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宫剧的美学风格

2020-10-20裴忆玮

大观 2020年7期
关键词:美学服装

裴忆玮

摘 要:2018年出现的两部热门IP古装宫廷剧《如懿传》《延禧攻略》引发评论热潮。两部影视剧其实各自具有不同美学风格,文章从服装、美学设计理念两个方面对这两部具有代表性的影视剧进行分析,并对清宫剧的一般设计风格进行探讨。

关键词:宫廷剧;服装;美学;《如懿传》;《延禧攻略》

注:本文系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对比粤文化和内陆文化在宫廷影视剧的应用研究”(2018WQNCX296)研究成果。

近几年来,清宫剧一直被影视剧市场所钟爱,2018年出现的两部清宫剧《延禧攻略》和《如懿传》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清宫剧一般以引人入胜的剧情、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以及精致的服装造型夺人眼球。在自媒体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清宫剧的故事情节和服装造型也经常出现在各种网络平台中。影视剧拍摄,从创作理念到人物造型都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两部剧也分别以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获得了业内以及受众的认可,甚至代表着中国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画面之美

《延禧攻略》这部剧处处体现着对称的构图,细节清晰又不失恢弘的画面体现了中国美学的传统韵味。除了对称式的构图设计,影片运用了墨绿色视觉风格,引领了新的宫廷剧审美之风,这样不仅显得高级,还一下子与之前的宫廷剧作出了区别。冷色调的处理把后宫诸人的不同命运联系在一起,加强了神秘感。《延禧攻略》多用古典雅致的素色做搭配,再配以墨绿色的主色调,使得整个画面彰显出属于宫廷的古韵风格。除了画面的颜色之外,这部剧还注重画面的纵深感,把皇宫中悠长的街道和宫殿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些色彩和構图,使得整部剧的画面处处体现着一种浓浓的中国水墨画的画风,赢得了大家的欢迎和认可。除此之外,这部剧还采用了简约的建筑风格。康熙所建的西苑丰泽园,“园内殿宇制度惟朴,不尚华丽”,祖父辈造园艺术中提倡的简朴自然的造园法则体现出“勤恤为先,政在养民”的治国思想,这深深地影响着少年弘历[1]。

《如懿传》则是依据写意的手法来展现乾隆盛世,它的画面更接近电影镜头。这部剧舍弃了很多的特效镜头,比如木兰秋狝和坝上草原的戏都是实景拍摄的,视听效果会更佳。《如懿传》的灯光也是很特别的,它是戏剧化的光,是随着戏走的。《如懿传》美学指导韩忠一直在追求属于这部剧的独特的美学观,就是写意的乾隆盛世的一个美学体现。比如翊坤宫的设计,翊坤宫是主角如懿的栖居之所,里面的瓷器没有选择清代的,都是宋代的五大名窑。除此之外还放置了很多竹器,处处体现着古典雅致的氛围。最特别的是翊坤宫的孔雀:首先孔雀是白色的,象征主角如懿纯洁的性格以及对爱情的渴求;二是把孔雀做成了一对,象征如懿渴望的一夫一妻的生活;三是孔雀代表着凡鸟,逃脱不了世俗的枷锁。再比如如懿早期居住的延禧宫,是比较普通的一个宫殿,但是在韩忠老师这里,普通不代表平庸,是一种含蓄。同时延禧宫的美术设计抓住了“双生”这个主题,就是孪生,也是暗含了如懿和海兰的人物关系,色彩多用灰色和青色,还用到了过去非常珍贵的缂丝。除了主角如懿的宫殿外,孝贤纯皇后富察·琅嬅居住的长春宫的美学设计也比较特别,按汪俊导演说的,就是做到了写实和写意的结合。布景多用深蓝、深绿和深咖,加以金丝,并且到处都用凤的图案,也表示出琅嬅这个人物比较看重别人对她的看法这一性格。除了这些以外,封后大典、养心殿等场景都处处体现着《如懿传》的独特美学。

