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化瘀解毒方联合IFN-α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和最大聚集率、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

2020-10-20孙国芳任东峰

陕西中医 2020年10期
关键词:症候骨髓血小板

孙国芳,任东峰

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榆林 719000)

骨髓增殖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类血液恶性疾病,主要特点在于骨髓有核细胞增多,且增殖的细胞可分化成熟,往往并无发育异常;外周血器官浸润,一系或多系细胞增多,往往存在肝脾肿大等表现[1-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在近年来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该病是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常见类型之一,以血栓形成、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存在向急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转化等风险[3-4]。目前,西医方面的临床治疗尚无统一确切高效的方案,主要应用控制血小板和抑制骨髓的药物,但长时间用药存在病情易反复、不良反应多发等不足[5]。本研究通过选取本院64例ET患者,分析活血化瘀解毒方联合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对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和最大聚集率、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64例E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29~76岁,平均(54.07±10.12)岁。研究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1~78岁,平均(56.97±9.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纳入标准:年龄≥18岁,符合ET诊断标准[6];既往无血栓病史;PLT低于1500×109/L;知情同意,配合临床治疗。排除标准: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伴有心、脑、肺、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不全;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对研究药物过敏,或伴有过敏体质;伴有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性疾病,治疗依从性较差;中途退出研究。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给予IFN-α治疗,皮下注射300万IU,隔日注射1次,期间根据患者PLT变化对用量进行适当调整。

2.2 研究组:采取IFN-α与活血化瘀解毒方进行联合治疗,其中IFN-α的用法和用量与对照组相同,活血化瘀解毒方组成:白花蛇舌草、生地、水牛角、板蓝根各30 g,丹参、丹皮、赤芍、麦冬、桃仁各15 g,川芎10 g。用温水煎煮至200 ml,口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患者均以28 d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均进行疗效评价。

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LT变化和最大聚集率及中医症候积分等差异。其中,PLT的检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XN-9000型),最大聚集率的检测采用比浊法。

4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分为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5%~100%;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94%;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69%;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减轻,甚至加重,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以下[7]。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结 果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较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2.50%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LT及其最大聚集率比较 见表2。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PLT均显著减少,其最大聚集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PLT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最大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LT及其最大聚集率比较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见表3。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减少,且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讨 论

作为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之一,ET的主要特点在于骨髓巨核细胞异常增生使得外周血中PLT增生,多见于中老年人群[8-9],近年来越来越受临床重视。目前,国内外有关ET的具体发病原因仍未完全明确,患者多伴有肝脾大、血栓形成、出血等表现,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造成极大的影响[10]。重者可伴有动静脉血栓栓塞、主要脏器出血等表现,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极为不利。与急性白血病不同的是,ET发病隐匿,病情缓慢进展,目前西医方面尚无特效用药方案,这为中医学对该病的治疗提供辨证施治的空间。

已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如赤芍等具有直接或间接杀灭异常克隆细胞的作用[11]。如白花蛇舌草和板蓝根等清热解毒中药可发挥抗肿瘤活性的功效,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12-13]。ET出血风险与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既往研究表明,肾上腺素和二磷酸腺苷等诱导剂可促使部分ET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使得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发生出血的风险性提高[14]。ET患者发生血小板聚集功能障碍,使得异常巨核细胞克隆所生成的血小板往往出血功能异常,其发生原因主要是因血小板膜表面受体数量减少、功能缺陷而引起,如血小板膜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Ⅱb/Ⅲa、糖蛋白Ⅰb受体数量和活性较正常水平均显著下降。作为临床常用的广谱免疫调节剂之一,IFN-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诱导细胞外基质降解、阻滞细胞外基质合成、阻滞肝星状细胞活化和增殖、抗病毒等[15],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认为,IFN可诱导克隆性细胞转化为多克隆性细胞,甚至可促进细胞遗传学缓解,这可能是IFN-α具有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原因所在[16]。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较对照组的62.50%显著增加。结果表明,IFN-α常规治疗与活血化瘀解毒方结合可有效改善ET患者的临床疗效,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次,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PLT均显著减少,其最大聚集率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PLT显著减少;两组患者治疗后最大聚集率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在IFN-α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活血化瘀解毒方可有效减少ET患者PLT,其相比IFN-α单一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本研究未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的显著差异,其原因可能因IFN-α奏效时间短,且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亦有可能在于活血化瘀解毒方在改善ET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上的作用并不显著,今后仍需进一步研究。

ET的病理特点在于毒瘀互结,邪毒入脉,使得骨髓受侵,造成髓内化生异常,阻滞血行、瘀血内结,而气血运行失畅后,可出现口唇青紫、面色晦暗等表现,长久如此可导致毒瘀化热,造成患者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17]。活血化瘀方中的川芎归心、肝、胆经,具有祛风止痛、活血行气之效;丹参归心、肝经,具有凉血消痈的功效[18];各药方综合联用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因此对ET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发现,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减少,且研究组治疗后积分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结果表明,IFN-α联合活血化瘀解毒方治疗可有效减轻ET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良好。分析其原因,可能因活血化瘀解毒方通过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相互作用,增强治疗效果,因此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提示,活血化瘀解毒方与IFN-α联合治疗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既可有效控制ET患者病情进展,亦能减少长时间应用干扰细胞代谢等西药引起恶性肿瘤、急性白血病等风险性。

综上所述,在IFN-α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活血化瘀解毒方可有效改善ET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减少PLT,改善中医症候。

猜你喜欢

症候骨髓血小板
更正说明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