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下的音乐学(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特色建设探究

2020-10-20尤志国

山东青年 2020年8期
关键词:实践特色体系

尤志国

摘 要:根据我校提出的培养“面向京津冀,辐射周边,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构建音乐学专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形成音乐学专业的基本特色,是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音乐学专业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实践;体系;特色

一、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张家口学院“立足张家口,面向京津冀,辐射周边,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音乐学院办学定位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基层、面向一线、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具体表述为:

基于以上分析与定位,我院的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描述为:培养适应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小学,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系统掌握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音乐教育教学的能力;基本的科研能力;扎实的唱、弹、编、舞等专业技能,具有综合艺术素养的高素质小学音乐教师。

二、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音乐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音乐人才的重要途径。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依托OBE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培养合格小学音乐教师”这一目标,经过多年建设,音乐学专业已经形成了“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互支撑”的全过程、全方位“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本实践教学体系由四大模块构成,即教学实践模块、艺术实践模块、研究实践模和社会实践模块。

(一) 实践教学体系模块

1.教學实践模块

教学实践模块包括岗位体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专业课教学实践活动、专业能力训练等环节。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教师教育能力,[1]本课程模块可为学生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所必备的教学能力提供坚实的保障。

2.艺术实践模块

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的艺术实践包括采风观摩、评鉴或制作、创编的方式参加各种表演活动、专业比赛,以及其他艺术实践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出品等。如学院每学期举办的“专业技能大赛”、“声乐比赛”、“器乐比赛”;参与实践教学基地艺术节、六一国际儿童节、课外活动竞赛等活动的策划和组织;“青春三彩工程”系列班级音乐会、毕业音乐会的组织、策划及参演等,“让受教者不断取得音乐艺术技能和理解能力的提高的训练价值 ”[2],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小学音乐教师奠定了基础。

3.研究实践模块

研究实践包括项目策划、课题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分析创编、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通过本课程模块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教育研究能力、写作能力、思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社会实践模块

(二)实践教学“亮点”

1.党建工作与“三全育人”工作相结合

(1)强化思想引领。通过创建“党建+”工作机制,引领“三全育人”工作,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学生党支部建设带动学风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严格党员发展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并通过社会之间、主题团日等活动,切实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2)强化师德建设。学院把师德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实行一票否决制,用制度推进师德建设。要求全体教师树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的意识,能够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规范言行,切实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2016年9月,音乐学院被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授予“师德先进集体”称号。

(3)强化课程思政。“没有美学指导的艺术教育,是盲目和不成熟的艺术教育”[3],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借助音乐学、舞蹈表演的专业特色,通过音乐会、汇报表演、学术讲座等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学院严格筛选音乐课程资源。如声乐课要把握的原则:“弘扬主旋律和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 声乐作品选择尊重“审美性” 、“人文性” “实践性”,其内容结构比例如下:中国古代优秀声乐作品占20%;中国近代优秀声乐作品占20%; 中国现代优秀声乐作品占40%;外国优秀声乐作品占20%。 以红色资源、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作为声乐教材的首选。教研室经常举办课程思政研讨会或培训会,不断探究课程思政与音乐学专业深度融合的理念和方法;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挖掘思政元素,丰富课程思政内涵。同时,发挥教师“潜移默化、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通过“课程建设与卓越社团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校园文化品牌“青春三彩工程”系列班级音乐会,展示课程思政成果。几年来,成果惠及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受众达16000人次;通过举办如“国乐飘香——古琴艺术的人文魅力”“音乐人生与音乐文化”等讲座,用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2015年至2019年,发展学生党员21人,预备党员10人,入党积极分子78人,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课程建设与“卓越社团建设相结合”

