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的学习习惯养成方案分析

2020-10-20李雄

丝路视野 2020年5期
关键词:物理习惯教学

李雄

摘 要: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本,在丰富的具体场景中,进行物理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对于各种物理,进行理解分析,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于学生教学更趋向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因此养成一个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物理 教学 习惯

一、引言

从近年来的物理命题中也可以发现,已经逐步趋向于学物理能力的考察,尤其是物理背景下的题目,往往与基础知识、理论无关,而是侧重于学生的物理思维、创新能力以及通过已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要求

(一)了解学生需求,多样化开展教学

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进行了解,对于他们所感兴趣的部分要进行多次详细讲解,使得他们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比如说在讲解遗传和变异等部分时,要通过较为生动的例子给他们讲明物理过程的表现方式,同时这部分由于其逻辑性较强,可以让学生们在此过程当中体会到利用逻辑去分析问题的乐趣,这样才能够产生对物理的兴趣。在我国现阶段的物理课程,可能涉及面较广,但是深度不够,在很多课程并没有让学生真正理解和物理思想,教师的教学并没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如果我们能够多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本质,这样学生就会对物理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对于物理实验要加强演示与教学

在物理实验课的过程当中,要做好演示,演示实验应当是教师根据实际内容来进行灵活展示的,通过这样的实验模式和较为直观的现象,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物理的基本概念进行理解,同时提升其兴趣,强化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在对于学生思维进行启发的时候应当让物理老师的课程示范作用进一步的发挥,让学生对于实验的规范性有着较为明确的认识,对于实验的每个步骤都要有着自身的思考。实施高效的课堂管理,加强课堂管理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应该采取更好的管理手段来进行,通过师生的互动加强能够有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引导,在课堂管理过程当中,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管理,协调课堂环境的所有要素,产生一个动态的平衡,让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认识的物理实验应当是较为规范的,同时,也要对于实验的整个展示过程有着较为明确的认识。

(三)培养专职教师

建立专职教师的培养体系,让更多的老师能够以较为专业的学科素养与教学能力来参与到课堂建设当中,同时还必须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保障教师的教学任务能够较为科学地完成。在现今社会,信息发展是十分迅猛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进行更多的信息获取,会对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因此教师就需要有广泛的知识面才能够对其进行问题的解答。我们并不是要求教师每个方面都懂,但是应该注意知识面的广度,使得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都能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也不会让学生产生不想提问的感觉。

三、高中物理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让提问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提问的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创造一定的条件通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够形成的。一般来说,培养这种能力需要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在进行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要注意使学生和教师之间有一个有效的交流。第二,通过教师讲解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第三,教师要根据新课标不断调整教学模式,防止出现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制作很多图画或者借助其他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表现好的情况下,可以给予奖励。

(二)引导学生在反馈中抓住重点

实际上,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会更加重视和关注优秀的学生,所以,老师应该平等对待学生,不能区别对待,这样会给学生带来挫败感。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在课程结束之后,整理和总结学生进行的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做好课程的编排工作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工作,编排课程是保证教学有序运行的重要環节。安排课程并不是简单地排列组合,而是要把学校的人力、物力各种资源充分有效地组合利用起来。学校在各门课程的安排上,不仅要考虑到课程的特点,也要考虑到学生上课的状态。因此应当将其课程安排时间更加符合于实际的情况,安排在上午等学生精力充沛的时机。建立校内外资源共享机制信息时代,任何一个人、一个学校所了解、所拥有的信息都是有限的。资源只有共享,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资源的开发并不是一位教师、一所学校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的协同合作才能完成。打破资源结构单一的局面,需要建立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资源的共享机制,整合与完善各方资源。例如学校与学校之间可以在特色课程、场馆设施方面进行合作共享,为学生学好物理课程开展便利。

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遵循一定原则,要通过科学性的方式来对于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的,对于完成教学任务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案能够有效地对教学质量进行提升,使得学生能够在这个活动过程当中去获取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熊亮.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设计——以“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为例[J].物理通报,2020,(S1):82—84.

[2]武似梅.高中物理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教学案例分析——以高中物理天体知识为例[J].求知导刊,2019(45).

猜你喜欢

物理习惯教学
留言板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教育教学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