋势, 了解最新社会需求, 掌握学科发展规律,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充满活力的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服务社会功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可根据人工智能等时代热点,加强与前沿技术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学生为企业提供基础的专业劳动,企业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为学生的个人专业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新萍.《五育并举 全面发展》[J].《中国德育》,2018,(23):14-15,2018,(01):60-64.

[2]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EB/OL].(2019-02-22)[2020-05-20].

[3]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6) [2020-05-20].

[4]郑富芝.《落实“五个体现” 把牢育人方向》[J].《人民教育》2018,(20):15-17.

基金项目:

2019年黄山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劳动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黄山学院为例(2019jyxm0403);

2019年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生物科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以黄山学院为例(2019JXYJ44)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 教务处,安徽 黄山 254041)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劳动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