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攻克历史记忆难关的策略
2020-10-20秦娟
秦 娟
江苏南通市东方中学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切知识的获得是记忆。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对于历史学习而言,记忆是发展历史思维的基础活动,也是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的前提。对于初中生来说,记忆是取得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因为中考中再认再现型试题占比较大,所以记忆对于初中历史学习来说至关重要。怎样才能攻克历史记忆的难关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整理了如下策略。
一、亲身体验,在做中学——改变知识属性,激活多种记忆
历史事物也常见于我们的生活中。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历史事物,我们要善于去触摸、体验、思考,并由此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在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这一课中,提到了魏国马钧制成的提水工具——翻车。当我们到南通如东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内参加实践活动时,可以试着踩翻车、转动黄河水车等。这样,在体验中我们不仅区别了翻车与水车,还亲身感受到了使翻车转动时要花很大的力气,认识了翻车能把低处的水运到高处的作用。通过实践活动,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并有利于长时记忆。
二、缩句找字,串联想象——攻克大段内容,增强形象记忆
历史课程中,历史事件的内容、影响、意义、评价等知识,内容多,有的还是一大段一大段的,单纯记忆起来有些困难。学习中我们可以借鉴语文学科中缩句的方法,把长句缩成短句,然后挑出每个知识内容里的关键词或字,将它们串联起来,再发挥想象力,采用形象记忆法记忆。比如关于《马关条约》内容的知识:
《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我们在记忆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将条约内容先缩句成:割三岛,赔2亿,开放四个商埠,允许开厂。然后,我们在这四点里面各找一个关键字:“割”“赔”“商”“厂”,再根据它们的谐音“哥”“陪”“上”“场”,想象成:哥哥陪弟弟一起上场表演节目。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把《马关条约》的内容记住了。
另外还有一种记忆《马关条约》内容的方法,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先把该条约中新的内容(以前清政府跟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所没有的)“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一条放在最前面,再把“赔2亿”和“割三岛”交换位置,最后再用一二三四这样的连续数字,化难为简概述为:一开厂,二亿赔,三岛割,四市开。
三、数轴地图,精准定位——攻克时空混乱,培养核心素养
图示具有文字所不能表达的直观性,对增强形象记忆大有裨益。为了避免在学习历史时出现时空混乱的问题,我们可以用数学上画数轴的方法标记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历史知识内容涉及地理位置时,结合历史地图来学习。如学习“古巴导弹危机”的有关知识时,要结合地图直观地观看古巴和美国的地理位置,进而理解苏联把导弹基地建在古巴后美国的态度。
对于既涉及时间先后又涉及空间位置的史实,比如朝代的更替,我们可以用画示意图的方法直观地表达史实的时空。比如记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政权并存和更替知识时,我们可以制作如下示意图。
图一中上标①②表示金灭辽和北宋的顺序;图二中上标①②③表示蒙古人灭掉这三个政权的顺序。
四、妙打比方,巧用对比——攻克专业术语,进行逻辑记忆
有些历史专业术语和概念艰涩难懂,我们可以联系生活经验,用语文学科打比方和作对比的方法,化难为简,使专业术语和概念变得通俗易懂。例如,在学习中国历史时,有几次提到共产党犯了“左”倾错误。什么是“‘左’倾”?我们可以用打比方的方法理解这个概念:“左”倾错误就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比如:你知道自己的学习很差,在填中考志愿时却填报了全市最好的高中,那么你就高估了自己,犯了“左”倾错误。那什么是“‘右’倾”呢?“右”倾就好比成绩很好但是却填报了职业高中,这是低估了自己的实力,犯了“右”倾错误。
五、突出细节,抓住特征——加强形象记忆,克服“张冠李戴”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记忆力是一生中最好的阶段。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学习历史时,对一些历史人物肖像和历史地图要仔细观察,抓住它们的特征进行辨别。如对《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要“知道”这些人物,首先要认识这些人物。教材上有陈独秀、蔡元培、鲁迅、胡适四个人的肖像及对他们的简单介绍,学习时我们可以观察他们的长相、穿着、出生时间,说说他们每个人的特征。蔡元培戴眼镜,穿西装打领带,颧骨很高,在几个人中年龄最大,也是这几个人中工资最高的(他担任北大校长时,月薪600大洋);陈独秀椭圆形的脸,不戴眼镜,穿西装打领带,发际线有点高;鲁迅厚发浓眉,八字胡,穿西装打领带;胡适穿的是中式的服装,戴副圆眼镜,年纪最小。这样我们抓住他们每个人的特征,对比记忆,会印象深刻。
六、善用闲时,泛在学习——加深学习程度,攻克遗忘难关
