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时代党员培训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2020-10-20杨俊孙佳琪唐秋玉
●杨俊 孙佳琪 唐秋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办好党校、加强党性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坚持党校姓党,就加强党性教育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总书记要求,党校要有一套检查的办法,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也要拿出考核检验的办法,努力使党校党性教育不仅能够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而且能够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我们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学首要任务,并提出了设置“党性教育单元”、明确学时占比、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等具体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作出基本规范,强调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相结合,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南方电网公司党组聚焦“国家队地位”定位,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对依托各级党校提升党员教育工作质效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精神和南方电网公司党组的要求,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广西电网责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结合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新时代企业定位、战略构想和发展路径,提出公司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总思路,特别指出“提升高质量发展‘三大能力’(合作发展能力、适应变革能力、深度融合能力),把握高质量发展‘四个关键’(坚定政治方向,确保公司工作与中央要求、南网部署、广西关切保持高度一致;着力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着力打造以战略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体系;着力打造电为核心、协同高效、开放共享的产业体系)”,对党员干部能力提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党员干部强化理论武装、树立政治意识、提高能力素养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公司统筹考虑分层分类对系统内党员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普通党员和预备党员(含发展对象)及入党积极分子等五类人员为对象,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构建完善核心课程体系为着力点,科学系统设计新时代党员培训体系,努力改善企业党员队伍能力欠缺、“本领恐慌”现状,更好发挥党员在企业中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党员培训体系建设背景(见图1)。
图1 党员培训体系建设背景
一、党员培训体系建设总体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总体情况
2019 年,公司党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公司改革发展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党组和公司党委决策部署,坚持“党校姓党”“立德树人”,以“一个基础、两个新高地”(即打好改革转型的基础、打造公司党性教育新高地和公司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为思路,以“三个从严”(即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为抓手,不断提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能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一方面,在党员培训体系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从管控、资源、运营方面,做好制度体系建设,完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打造“党员先锋+”专项培养品牌工程。结合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按照3 年培养规划设置课程,分别对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等五类人员设计培训主题,打造党员专项培养品牌。二者相互结合,边研究、边实践,力求在党员培训中开启体系性建设实施的新格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控层面的问题
一是工作边界不清晰。公司业务部门、党校、各分子公司在党员培训工作中分工和任务不明确,既有重叠也有盲区,缺乏统一的筹划部署,没有形成有效联动模式。例如,公司层面近年来组织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通常将党委书记这一类归到干部培训序列当中;公司党校未组织开展分层分类的党员专项培训;各分子公司的党务培训班零敲碎打,入党积极分子归至地方党校进行培训。二是配套机制不完善。党员教育培训缺乏“纵向分级、横向协同”的工作机制,公司层面的统筹培训资源、各单位具体实施培训的工作机制,运行不够顺畅。三是培训体系不健全。各级单位在抓党员培训中,缺乏系统思维,培训课程、培训对象笼统,没能很好地实施分类培训。
2.资源层面的问题
党员培训资源建设基础还比较薄弱,培训的师资、课程、规范、标准、试题库等资源还不完备,临时性的师资外聘、课程拼凑、试题借用以及规范和标准不明确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信息化系统亟待建设,党员的网络学习依靠外部推送,只能“给什么吃什么”,没有经过筛选和“本土化”,学习内容不成体系,缺乏针对性,不便于党员消化吸收。
3.运营层面的问题
缺乏党员教育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和效果评估等四个环节的闭环管控。对党员培训工作思考不深入,缺乏培训需求分析,没能把组织需求和个人需求很好的结合;培训计划往往根据形势需要确定主要培训内容及方向,不够科学系统;培训组织实施内容陈旧,渠道单一,缺乏创新;培训评估未开展或是简单开展,多拘泥于问卷调查和笔试考试的形式,关注课堂反应忽略行为转化,也没能对后续培训形成有效反馈。
