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象化结构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0-10-20杨俊玲张晓菊樊刚强

商情 2020年38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

杨俊玲 张晓菊 樊刚强

【摘要】形象化结构教学方法,强调的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学习,通过知识体系和逻辑关系构架形成形象化的结构,传授知识在体系中的逻辑关系,分析相关知识的联系和作用,培养学生梳理、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从而实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创造力,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本文以高数课程为例,通过对形象化结构教学在高校中必要性的分析,探讨形象化结构教学的应用和效果。

【关键词】形象化结构教学法;教学法应用;教学效果

形象化结构教学法,是一种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从目的上看,意在通过将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形象化,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潜能,并快速、牢固、系统、全面地掌握一门学科知识。从方法上看,它融合了理论知识、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和技巧、数学审美等内容,培养学生严谨、抽象的逻辑分析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发现的学习应用能力。就高校教育而言,尤其是理工类的课程,为破解教学方法的形式落后,缺乏创新和创意,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等问题,形象化结构教学法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一、高校课堂教学中运用形象化结构教学法的意义

基于形象化结构教学方法的特质,其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必要性,尤其是在理工学科,理工类的教学难度比之文科类,对形象化结构教学方法的需求更大。

(一)是课程形象化的基本诉求。形象化结构教学法的实质是将抽象的知识碎片通过构建直观的知识结构图、类比关系图等框架,让学生在学习内容的同时,可以梳理、归纳所学知识,并通过知识逻辑关系探索、延伸、拓展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专业兴趣外,培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其形象化的诉求,与课程改革具有统一性,教学过程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培养目标出发,通过设计知识的结构性转换,使教学内容由静态、封闭的框架体系,向动态、开放的结构化转变,由注重知识“量”的积累向知识“质”的转变,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二)是教学理念革新的内在要求。基于理工类课程抽象、逻辑性强、对数理化基础知识要求高等特点,形象化结构教学方法采用形象化的对比表格或者结构流程图,使学生清晰地理解所学分支的知识结构体系,了解其各部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与地位,化解其抽象性。在学习过程中,厘清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形成整体全面的知识体系,是一种实用高效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三)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在高校中相当普及。但在信息化教具的应用背后,始终需要教师素质能力的提高。尤其是针对理工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师如果可以利用思维导图、逻辑树等信息化的软件和工作,配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理工科学习较快较好的收获专业知识。

二、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因为里面都举的是数字教学的例子。

形象化结构教学法最基本的应用原则,就是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的教学材料、图形、案例等内容中,充分地理解和把握抽象的知识的概念和内涵。以理工类的高数课为例,应以形象化的途径来表达抽象理论知识,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过程中的理解障碍,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一)动态展示,让抽象概念具象化。信息化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普遍运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动态化、形象化,在课程以生动的形式展现,引导学生在动态展示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探索本质。例如,解析几何中一直是教学难点的空间图形,可以通过计算机动画图形的应用,帮助教师以动画的形式绘制柱面、旋转曲面、抛物面等几何图形,从而使其解析图形的教学变得更直观、形象,激发学生较强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借助材料,进行知识迁移融通。注重对具有代表性的数学理论的形象化,从学生已具备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积累出发,选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形象化材料,发挥材料迁移性,让学生在不同的理论知识中融会贯通,自觉使用。将科研成果,尤其是包含结构概念的科研成果适当引入到材料中,以加强现有的教学内容。

(三)优化语言,用数学语言讲解问题。教师的教学语言,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像高等数学这类课程,本身晦涩难懂,教师更应该选择生动形,表述准确的语言。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生活化的表达,或者有趣的比喻等方式,转化抽象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三、形象化结构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经过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形象化结构教学方法在高校高数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如下:

学生效果分析:学习方法上,对知识点间的梳理、评价、反思,学到了建立邏辑关系图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学习效果;内容上,有利于对知识点归纳、总结,提高了解题技巧和学习效率;兴趣上,提高了对高数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对于教师来说,备课时,运用形象结构教学法,要求教师提前根据每节课的需要处理教材内容,建立知识结构图,尤其是重点、难点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深度挖掘知识点的结构关系,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四、结束语

形象化结构教学法具有课程改革的实践意义,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也不断的被教育经验所验证。在高校高数课堂中,根据课程知识的结构关系或不同知识间的异同点,利用形象的结构图或者对比表进行梳理和讲授,使学生对抽象复杂的知识有清晰的、形象的、结构化的认识,同时利用图解、教书语言、形象材料为辅助,这样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迅速、牢固地掌握知识体系,也可以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晓菊,杨俊玲.“形象化结构教学法”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应用效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53):179-180.

[2]杨俊玲.从课程改革谈“形象化结构教学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8(03):122-123.

[3]孙建超.高校理工类课程的形象化教学法[J].科技文汇,2016(09):49-50.

注:本文系以学习为本的“形象化结构教学法”研究,课题编号:NGJGH2018201。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基于工程项目为载体的案例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