教学中,“必须走出模式的误区,要敢于打破常规,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启发学生思维和激活创新的过程。”[4]为了进一步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学院提出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措施。提出课程建设与“卓越社团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方针。通过“课程建设与卓越社团相结合”“课程教学与团队协作相结合”“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训相配合”的机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艺术素养,使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机结合。尤其是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改革教学评价体制,主项(声乐、器乐)学生必须参加合唱团、民乐团的实践训练,其中卓越社团考核成绩占比30%,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评价(以演代考)成绩占比70%,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使这种艺术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艺术地感觉,又能帮助他们科学地思考。艺术以其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学生的感情,科学以其严密的逻辑和知识丰富他们的才智”,使其成为“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人文修养、更富有活力和魅力的人格、更富有进取精神”的人。[5]

3.艺术实践与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相结合

为了为大学生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学校提出了构建包括“青春三彩工程”在内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几年来,学院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把艺术实践与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紧密结合,连续举办了“青春三彩工程系列音乐会”、“五月的鲜花合唱音乐会”、“庆七一红歌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得到锻炼和熏陶;通过构建校园网络文化,使音乐学院自媒体、网站成为传播正能量的沟通渠道,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为广大师生送去了精神食粮。五年来,累计演出150多场,惠及学生达4万人才。

4.服务面向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相融合

(1)加强校际合作。积极融入到小学的教学、音乐课外活动、艺术活動当中,加强校际合作,服务小学音乐教育。通过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的相互结合,借助岗位体验、教育实习等环节,使学生参与到基地文化艺术节、第二课外活动、小学音乐教学、科学研究等项目当中去,通过岗位见习、毕业实习等环节,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2)参与文化建设。学院组织官大师生积极参与张家口市的文化建设,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连续五年来参与“山城好声音”文化品牌的建设,特别是举办了“山城好声音”走进张家口学院系列活动,提升了大学生的文化品位;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参加“乌达张”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挖掘辽代音乐、舞蹈文化,打造“仗鼓舞”辽代舞蹈品牌,传承张家口市非物质音乐文化,为2022年在张家口举办的冬奥会,传承张家口市文化,讲好张家口的故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融入冰雪活动。为了落实好习总书记提出的3亿人上冰雪的活动指示精神,学校党委提出了培养“五懂人才”的育人理念,形成了极具魅力的“冰雪特色”特色。音乐学院充分利用音乐学、舞蹈表演专业的特色,把实践教学与冰雪特色紧密结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了学生的奥运意识。

三、音乐学专业的特色

音乐学专业从2015年开始招生,根据国家师范生就业改革的政策和发展趋势,结合《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的贯彻实施,以及学校“服务基层,全面建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初步形成了“面向小学音乐教育、提升综合艺术素养”的专业办学特色。

(一)面向小学音乐教育。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以及音乐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音乐学专业不断夯实小学音乐教师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音乐素养,通过强化贯穿课内外、校内外等多种形式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活动,逐渐形成了面向小学音乐教学岗位的“3+1”人才培养模式,即“夯实一个基础、强化一种技能,融入一种素养,突出一个体系 ”。

(二)提升综合艺术素养。综合艺术素养对学生学习音乐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学院通过“卓越社团”建设、系列班级音乐会、专业技能大赛、毕业汇报音乐会等系列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全面提升综合艺术素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最核心部分,即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根本要求。

结语:“高师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这就要求他们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全面的音乐知识技能,是能唱、能奏、能跳、能写、能讲的全能型人才。”[6]音乐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所呈现的特色,是学校提出的“面向京津冀、辐射周边”,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区域知名大学的根本需要。

[参考文献]

[1]朱晓丹.中美俄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之比较分析[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2).

[2]林惠洲.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及教学指导方案实物全书:第1卷[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6 :7.

[3][美]帕森斯·布洛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

[4]李治华.走出模式的误区[J].中国音乐教育,2003(4) :8.

[5]王耀华,万丽君.师范性·发展性·开放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创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152.

[6]李晓贰.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3(6):32.

本论文为张家口学院2019年度教学改革指令性项目《音乐学专业特色及其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G2019014)的终极成果。

(作者单位:张家口学院音乐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猜你喜欢

实践特色体系
特色种植促增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