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10-20许嘉诚

丝路视野 2020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大学生

许嘉诚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探究以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出发,就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进行探索,并提出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人工智能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审视

谋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十四五”规划,构建精准大学生智慧思政平台, 以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群体,构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共同体,奋战教育现代化,势在必行。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对于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指明了方向,也为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学术价值

1.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智能生态提供理论依据

大学之道,在于明德。践行初心使命,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深层次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式方法、评价以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实行多层次多方位改革,积极变革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优化管理运行机制和服务流程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所要求的个性化教育、定制式服务、精细化管理以及人性化服务。精准施策,注重实践过程中的可操作性,持续激发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生机和活力,实现共赢,为学界进一步研究夯实基础。

2.为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提供决策依据

“十四五”期间我国教育现代化将取得突破性发展。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与人工智能相匹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数字管理服务平台、制度以及政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教学、学习、评价协同一体化,实现线上线下、数字化教育互动共享的开放式模式,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二)应用价值

1.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智能生态提供可操作性借鉴

人工智能以快速、稳定和精确方式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彰显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属性,实现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过程、教育成效、学习评价、资源供给、管理服务等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过程和模式自流程化和融合化,形成“数据—知识—评价—决策—引导”闭环链,在思维范式、组织方式、教育方法、教学内容、育人模式以及质量评价等带来史无前例的智能变革,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学习过程、质量评价过程智能化、科学化和动态化,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智能生态。

2.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保驾护航

今年5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意见》旨在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人工智能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模式, 彰显 “德才兼备” “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理念,提供触手可及的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增强科学性和生命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是当前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完善健全的体制机制。究其原因,高校重视不足,导致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激励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存在的缺失。二是当前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导致知行脱节现象。三是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投入资金不足,亟待用改革和创新解决迫在眉睫的瓶颈问题。

四、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要加强顶层设计

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化功能,研究制定我国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线、方法、模式、监督及评估机制。政府要对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准施策,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进行积极的政策引导。制定发挥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政策举措。

二是构建规范有序的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法制化、动态化有序运行,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创新。

三是健全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体系。为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长期稳定政策支持,制定相应的投入资金管理办法、综合绩效评估制度等,加大投入比例,改善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政策激励措施。

(二)创新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

一是以人工智能打造新型育人共同體。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制机制,按照开放共赢的原则重组新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架构,焕发人工智能的生命力,形成贴近大学生需求、独具特色、资源共享的新型育人共同体。

二是重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做出精准定位。坚决破除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勃勃生机。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激发人工智能的创新潜能,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机制。

(三)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匹配和跨界融合

一是构建人工智能专家和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精品团队,成立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委员会,集思广益,携手社会各界共同制定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策略;设立社团组织;开展系列专题讲座;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公益栏目;组织宣传行动。

二是打造多元化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平台,实现数据互联共享和智能驱动,基于可视化分析,打造思想政治教育“金课”,开设慕课专题,让网络精品课程进驻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平台等,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资源平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纵深发展,构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和管理服务模式,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内容、教育理念、授课方法、话语方式、社会环境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

三是打造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创新型育高地。广纳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资源,加强与科研院所、知名大学等合作与交流,有效整合技术优势,携手搭建研发平台,筑巢引凤,提升高层次研究水平,挖掘开发研究潜力,与世界先进水平交流互鉴。

四、前景展望

树立大局意识,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道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加快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多措并举挖掘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利用人工智能打造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门户、最具公信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推介平台、最具品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社区,政府要精准施策,构建规范有序的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强化保障体系,创新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怀杰.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0(04):81—85.

[2]杨仁财.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05):54—59.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大学生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数读人工智能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