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高海拔地区杉木公益林生长的影响
2020-10-20王大州张植志
王大州, 张植志, 朱 昕
1.城步苗族自治县县林业局, 湖南 城步 422500;2.湖南省林业局, 湖南 长沙 410004)
生态公益林是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城步苗族自治县现有公益林面积11.31万hm2,杉木公益林面积约占30%,在城步县林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的加强,对公益林和高海拔造林的研究也不断增多,有针对公益林的空间结构和生态价值方面研究[1-5];有针对在高海拔地区杉木造林方面的研究[6-7],为培育杉木资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笔者选择海拔1700m左右地区对杉木公益林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不同坡向、坡位、坡度等地形因子对杉木林生长的影响,为高海拔地区培育杉木公益林提供了技术支撑。
1 研究区概况
城步苗族自治县位于湘桂边陲,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山地逆温效应明显。全年日照时数在1134.6~1601.5h,年平均气温为16.1℃,年平均降水量1218.5mm,年平均降雪日数9.8d,相对湿度年平均在75%~83%,年平均有霜日数为17.1d。研究地位于城步县南山牧场,海拔1650~1750m,土壤为山地黄棕壤,年平均气温11℃,年平均无霜日约310d,年平均降水量1500mm;多雾,相对湿度年平均90%。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
样地设置为40m×25m的长方形标准地,面积1000m2(与等高线平行边长为40m,垂直于等高线边长为25m),分别设置在不同坡向(东南坡、西南坡、东北坡、西北坡)、不同坡位(下坡、中坡、上坡)、不同坡度(<25°、25°~45°、>45°),平均树龄均为30年的人工杉木公益林林地。
2.2 样地调查
对样地进行每木检尺[8-9],检尺位置为树干距上坡根颈1.3m高度处,检尺起测胸径为5cm,用测高仪测量树高,用钢卷围尺测量胸径。对各个坡向、坡位、坡度分别调查3个样点,计算不同坡向、坡位、坡度杉木公益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蓄积量。
2.3 数据处理
根据所测量的树高和胸径,通过二元立木材积表查出每个径阶的单株材积,再乘以径阶株数得出径阶蓄积,所有径阶蓄积之和即为样地蓄积量,样地蓄积量除以样地公顷面积即为公顷蓄积。参数计算公式:
样地蓄积=∑各径阶检尺株数×径阶单株材积。
3 结果与分析
3.1 坡向对高海拔地区杉木公益林生长的影响
通过对东南坡、西南坡、东北坡、西北坡等不同坡向的杉木公益林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不同坡向对杉木公益林生长的影响[10-12],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坡向对杉木公益林生长的影响Tab.1 Effects of slope direction on growth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ublic welfare forest坡向样地号平均胸径/cm平均树高/m平均蓄积量/(m3·hm-2)114.910.6151.04东南坡214.710.3146.26 314.29.9137.84平均值14.610.3145.05414.310.2144.57西南坡514.09.6138.93613.59.3134.81 平均值13.99.7139.44714.29.8142.65 东北坡813.79.5131.55 913.49.0128.30 平均值13.89.4134.171013.79.2128.34西北坡1113.29.0124.131212.88.7116.72 平均值13.29.0123.06
从表1看出,高海拔地区人工杉木公益林在东南坡生长最好,平均胸径14.6cm,平均树高10.3m,平均蓄积量达145.05m3·hm-2,西北坡生长较差,平均胸径13.2cm,平均树高9.0m,平均蓄积量为123.06m3·hm-2,西南坡与东北坡杉木生长情况及平均蓄积量居两者之间。坡向影响杉木生长的直接因素是光照,从而影响杉木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杉木林的胸径和树高,因东南坡向的光照最充分,所以杉木生长最好;西北坡向光照较弱,杉木生长较差。从总体上来看各个坡向的杉木生长情况及平均蓄积量相差不大,说明在其他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坡向对杉木公益林生长影响较小。
3.2 坡位对高海拔地区杉木公益林生长的影响
通过对下坡、中坡、上坡等不同坡位杉木公益林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坡位对杉木公益林生长的影响[10-12],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坡位对杉木公益林生长的影响Tab.2 Effect of slope position on growth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ublic welfare forest坡位样地号平均胸径/cm平均树高/m平均蓄积量/(m3·hm-2)115.611.1163.53下坡215.210.9155.84 314.810.5150.50 平均值15.210.8156.62414.210.0138.79中坡513.99.7128.86613.39.2127.50 平均值13.89.6131.72712.78.6103.81上坡812.38.3100.32911.77.896.77 平均值12.28.2100.30
