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革命遗址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文化解读

2020-10-20刘丽华

关键词:辽宁遗址革命

何 军,刘丽华

(沈阳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110034)

一、问题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 年,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党史遗址保护,组织开展党史遗址考查,调查党史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重要作用,他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为此,2018 年7 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 年)的意见》,以加强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3]。在此背景下,各地区对本地区的红色文化进行提炼,形成了一系列的红色文化财富,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沂蒙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革命遗址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艰苦斗争的见证,是社会公众了解红色历史的重要场所和途径。革命遗址不仅是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还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独特的文化遗存[4]。

通过对中国知网以“革命遗址”和“红色文化”为检索词的检索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发现(如图1 所示),首先,从文献数量发展趋势看,二者的趋势基本一致,呈上升趋势,这反映了国内关于红色文化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其次,与红色文化研究中的热潮相比,以革命遗址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在红色文化的研究中所占比重小;最后,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集中于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及其政治功能的实现,其他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从整体看,当前对于革命遗址领域的研究需要加强和扩展。

对辽宁革命遗址研究的文献则更为稀少。从2008 年到2019 年,关于革命遗址研究的文献为316 篇,而从2008 年至2019 年以辽宁革命遗址为一般性研究对象的文献却仅为3 篇,此外还有一些是对于特定遗址的研究,如关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不但数量较少,且基本不是从红色文化角度进行研究。

根据我国2011 年关于革命遗址的普查数据,辽宁共有各类型革命遗址782 处,时间范围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一直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些革命遗址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辽宁人民进行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深入挖掘辽宁革命遗址资源的文化内涵有利于丰富红色文化的内涵,展现辽宁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奋斗历程,增强辽宁人民的文化自信。

从目前看,对于辽宁革命遗址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文献基本都集中在对个别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方面,不仅数量相对较少,且在创新性、合理性方面还待进一步商榷(见图1)。辽宁的革命遗址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过程中形成的。其除了具有红色文化资源的一般特征外,还与辽宁地区特殊的历史和社会经济环境相关联,具有反映辽宁地域和历史发展特点的文化内涵。而关于辽宁革命遗址的整体性分析,特别在文化和历史方面的分析则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这种情况不利于准确认识辽宁在我国革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利于对辽宁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充分利用。

图1 2008—2019 年以“红色文化”和“革命遗址”为直接研究对象的文献发表年度趋势

二、辽宁革命遗址资源概况

根据2011 年辽宁对于省内革命遗址的普查,目前辽宁共有革命遗址782 处,分布于省内13 个市。其中沈阳、大连、抚顺、本溪境内的革命遗址中共有435 处,占总数的56%。辽宁省内的革命遗址共包括5 个类型,分别是重要机构旧址、历史事件和革命活动纪念地、重要人物故(旧)居、革命烈士墓、革命纪念设施[5]。具体分布及类型信息见表1。

表1 辽宁革命遗址总体情况 单位:处

在这些遗址中,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 处,占辽宁革命遗址总数的0.77%;辽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 处,占辽宁革命遗址总数的3%(见表2);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7 处,占辽宁革命遗址总数的11%。此外,还有10 处革命遗址被列入其他各类保护名录中。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类型保护名录的革命遗址仅占总数的16%。革命遗址保护的覆盖面偏小,不利于革命遗址的整体保护。

表2 辽宁革命遗址中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目前,辽宁革命遗址列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革命遗址共有6 处,而目前全国被列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革命遗址或纪念馆共有281 处,辽宁仅占全国的2%。总体看,辽宁革命遗址被列入高级别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数量偏少,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革命遗址的利用。

在革命遗址保护工作方面,除了被列入各级保护目录的遗址以外,还有很多普通革命遗址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特别在我国城市化及经济发展进程中,很多遗址,特别是普通地下工作者工作和生活的遗址,由于基本都处于民居中,都被拆除或正面临被拆除。虽然这些普通革命遗址不需要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但应该为其建立完整的档案,这样才能够相对完整地反映我党在革命时期的活动。

在开发利用方面,辽宁革命遗址存在重实物展示,轻内涵挖掘;重史实传递,轻价值提升的情况,整体效果不及预期。

三、辽宁革命遗址资源的基本特征

辽宁地区的革命遗址数量较多,分布广泛,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辽宁人民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历程,反映了辽宁地区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具有鲜明的特征(见表3)。