记忆的“敌人”是遗忘。造成遗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记忆得不到强化而衰退,所以我们要通过复习等手段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对中学生来说,要学习的课程较多,课业负担较重,不太可能抽出大段时间来复习历史。所以,善于利用零散时间特别重要。比如,早晨上学前抽十分钟读历史,晚上睡觉前躺床上把白天学的内容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对于“卡壳”的地方,再抽时间去复习。另外,我们还要学会“泛在学习”(即无处不在的学习)。我们可以随身携带自己整理的知识卡片(或口袋书),空闲时随时拿出来看。利用碎片时间,可以多次去复习,使知识进入长时记忆,经久不忘。
七、设置悬念,制造惊讶——促进理解记忆,改变死记硬背
我们要善于营造有利于激起对所学知识“惊讶”的氛围,甚至设置一些悬念,激起探究的愿望。比如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我们不妨思考:郑和从小的梦想可能就是能到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天方)去祭拜,他有没有实现这个愿望?(结合《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可得出答案:他到了麦加)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完成他个人的愿望,而是政府行为。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呢?(教材上的表述为: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据史料记载,后来成祖知道惠帝在国内削发为僧后,仍然继续下西洋的活动,这说明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由此可以加深对“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一主要目的的理解。)再设悬念:“明初倭寇就多次侵犯我国沿海地区,明朝有财力去造那么大的船且多次下西洋,为何不集中这些钱去对付倭寇?下西洋暴露了我国的财力,会不会更加激起倭寇对我国的入侵?”再如学习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时,我们在仔细观察《步辇图》后提出疑问:“皇帝处理政事一般在哪里?为何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却很随意地坐在步辇上?这说明什么?”用这些问题启发思维,激起探究历史的好奇心,能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历史问题。
八、纲举目张,构建体系——改变凌乱无序,便于记忆检索
在初中历史学习中,有学生经常感到头脑中的历史知识非常凌乱,答题时在头脑中检索所学的知识时,短时间内找不到有用的信息。怎么改变这种历史知识在头脑中凌乱无序的状态呢?我们可以把小知识点放入大框架下,并记住大的时代特征,连珠成线,连线成面,连面成体。在复习时,把顺序倒过来,先从大处着眼,再复习细小知识点。比如学习欧盟的有关知识时,先看它所在的子目“欧洲的联合”,再看这一课的标题“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最后看这一课所在的单元标题“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这样我们就知道了欧盟成立在二战后。再结合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我们就很容易地记住了欧盟成立的意义了。(二战后美苏冷战,世界形成两极格局。欧盟的成立,挑战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
九、整理归类,寻找规律——善用专题学习,改变分散局面
找到规律能简化记忆,而且规律是经过大脑加工理解了的知识,会使记忆经久不忘。
在学习历史时,我们要学会巧用图表,将同一类的史实整理为一个专题,如英法美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专题。我们可以按革命的原因、过程、领导人、通过的法律、影响等要素制作一张表格,并按以上要素整理完成表格。我们在整理后会发现,三个国家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在资产阶级革命中通过的法律都体现了自由、民主、人权等进步思想,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有“使本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等影响。
我们还可以按国别串成线整理专题。比如学完九年级《世界历史》上下两册后,我们可以把英国、美国、日本、俄国(苏联)等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大事整理出来,串成一条线,清晰地看出其历史的发展变迁。这样做,还可以改变教材中把同一类事件或者同一国历史分散在多处呈现的局面。
十、打破思维定势,拓展视野——抵制成见影响,减少前摄抑制
成见会影响正确的记忆。在历史学习中为了减少因成见对以后的学习形成的前摄抑制,我们要打破思维定势,拓展视野,用辩证的眼光、全球的眼光、联系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比如学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时,一些学生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只有积极影响。但是学生们在搜集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后找到了诸如“造成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加大发达国家国内的贫富差距”“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人才外流”“发达国家之间竞争加剧”等教科书上没有的资料。突破课本上的“一面之词”,多角度看待问题,能增强理解,加深记忆。
记忆无定法,只要能记住知识的方法都可以尝试使用。在学习初中历史时,遇到记忆难题,可以多种方法同时使用。使用正确的记忆方法,不仅能快速记住知识,而且会使记忆保持得非常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