二、深化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和思路
(一)工作目标
以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普通党员和预备党员(含发展对象)及入党积极分子等五类人员为研究对象,以岗位任务和岗位胜任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健全和创新公司新时代党员培训体系为目标,系统梳理和设计党员培训工作,为后续培训的组织和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思路
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统一”原则,根据新时代党建工作特点和要求,着眼于解决党员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满足新形势需求和党员队伍发展需要的培养模式,提升党员岗位胜任能力,充分发挥各类党员的价值。首先,理顺管控层面,建立权责清晰的“大培训格局”。站在公司党校业务支撑角色的定位,出具相关建议。其次,重点推进资源建设。一是立足于党员群体全覆盖、党建业务全流程,以设计的完整性、先进性、可操作性为基本考量,分类建立不同党员群体任务能力模型;二是对党员专业能力提升需求进行细化分析,确定党员专业能力提升的专业领域和能力要项,加强理论素养和党务实操培训,构建党员培训课程体系;三是根据党员培训课程体系,匹配相应的师资体系。再次,重点完善运营层面。针对培训项目,形成完整的需求分析、内容设计、组织实施、培训评估运营模式,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按照“构建任务能力模型-搭建课程体系-设计运营模式”的思路,分阶段、分步骤地推动党员能力建设工作层层落地(见图2)。
三、深化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管控层面—建立“大培训”工作机制
建议进一步健全由人资部牵头,党校和各基层党组织各司其职的“大培训”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党员培训联动机制。分管领导、党建部、党校和基层党组织定期沟通情况,协调培训计划,做到统筹规划、上下联动、综合管理。二是建立党员培训分级制。构建“党校+基层党组织”的培训模式,明晰各自培训工作重点,构建立体化培训组织网络,分级负责,分层实施,根据不同知识层次的培训任务确定相应层次的党组织负责完成,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党员培训中的核心作用,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层级式党员培训模式。三是建立党员培训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将党员教育培训作为年度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逐级分解细化目标,制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责任书,构建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格局。四是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各级党委留存的党费要加大用于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比重,特别是加强对党员集中轮训工作的经费支持。党组织工作经费也要安排适当比例用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二)资源层面—构建模型,搭建体系
公司以《条例》内容为指导,在充分研读新时代党员标准和要求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对标标杆企业的经验做法,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开展调研,分别构建五类党员群体的任务能力模型,形成了五类党员群体课程体系。
1.依据任务,构建模型
图2 工作思路
党员的培养是党员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而任务能力模型是开展党员培养的依据和基础。公司通过对各组织及岗位的研究,结合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从党员关键行为事件中提炼出做好党务工作必须要具备的关键能力素质。从优化党员知识结构的角度出发,确定从理论素养、专业素养、管理素养、人文素养四个方面构建党员任务能力模型,进一步健全党员能力素质结构(见图3)。
图3 党员任务能力模型
(1)细分能力项
深入分析理论素养、专业素养、管理素养、人文素养四项能力要素的内涵,将每一项能力要素进一步细分。理论素养是各类党员理论水平的综合体现,主要从政治理论、党章党史、党规党纪三个二级指标进行系统梳理。专业素养是各类党员做好党务工作应该具备的专业化能力,主要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七个方面构建二级指标。管理素养和人文素养从优化党员知识结构、增强党员文化底蕴的角度出发结合各类群体特点构建二级指标。
(2)梳理典型任务
以不同党员岗位职责为依据,梳理每一项二级指标下的工作任务,再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解读,充分借鉴公司党建工作要点,在此基础上提炼确定工作域,再进一步细化为若干项工作任务,同时结合岗位相关资料研究予以补充和完善,确定典型任务。
(3)确定能力要点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分析胜任该项工作任务应该具备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这些知识点和能力点既是提升党员能力素质的培养要点,也为后续课程内容开发提供了依据。根据上述步骤,最终构建出党员任务能力模型。
2.知行合一,搭建体系
传统课程体系以知识为导向,追求学科知识的完整性而导致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脱节,公司提出“知行合一”理念,以任务能力模型为依据从理论素养、专业素养、管理素养、人文素养四个方面针对性制定各级党员的课程内容,系统构建党员课程体系。其中,理论素养类课程是为了帮助党员增强党建理论基础,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设置。专业素养类课程从提高党员在工作中的实操能力出发,将其工作全方位全流程相关的七个方面进行分类设置,具体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七大模块进行课程主题梳理。管理素养类课程是为了提高党员在党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管控能力,提升开展工作、组织活动、团队建设等管理能力而设置。人文素养类课程以提升党员内在品质为目的,从历史、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内容梳理,着力培养党建理论素质扎实、专业能力过硬、文化底蕴深厚的复合型党员。