(一)从时间维度看,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遗址所占比重最大

从总体上看,本研究所涉及的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即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开始革命活动到九一八事变爆发,这一阶段包括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及南北统一后的民国时期,时间跨度从1923 年到1931 年;抗日战争时期,时间跨度从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45 年日本投降;解放战争时期,时间跨度为1945 年日本投降到1949 年建国。总时间跨度为26 年。其中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及九一八事变前的民国时期的革命遗址数量为50 个,约占总数的6.39%;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遗址为178 个,约占总数的22.77%;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遗址为554个,约占总数的70.84%。可见,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遗址数量要远远多于前两者。但从具体的区域看,沈阳九一八事变前的革命遗址数量仅仅比解放战争时期少13 处,而抚顺和本溪抗战时期的遗址的数量也接近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遗址,其中抚顺在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革命遗址数量还要多于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遗址的数量。

表3 辽宁革命遗址涉及的时间和区域分布表 单位:处

(二)从空间维度看,革命遗址的分布相对不平衡

1.从不同区域分布看,沈阳、大连、抚顺、本溪的革命遗址分布较多。沈阳、大连、本溪、抚顺共有革命遗址435 处,占辽宁省革命遗址总数的55.6%。丹东和辽阳革命遗址分布的数量也相对较多。

2.从不同时期的革命遗址分布看,九一八事变前的革命遗址和抗战时期的革命遗址分布集中度高。九一八事变前的革命遗址主要分布在沈阳,其次是大连,二者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2%和24%。两个城市合计达到86%;抗战时期的革命遗址则主要分布于抚顺、本溪,二者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9%和23%,两个城市合计为62%。丹东、大连和沈阳三个城市合计共有革命遗址46 处,所占的比重为26%。这五个城市抗战时期革命遗址所占的比重达到88%。

3.从不同类型的革命遗址分布看,机构旧址和名人故(旧)居分布相对集中,纪念设施分布相对均衡。机构旧址中,沈阳有31 处,约占该类遗址总数25%。大连共有40 处,约占总数的32%,二者约占该类遗址总数的57%;名人故(旧)居类,沈阳和大连各有3 处,两者数量约占总数的46%;历史事件和革命活动纪念地遗址以抚顺和本溪分布最广,二者共有138处,约占该类遗址总数的46%。其次是沈阳和大连,二者共有78 处,约占该类遗址总数26%;各种纪念设施类遗址则分布相对较为均衡。

(三)从革命遗址内部结构维度看,名人故(旧)居类遗址和重要机构旧址类遗址偏少

辽宁革命遗址可以分为五个类型,分别为重要机构旧址、历史事件及革命活动纪念地、重要人物故(旧)居、革命烈士墓及革命纪念设施。其中,重要机构旧址共有125 处,约占总数的16%;重要人物故(旧)居共有13 处,约占总数的2%;历史事件及革命活动纪念地遗址301 处,约占总数的38%;具有纪念性质的革命烈士墓和革命纪念设施343 处,约占总数的44%。从总体看,名人故(旧)居类遗址和重要机构旧址类遗址偏少。

(四)从历史影响维度看,与辽宁革命遗址相联系多为普通党员群众和一般性历史事件

在辽宁782 处革命遗址中,与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及活动相联系革命遗址较少,如辽宁重要人物故(旧)居的革命遗址,仅有13 处,而且与之有关的有全国性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仅有刘少奇和徐海东两位同志。其他人虽然也有一定影响,但从影响范围和历史地位看则影响有限;在重要机构旧址和重要历史事件纪念地的革命遗址方面,与之相联系的比较有影响力历史事件主要是满洲省委的设立及辽沈战役。与许多省份相比,其无论在数量还是在影响力方面都不是很突出。

总之,辽宁革命遗址在历史影响维度方面,与有全国性影响的事件和人物相联系的革命遗址相对较少。当然,辽宁革命遗址是对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辽宁特殊的社会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反映,本身具有特定的文化价值,历史影响方面相对较弱并不影响辽宁革命遗址的文化价值。

四、辽宁革命遗址资源的文化解读

辽宁革命遗址资源是我国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辽宁特殊的社会文化和地理环境中产生的,其既具有红色文化的普遍性价值,也具有自身的文化价值。

