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开展猜想教学的实践
2020-10-20肖小露
肖小露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为了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开展猜想教学,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开展猜想教学的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猜想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充分认识当前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改变教学方式。猜想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将它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一、创设生长点,激发学生猜想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在開展课堂教学时运用更多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想教学的运用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之上,能有效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猜想教学的重要作用,将它充分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要想更好地运用猜想教学,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猜想意识,又需要明确合理的数学猜想不是凭空瞎猜,而是建立在直觉思维之上,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找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再进行合理猜想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时,教师需要创设生长点,包括提供衔接性材料、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等,帮助学生合理猜想。
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准备好学生已经熟悉的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等物品,然后将它们变形成其他多边形,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多边形与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求面积方式,推导其他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猜想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
二、充分运用提示语,引导学生猜想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示语的运用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从而有效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运用猜想教学法时,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提示语,以便点拨和启发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在运用提示语时,教师应该尽可能选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尽量不要选用生涩难懂的语言,否则难以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教学《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时,很多学生选择重叠方法进行比较,但是有时重叠法难以真正比较出两个长方形的大小。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示语引导学生猜想:“这两个长方形哪个面积比较大呢?如果重叠法不能比较出来,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呢?”通过提示语,学生会不断思考,最终找到答案。
三、培养发散思维,指导学生猜想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十分关键,因为猜想教学离不开发散思维。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猜想教学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猜想。因此,教师要将发散思维融入课堂教学,注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猜想方法,包括归纳猜想法、类比猜想法、操作猜想法、联想猜想法、逆反猜想法等。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猜想法,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猜想,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如在教学“教师手中有8个橘子,现在分给3个人, 每个人能分到多少个?还剩下多少个?如果有9个、10个、11个橘子呢?”这类应用题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归纳猜想法,通过列出算式的方式,指导学生观察算式的规律,并且进行归纳总结,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运用猜想教学法能够有效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长点、充分运用提示语、培养发散思维等方式,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猜想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学美,何晓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中华少年,2018(17).
[2]温秀欢.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讨[J].都市家教月刊,2017(3).
(作者单位:江西赣州安远县车头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