二、服装造型之美

(一)服装道具的精致

《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中所出现的服装都是由人手工缝制制作,可见制作的用心。据于正所说,为了如实还原妃子和宫女的衣服,还特意找来曾在故宫担任文物修复的绣娘来完成剧组的服装制作,力求尽善尽美,所以《延禧攻略》中的服饰很具有中国传统韵味,古朴雅致,低调有内涵。《如懿传》的服装设计则是由陈同勋和张叔平共同完成,张叔平主要负责周迅的妆造,陈同勋则承担了其他大部分的任务量。陈同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懿传》对清文化不仅是一个还原,更是一种创造。他最初的理念是把清朝近三百年的服装集中表现在《如懿传》中,并做出二次创造。比如在设计乾隆皇帝服装的时候,朝服绝对不能出错,但是在便服上加入了很多小巧思,完成对角色生活的一种塑造。又如如懿是喜欢紫色的,服装多紫色,但是原著中没有明确表现海兰喜爱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为了表达这对姐妹亲密的关系,就选用了蓝色,让两人在同一画面时服装色彩搭配更加和谐。《如懿传》中对吉服和朝服做了精确的还原,它们全部都是由人工缝制而成的,比如富察皇后的朝服上的珠子都是由两个工人串了两个星期才完成的。而且剧中用了很多的满绣,都是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

(二)妆发造型的别具一格

《延禧攻略》和《如懿传》虽然取材于同一时期的历史,不过在妆发造型设计上相差较多。首先在整体颜色的选择上,前者摒弃了清宫剧中常见的大旗头,选择了小旗头作为主要的发型,后者则依旧运用了大旗头作为主要发型。在汪俊导演之前的《苍穹之昴》这部作品中,就是大旗头造型。不过相关清朝服饰文化研究人员认为,大旗头是在慈禧时期多为出现,所以《延禧攻略》的发型设计相对来说更符合当时的历史。其次是眉形和唇妆的设计。《延禧攻略》虽然摒弃了影视剧中常见的“一字眉”,根据角色做出了适当的调整,不过还是更偏向于当下现代感的眉形设计。在《如懿传》里,如懿的眉形则采用了与传统“柳叶眉”相似的眉形,使得人物更加具有古典气质,清新脱俗。在唇妆的设计上,二者皆有创新。前者采用了“绛唇妆”,这种唇妆是从嘴唇的中间区域内部向外晕染开,在视觉上营造“樱桃嘴”的视觉效果,更具古韵。后者则是根据古人的生活习惯,不使用化妆刷而用手指在嘴唇上均匀点开,力求自然真实的效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如懿传》和《延禧攻略》两部剧中都运用的不少服装、饰品的制作工艺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两部剧都蕴含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懿传》中使用点翠工艺饰品的量是许多宫廷剧的3倍之多,周迅饰演的如懿后期所佩戴的旗头基本都是点翠饰品,其他妃子旗头也带有点翠饰品。这些点翠饰品在剧中随着灯光的流动,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美感。除了点翠之外,《如懿传》中服装还多用满绣,这种绣法也早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剧中高晞月、琅嬅、纯贵妃等,她们冬日的服装和外面的坎肩都是以满绣为主,足见剧组的用心。《延禧攻略》则是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剧中所用的绒花头饰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了剧中女子的温婉气质,是这部剧服装造型的点睛之笔。剧中各位妃子人手一把的扇子也蕴含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扇子都是由缂丝制作而成,而且剧中出现的宫女的织机都是货真价实的缂丝机。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皇后和高贵妃手中的缂丝扇子都是按照故宫博物院中的藏品还原的。2006 年,苏州的缂丝织造技术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了2009 年,缂丝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又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延禧攻略》还将昆曲等国粹加入到剧情里,古韵悠扬,提升了整部剧的艺术层次。昆曲于200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这两部电视剧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用,将其从历史的尘埃中重新带到世人眼前,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彩,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四、结语

2018年《如懿传》和《延禧攻略》的出现把宫廷剧的审美和美学设计推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两部剧都以严谨的态度对历史环境进行了还原与艺术创新,所以它们的成功也不无道理。两部剧的美学风格各具特色,影响着宫廷剧的制作与发展,值得相关工作人员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淑娴.从清宫建筑内檐装修看乾隆帝的艺术品位[J].故宫学刊,2016(2):251-270.

[2]刘晔原,郑璇玉.“宫斗剧”的文化视点反思[J].当代电影,2012(7):136-138.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猜你喜欢

美学服装
印花派对
相悖美学
少数民族的服装
道具服装
迁徙
纯白美学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麦西西摩登童装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