(一)蕴含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的革命精神

1921 年7 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1923年初,唐山的党组织派人到京奉铁路辽宁段发展党的组织。1923 年下半年,沟帮子铁路党小组建立,并开办夜校宣传革命思想。1924 年上半年,在沟帮子铁路党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沟帮子铁路支部。这是辽宁境内第一个地方党组织[6]。此后,辽宁各地纷纷建立党支部组织,并领导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进行斗争。辽宁在北方属于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地区之一。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逐渐将斗争转向争取民族独立。九一八事变当晚,当时在沈阳工作的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毅敏起草了《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公开申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1931 年12 月,中共奉天特委成立,领导辽宁的抗日斗争。斗争是艰苦而残酷的,奉天特委屡遭破坏,但又顽强重建。仅从1931 年到1935年,奉天特委先后在四个地点辗转办公[7]。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力量也开始同日本侵略者展开艰苦斗争[8],仅在抚顺和本溪便留下了110 处战斗遗址或遗迹。

辽宁在解放战争中留下的革命遗址有554处,仅革命烈士墓和革命纪念设施超过330处。其代表的是辽宁人民对解放事业的巨大付出[9]。

这些遗址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和辽宁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10]。

(二)从微观还原历史,映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价值

辽宁的革命遗址中,与有全国性影响的事件和人物相联系的革命遗址数量相对较少。如前所述,辽宁重要人物故(旧)居的革命遗址,仅有13 处,而且与之有关的有全国性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仅有刘少奇和徐海东两位同志,其他人虽然也有一定影响,但从影响范围和历史地位看则影响有限;在重要机构旧址和重要历史事件纪念地的革命遗址方面,与之相联系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主要是满洲省委的设立及辽沈战役。

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辽宁的革命遗址大部分都是普通党员和普通群众革命活动的记忆,但其更客观地展现了普通党员和群众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体现了唯物史观中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展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也拉近了社会大众同红色文化的距离。

(三)体现了辽宁人民的民族抗争精神

由于日本从19 世纪末就开始对东北地区进行渗透,其中辽宁地区是最主要的渗透地区。因此,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于辽宁地区的控制力最强[11]。此外,从地理角度看,辽宁同国内大部分地区距离较远,很难得到国内支援。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反侵略斗争的艰难程度是超乎想象的。东北特别是辽宁地区的抗战环境在全国范围看是最艰苦和残酷的,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斗争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12]。

辽宁的革命遗址中,抗战时期的遗址有178 处,其中日本统治力量最强的沈阳和大连分布有13 处和14 处;而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抚顺、本溪、丹东三者合计129 处,且几乎全部为武装斗争遗址。说明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辽宁人民也没有放弃民族解放斗争,充分体现了辽宁人民的民族抗争精神。

(四)展现了辽宁人民的逐渐觉醒及觉醒后所迸发出的革命热情与献身精神

由于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和历史上主要是少数民族的居住地,辽宁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联系相对较少,在文化方面相对独立。此外,由于东北地区人口稀少,可耕种土地面积大且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因此社会矛盾没有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矛盾尖锐。在这种特殊的地理、历史和社会环境中,人民对于革命思想的接受相对缓慢。从革命遗址可以看出这样一点。辽宁的782 处革命遗址中,奉系军阀时期及九一八事变前民国时期的革命遗址仅有50 处,而这一时期涵盖的时间则有八年多,可见在辽宁地区开展革命斗争的困难程度。当然,这是辽宁人们对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社会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反映,是正常的。

经过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逐渐被辽宁人民所认可和接受,辽宁人民逐渐觉醒。觉醒后的辽宁人民立刻迸发出前所未有的革命热情与献身精神[13]。在辽宁的782 处革命遗址中,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留下的就有554 处,占总数的71%。辽宁人民的努力支持对于东北地区的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辽宁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在554 处革命遗址中,仅革命烈士墓和革命纪念设施就超过330 处。

五、结语

对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的前提就是要建立对革命遗址基本特征的全面认识,形成对革命遗址的文化内涵、文化类型的科学识别。在此基础上,对革命遗址价值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进行评估,区分不同地区革命遗址的独特性,只有这样才能为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14]。

辽宁地区的革命遗址,反映了辽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的历程。深入研究辽宁革命遗址资源,对于完善辽宁革命遗址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激活辽宁革命遗址资源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弘扬和传播辽宁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辽宁革命遗产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辽宁革命遗址有鲜明的基本特征和文化内涵,这是研究辽宁革命遗址的地方文化价值和普遍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二)研究辽宁革命遗址的基本特征和文化内涵,要与辽宁地区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和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相联系,这是探讨辽宁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路径的关键和依据;(三)未来对辽宁地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的研究,既要借鉴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成功经验,也要根据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蕴含的普遍价值。

猜你喜欢

辽宁遗址革命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辽宁之光
辽上京遗址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