由表2可知,杉木公益林在下坡生长最好,平均胸径15.2cm,平均树高10.8m,平均蓄积量达156.62m3·hm-2;其次是中坡,平均胸径13.8cm,平均树高9.6m,平均蓄积量为131.72m3·hm-2;上坡最差,平均胸径12.2cm,平均树高8.2m,平均蓄积量仅为100.30m3·hm-2。说明在高海拔地区,土壤肥力、湿度、温差、风力都是影响杉木生长的重要因素,因下坡温差小、湿度大、风力弱、土壤深厚肥沃,对杉木林生长最好;而上坡因温差大、湿度低、风力强、土壤瘠薄肥力差,杉木生长最差;中坡的气候土壤条件介于两者之间,杉木生长中等。各个坡位的杉木生长情况及平均蓄积量相差大,说明坡位对杉木公益林生长有的影响最大。
3.3 坡度对高海拔地区杉木公益林生长的影响
通过对坡度分别为<25°、25°~45、>45°的杉木公益林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坡度对杉木公益林生长的影响[11-13],调查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坡度在<25°时,杉木公益林生长最好,平均胸径14.8cm,平均树高10.5m,平均蓄积量达149.54m3·hm-2;坡度在25°~45°时,杉木生长次之,平均胸径14.2cm,平均树高10.0m,平均蓄积量为132.97m3·hm-2;坡度在>45°以上时,杉木生长最差,平均胸径13.0cm,平均树高9.0m,平均蓄积量为109.20m3·hm-2。说明土壤的保肥保水性能也是影响杉木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坡度越大,土壤保肥保水性能越差,对杉木生长影响较大。
表3 坡度对杉木公益林生长的影响Tab.3 Effects of slope gradient on the growth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ublic welfare forest坡度样地号平均胸径/cm平均树高/m平均蓄积量/(m3·hm-2)115.211.0157.67 25°214.910.6148.72314.310.0142.23平均值14.810.5149.54414.710.4136.65 25°~45°514.310.1135.38613.79.6126.88平均值14.210.0132.97713.59.6113.6345° 813.19.1109.33912.58.4104.64 平均值13.09.0109.20
4 结论与讨论
(1)在高海拔地区中坡位是影响杉木公益林生长最重要的地形因子,其次是坡度,坡向影响较小。该结论与陈淑容[14]“关于不同立地因子对楠木生长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地形主要是通过对林地的土壤肥力、养分、水分和光照的影响进而影响林木的生长。坡位影响着与林木生长密切相关的林地土壤肥力、养分、水分的分布[15],土壤养分和水分随着坡位的增高而减少,对杉木公益林生长影响显著。坡度影响着林地土壤的保肥保水性能,坡度越大,土壤养分、水分和有机物质容易流失,对杉木生长影响较为显著。坡向是通过光照影响林木的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由于雾多、阴雨天多,各个坡向光照时长相差不大,所以在营林措施、其他环境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坡向对杉木公益林生长影响不显著。
(2)从坡位影响因子分析,杉木公益林在下坡位生长最好,中坡位次之,上坡位最差。该结论与杨意洪[16]、周全发[17]等研究结果相符合。在下坡由于土壤深厚肥沃、水分充足,且温差小、湿度大、风力弱,最适宜杉木生长;而上坡因土壤瘠薄肥力差、水分缺乏,且温差大、湿度低、风力强,不适宜杉木生长;中坡的气候土壤条件介于两者之间,杉木生长中等。在高海拨地区培育杉木公益林应以选择下坡(或山冲、谷地)最佳,其次是中坡,不宜选择上坡。坡位对杉木公益林生长影响最大。
(3)从坡度影响因子分析,杉木公益林在坡度<25°生长最好,>45°坡地生长最差,25°~45°坡地生长中等。因为小于 25°坡的土壤保肥保水性能最好,有利于杉木生长;>45°坡的土壤保肥保水性能差,土壤瘠薄、干燥、肥力差,对杉木生长影响较大;25°~45°坡的土壤保肥保水性能居两者间,对杉木生长影响不大。在高海拨地区培育杉木公益林应以选择<25°的平缓坡最佳,25°~45°的坡地次之,不宜选择>45°的陡坡。坡度对杉木公益林生长影响较大。
(4)从坡向影响因子分析,杉木公益林在东南坡生长最好,西北坡生长较差,其它坡向杉木生长情况居两者之间。因东南坡光照相对较长,有助于光合作用和林木生长;西北坡光照较短,光合作用与林木生长均受影响。在高海拔地区(南山牧场),由于多雾、多阴雨、海拔高等特殊气候、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坡向对杉木公益林生长影响不显著。在造林实践中建议优先选择光照时间较长的东南坡,其次是南坡和东坡。坡向对杉木公益林生长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