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文庙大成殿白蚁灾情分析及防治对策

2020-10-20林冬春朱静琪

湖北植保 2020年5期
关键词:楠木白蚁古建筑

林冬春 夏 诚 朱静琪 冯 爱

(苏州市白蚁防治管理处 江苏苏州 215005)

白蚁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在地球上至少已有1.5 亿年的生存史[1]。我国是白蚁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约40%的国土有白蚁分布,蚁种约有4科44属476种[2],江苏省的白蚁现有3 科6 属26 种[3]。白蚁主要危害房屋建筑、水库堤坝、农林作物、交通设施等[4],而以木构件为主的古建筑由于年代久远,更易遭受白蚁危害。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真实载体,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多方面价值[5]。全国范围内白蚁对古建筑的危害时有报道,如宁波保国寺古建筑群、玉海楼、滕王阁、徐霞客故居等都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白蚁危害[6-9]。

苏州作为一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至今仍保留着众多的古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苏州文庙大成殿更是其中的重要代表,由50根楠木柱支撑,是江南明代建筑的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每年参访人数接近26万人次[10]。期间虽经数次修缮,但未系统实施相应的白蚁防治措施,其以木构建为主体的建筑材料及周边优越的生态环境,为白蚁孳生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又因地处江南温暖潮湿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更易遭受白蚁的侵害。本文从大成殿白蚁灾情入手,分析其侵害途径和为害特点,提出了白蚁防治方法,旨在为大成殿白蚁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本地其它相应古建筑群的蚁害防治和长期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1 对象与方法

采用目视法、敲击法、听音法、探测仪法、访谈等调查方法,对大成殿内各木构件进行详细的白蚁危害实地调查。为便于记录,将大成殿东西两侧柱子由南向北依次编号为A-G;南北两侧柱子由西向东依次编号为①-⑧(图1)。

危害等级划分参照《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将现场调查情况的白蚁危害等级划分3级:Ⅰ级—白蚁轻微危害或存在白蚁危害潜在风险;Ⅱ级—白蚁中度危害;Ⅲ级—白蚁严重危害,影响到承重结构[11]。

图1 大成殿平面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蚁害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表1),大成殿内东、北区域绝大多数下层木构件被白蚁不同程度危害,总计达46处,约占整个下层木构件的35%。从危害等级看,危害Ⅲ级的有14 处(占30.4%),危害Ⅱ级的有18 处(占39.2%),危害Ⅰ级的有14 处(占30.4%);同时,起结构直接支撑作用的斗栱被白蚁危害12处(占总危害数的26.1%)。可见,白蚁对大殿的危害较为严重,已对结构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图2)。

2.2 蚁种鉴定

将大殿内出飞的白蚁有翅成虫带回实验室在显微镜观察,判定此处为害的主要白蚁种类为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的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表1 大成殿白蚁危害调查结果

2.3 侵害途径

通过剖柱调查,发现有楠木柱被白蚁蛀空,部分楠木柱与墙体接触部分处有蚁路。由此推断大成殿白蚁危害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蔓延侵入”(俗称“爬”),即通过不同部位楠木柱以“爬”的方式向上方的额枋、随梁枋、月梁等扩散危害(图3)。

图2 苏州文庙大成殿不同部位的白蚁危害实景

图3 白蚁侵害与扩散途径

2.4 危害特点

2.4.1 成虫数量大

大成殿内白蚁成虫分飞数量巨大,极其罕见,殿内木构件、窗户及地坪爬满白蚁成虫,预计数量过万。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压力逐年提升,为了有效保障铁路运输质量,提升铁路运输效率,做好行车调度工作十分重要。合理的行车调度需要做好列车调整和发送量的控制,促进铁路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以行车安全为第一要素,提升运输效率为宗旨,深化资源配置和调度管理工作。望本文研究内容得到相关企业及铁路调度部门的重视,做好行车调度信息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和分配铁路运输计划工作,更好推动铁路运输可持续发展。

2.4.2 危害位置高

大成殿作为古建中等级最高的庑殿类型单体古建筑,本身建高约20 m,而白蚁危害的高度超过10 m,可见蚁害程度较重,这应该是其作为重檐庑殿顶的缘故。

2.4.3 破坏性严重

大殿东、北区域下层木构件大多数已被白蚁危害;其中,多数月梁、随梁枋、斗栱及额枋被蛀空,已严重影响到大殿的结构安全。8E轴点的紫楠木柱也罕见地被白蚁“透心穿”。

3 讨论

3.1 外在因素是造成白蚁为害主要原因

3.1.1 地理位置

苏州市古城区内水系发达,纵横交错,气候温暖潮湿,为白蚁种群的生存与扩增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大成殿区域属苏州市区管辖范围,属白蚁危害的严重区域(主要蚁种为散白蚁属)。因此,更易遭受白蚁危害。

3.1.2 环境因素

大成殿周边的绿化环境较好,亭台楼阁错落有序,池塘、假山、小溪、花木拱卫其间,为白蚁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并在大成殿周边的古树上已发现有明显的白蚁危害迹象。

3.1.3 结构特点

大成殿属砖木结构建筑,大量的木构件为白蚁生存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加之大殿建高较高、面积较大,导致殿内光线不足,上部湿度较大,为白蚁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及丰富的水源。

3.1.4 人为因素

由于大成殿工作人员对白蚁的认识了解不够充分,只在发现有大量白蚁成虫出飞后,才意识到蚁害的存在,而此时白蚁实际上对该处已危害多年,对古建筑已造成实质性危害。

3.2 在抢救性维修中实施有效防治对策

3.2.1 及时清理场地

在大成殿施工前及施工中,及时清除场地内遗留的废旧木质材料及建筑垃圾等,断绝场地上遗留白蚁的食料,减少白蚁孳生繁衍的可能性。

3.2.2 设置化学屏障

铲除大成殿原有水泥地坪及内墙墙壁抹灰层,对地基和墙壁多次反复喷洒白蚁防治药剂,形成一道完整的化学屏障,阻止白蚁向建筑物内侵入为害。

3.2.3 楠木柱(廊柱)处理

打开楠木柱两侧的墙体自下而上约1.0 m,对楠木柱四周多次喷洒白蚁防治药剂,使其被充分吸收,一方面阻止白蚁对楠木柱产生新的危害,另一方面阻止白蚁通过楠木柱向上扩散为害。

3.2.4 木构件处理

根据白蚁发生的特点,安装前对新的及维修好的木构件(包括额枋、随梁枋、月梁、高连机等)成型后以及未拆除的木构件与木构件交界处喷洒白蚁防治药剂,使其被充分吸收,阻止白蚁对木构件产生新的危害。

3.2.5 建立地下监控系统

为了对大成殿周围的白蚁群体进行监控,减少其种群的扩增,从而减少对大成殿的侵害,在大成殿周边的古树下安装地下监测控制系统,实时监控大成殿及周边白蚁的种群动态。

4 结语

古建筑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的真实载体,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5],其一旦被白蚁危害侵蚀,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应把古建筑白蚁防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出台有针对性的古建筑白蚁监控规章及防治规范,并奉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将定期检查与实时监测相结合,做到早发现、早治理,将蚁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小程度地减少因白蚁危害造成的损失;同时,在古建筑维修过程中,应采取规范的白蚁防治措施,做到全面预防、治理彻底、不留死角,最大程度地保护中华古建筑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楠木白蚁古建筑
周发祥:“我老了,让我儿子来守护楠木林”
茶盘洲的楠木王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
楠木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金丝楠木不神奇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中国古建筑
77岁“蚁人”家中养10万多只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残忍的白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