党员的课程体系构建坚持学习内容和工作内容强关联原则,从课程类别、课程模块、课程主题、课程目标四个维度进行设计(见图4)。
(1)划分课程类别
课程类别与任务能力模型中的“能力项”相对应,项目组按照不同的能力要求将党员的学习课程划分为不同类别,归纳起来有四类:理论素养类课程、专业素养类课程、管理素养类课程、人文素养类课程。这四类课程分别从党的基本理论、专业化能力、管理知识与技能、科学人文知识等方面梳理相应的课程内容。
图4 党员课程体系搭建步骤
(2)明确课程模块
课程模块来源于任务能力模型中的“典型任务”,将梳理的典型工作任务直接转化为学习模块,确保课程设置来源于工作实际,应用于工作实际。同时,为贯彻落实《条例》中“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首要政治任务”相关要求,公司着重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模块突显出来,并根据上述文件要求设置了党性教育这一重要课程模块,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
(3)确定课程主题
课程主题是对每项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课程对象的学习需求进行设计,按照“独立穷尽”的原则,通过细分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各个课程模块下的课程主题。例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典型任务从历史方位、鲜明主题、奋斗目标、发展理念、发展布局、发展动力、发展保障、安全保障、外部环境、政治保证、治国理政的世界观方法论、治国理政的价值观12 个维度进行细分,形成《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鲜明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12 个课程主题。
(4)明确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以动宾短语的形式呈现,结合五类群体不同的能力要求和学习需求,明确每类群体每门课程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即不同岗位能力的目标状态,并通过培训帮助党员从现实状态达到目标状态,高效完成所有课程目标。
以上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将党员需要学习的课程进行系统提炼,形成兼顾通用和专业的课程体系。
公司在已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开展与之匹配的培训资源建设,不仅要“枝干粗壮”,还要“枝繁叶茂”,重点开展“五库”(即师资库、课程库、教材库、案例库、题库)培训资源开发,依据现有课程,明确各“库”开发的目标、内容、标准、数量,做到常备常新,用时即有。还应注重开发质量,持续更新迭代,以精品的培训资源确保精品的党员培训体系。此外还应开发党建培训平台,以平台思维构建党建网络生态,通过优化网络学习平台,开发网络学习资源,创新培训资源传播路径和形式,实现党员随时随地随需学习,并能加以应用和解决问题。
(三)运营层面—闭环设计,规范流程
党员任务能力模型为党员培训明确了标准,搭建的课程体系为党员培训明确了方向和计划,具体到每个培训项目的落实和实施,仍需抓好每一个细节(见图5)。
1.抓好三方“结合”,明晰培训需求
课程体系已经为培训实施明确了基本方向,在具体的实施前,仍需细化培训内容。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结合,一是要结合时政热点,不断拓宽视野,丰富党员时政知识,紧跟时代节奏,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意志和主张,更新知识结构;二是要结合公司实际,落实公司党委的决策和指示,掌握当前阶段公司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更好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三是要结合个人需要,内容设置“符合口味”,激发学习动力,增进培训效果。
图5 党员培训运营模式
2.细化党员分类,匹配培训方式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针对各党员群体不同特点,打破大班教学、无差异培养的现状,采用分类集中培养的形式组织培训。培训形式主要以理论宣贯、交流互动、讲解示范等为主,同时为满足不同党员个体个性化需求,针对每名党员的不同情况,可采用线上线下自学的形式进行学习。学习内容可以是兴趣热点、个人难点、情景剧式微课等内容,也可采用手机端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满足每名党员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线上线下自学受众面大,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交互性强,是对集中授课是很好的补充和完善。
3.创新组织形式,增进培训效果
在传统党员培训项目中,将游戏式、对抗式、活动式组织形式贯穿始终,调动党员的主动性,发挥创造力;适当安排红色路线研学和标杆企业参观见学,让广大党员“走出去、引进来”,切实把工作能力提上去;为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部分业务能力较强的党员,可以担负研究项目,项目研究可将党员所学内容融会贯通,活学活用,党员能力素质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为公司积攒丰富的研究成果。
4.巩固培训成果,注重培训评估
转变以往培训评估测一测、考一考的单一模式,依据柯氏四级评估模式,将培训评估延伸至二级评估层,党员在培训结束后,列出个人行动计划,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一季度或半年后,检验行动计划落实情况,采取多种形式评估党员行为转变程度。通过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同时督促党员落实培训内容,指导实际工作。
此外,构建党员学习“生态体”。在公司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习者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和自我维持能力为目的,构建新型的学习交互模式。一是变“固定式”培训为“菜单式”培训。培训前,广泛征求不同层次党员干部的培训需求,并认真归纳梳理吸收,制定培训计划,增强培训针对性;党员根据自身需求自行选择参训班次,激发学习主动性。二是变个体学习为“生态圈”学习。利用集中培训时机和网络平台,为党员提供一个自我表达的空间,一个讨论和对话的空间,形成学习生态圈,打造学习共同体,党员通过生态圈获得更多的资源连接、人际连接,从而实现更有效的自主学习。三是变定点培训为流动培训。利用热点变化、战略部署、典型宣传等时机,积极组织内外部专家,组建宣讲团,采取教育培训到站所、到班组的方式,进行流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