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2020-10-2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300170李平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300170)李平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的患者68例,按住院号编号后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4例。患者均符合2014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1],并经CT或MRI证实梗死灶;经洼田饮水试验筛查后确诊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脑卒中护理干预,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如下:①头颈部训练:协助患者取半坐位或坐位,指导患者做抬头、低头、旋转头部、耸肩、沉肩等动作以增加头颈部运动。指导患者进行口唇训练,如缩拢口唇发出“wu”音,紧闭口唇发出“eng”音,旁拉口唇发出“yi”音,并进行鼓腮、嘴角上翘等动作。指导患者进行舌部向前及向两侧做主动运动,如患者无法主动伸舌或伸舌不完全,可使用纱布包裹患者舌部用手牵拉进行被动运动。还可按摩患者面颊部,嘱其用力张口后再放松,或将软垫置于患者的上下牙之间后再取出,以训练患者的咬肌功能。还可使用冰棉棒刺激患者舌根部及面颊部,以刺激口咽部肌肉收缩,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②进食训练: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根据患者的吞咽评估情况选择固体、半固体或糊状食物,将食物放入患者健侧口腔舌后部,嘱患者感知食物后再咀嚼并吞咽。喂食过程应由少到多,由慢到快,进食过程中尽量不打扰患者,以避免误吸的发生。
附表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情况的比较
1.3 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进行评价,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吞咽障碍评估: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并饮下30ml温开水,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呛咳情况及饮水时间。Ⅰ级为在5s内一次性喝完且无呛咳;Ⅱ级为在5~10s内分2次及以上喝完且无呛咳;Ⅲ级为在5~10s内一次性喝完,但有呛咳;Ⅳ级为在5~10s内分2次喝完,但有呛咳;Ⅴ级为因呛咳十分严重而无法完成实验[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全部数据用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及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价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38.42±4.87)g/L、血红蛋白水平(146.34±12.27)g/L显著高于对照组(32.14±4.13)g/L、(131.57±12.3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吞咽作为一种反射活动,需在一定的刺激下才可发生。脑卒中患者因中枢神经受损而出现吞咽障碍,导致食物无法正常进入胃内。而脑卒中患者受疾病的影响,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可造成负氮平衡,影响患者疾病恢复。严重者还可引起呛咳和误吸,诱发肺部感染,威胁患者生命。本文将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中,对患者进行头颈部、口唇、舌部、咽部及下颌康复训练,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进食训练,有效帮助了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