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2020-10-20唐蜜
唐蜜
[提要]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生存与发展需要依托于区域经济的支持,而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也需要高职院校供给人才。正因如此,我国每年都会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贡献度进行量化,相应的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水平也已经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基于此,本文针对“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出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水平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SJGZY201910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6月16日
高职院校作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始终承担着振兴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在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开展高水平的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研究,不仅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更能够持续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这对完善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实践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推进现代化工业发展步伐。近年来,面对社会经济的深化转型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尤其是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正需求大量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予以支撑,从而将科技成果顺利的转化成为实用新型技术,并将其应用在社会生产建设的第一线。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依托于高职院校的实际发展,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发展能够加快推动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步伐,所以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二)有利于完善区域人力资源结构。地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的不断研发都加剧了对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大量需求。而一旦地方区域出现人力资源的匮乏问题,那么势必会对该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为此高职院校就必须要承担起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使命,解决人力资源的供求矛盾。因此,区域人力资源结构的完善有待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切实做好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三)有利于改善区域经济投资环境。面对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与升级,地方区域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外商企业与高新技术型企业纷纷将投资目标转换成为良好的人才环境。为此,一些地区政府为了加大对外资的引进,不惜出重金为地区引进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或者是直接出资为外企培养员工。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外商企业以及高新技术型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转变,体现了政府在战略思路规划上的转变。为此,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主要输出地,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恰恰能够输送更多的人才资源,从而为地方区域的投资环境起到改善作用。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重要意义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社会服务本身就是其最为重要的职能之一,积极的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对接则是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自身的办学、教学、服务等诸多方面加以创新,从而为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尤其是早在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已经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等,涉及民众关心的一系列教育议题,并绘制出未来我国教育改革路线图。其中,就涉及职业院校必须要加快自身的转型升级,扩大对外的交流与合作,做好自身的内涵建设,为社会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人力支撑,并努力的适应区域需求,突出行业优势,这恰恰是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提出了崭新的高要求。所以,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想成为具备高水平的一流现代化职业院校,就必须要全面完成社会服务能力的各项要求,做好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三、“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体策略
(一)结合产业建设专业,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相互对接。近年来面对我国“一路一带”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也正面临着历史性的转变与机遇,在人才培养质量、结构以及数量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职院校如何借着这个发展机遇乘势而起,打造出自身的品牌特色,笔者认为应该分析高职院校与地方区域建设的发展趋势,明确地方区域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市场需求、规格,对所设置的专业进行准确的定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要充分发挥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应有的作用,并且充分借助行业、企业的优势,对专业建设成效进行检验,以此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实力。
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在充分了解自身办学实力的基础上,对市场需求展开详细的调研,进而打造一批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兴专业。为此,可以结合企业对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要求,按照订单式教育设置不同的培养层次,使高职院校的专业服务更加得细化。而对于高职院校前些年较为强势,但是近些年已经出现招生难、需求差的陈旧性专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以及专家论证,对这些专业展开改造与升级,以此增强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
(二)对人才培养模式加以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助力。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产业对人才标准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此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为更好地保证人才培养本身的适应性,应该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还可以在高职院校内开设企业的冠名班级,选派企业的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到班级实训教学中,走订单式培养路线,以保证毕业生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同时,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还应该按照现代教育理念以及职业能力需求,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对校内实训基地加以改造升级,实现校内实训基地的职场化。并在办学模式上探索校中厂、厂中校的一体化模式,努力营造二元结合的育人环境,加快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结合,以便于利用技能比赛、社团活动以及正常的课堂授课,将企业文化更好地渗透给学生。而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势必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采取强制手段,力推双证书制度。所谓的双证,一个是指学生的毕业证,另一个是指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推行双证制度是为了笃实学生的职业基础,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营造一个更为积极向上的学风。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强力推行双证制度,更好地满足岗位需求。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更好地对接行业、企业需求,还要打造高效权威的教学评价机制,以此创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对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四、结语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社会服务能力是其最为重要的一个职能,为此积极地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互对接也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尤其是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更要深化自身的改革创新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原则,对自身的专业特色与科研优势进行充分发挥,从而为振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春阳.河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为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2]闫艳.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策略探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7).
[3]刘月.“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J].辽宁高职学报,2018(6).
[4]郑春雨,马希才.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样态及提升策略——以大连为例[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1).
[5]黎梅,郭广军,肖红,奉小红.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策略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3).
[6]杨理连.“双高计划”建设下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研究[J].职業技术教育,2020(4).
[7]胡丽娜,孟莉,金明盛.“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20(3).
[8]秦雯,曾文权.“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探究——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