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定乾坤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2020-12-16李中年
李中年
甘肃省金塔县第四中学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至今已70年,中国在那场战争中取得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70年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可谓“一战定乾坤”。中国政府和人民也抓住了这难得的和平发展机遇,通过建设、改革和复兴的不懈努力,使中国从受大国强权欺负发展成为在政治对话、经济决策、地区局势、全球治理等领域都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最具发展活力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际威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中国已从世界的边缘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作为中学生,一定要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铭记抗美援朝战略决策的深远意义,遵循中国崛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逻辑,明白“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珍惜机遇,为中华崛起和民族复兴而读书、奋斗,不负韶华。
一、要铭记抗美援朝战略决策的深远意义
1.敢于较量:70年前,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在仁川登陆,直接介入朝鲜战争,并将战火扩大至中国边境鸭绿江边。1950年,由于美军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丹东和美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挡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严重威胁了新中国的安全,朝鲜战争中处境被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第一代领导核心权衡利弊后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950年10月,由彭德怀担任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发起了上甘岭战役等,涌现出了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杨根思、罗盛教等英雄战士。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被人们赞誉为“最可爱的人”。1953年7月,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标志着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
2.战果丰硕:在三年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人民军队共歼灭敌人109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1.2万多架,击毁击伤敌人坦克2690多辆,击毁击伤敌人其他各种武器以及缴获各种作战物资无数。
3.声名远播: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这一战沉重打击了美国称霸全球的嚣张气焰,抵制了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信心和勇气,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中国自信:这场与美国的战争,关乎新中国的生死存亡,也是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而分裂成为东西方两大阵营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军事冲突,而中美较量的结局是中国胜、美国败。这一战彻底打破了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称霸一个国家的时代;这一战是1840年以来中国人第一次敢于御敌人于国门之外且彻底打败外国军队,断绝了敌对势力颠覆新中国的妄想;这一战向西方证明,中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为了保护国家它将不惜使用武力。这次战争真可谓“一战定乾坤”,带给了新中国70年的相对和平环境和应有的国际尊严。
二、要遵循中国崛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逻辑
1.道路自信:道路选择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人从此当家作主站起来了。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改变了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命运。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之路;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举措又进一步增强了新中国独立自主地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正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王进喜、邓稼先等英雄们用自己的卓越贡献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极其艰难的创业之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果断在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这标志着我国从此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一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是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这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是改旗易帜的邪路,根本上讲,这是一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国崛起、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自信之路。
2.制度自信:大国崛起需要健全的内部国家制度的保障。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也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将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结合在一起的政治制度,它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基层民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城乡低保制度等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体系。在这些制度框架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又形成了一系列不断创新的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模式、体制、机制、方针、政策、理念。例如,在利用外资问题上采取创办经济特区、设置经济开放区等特殊经济发展模式;在选择发展经济手段问题上采取市场和计划相结合的经济手段;在对待市场经济的态度问题上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家统一问题上实行“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对待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上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体制;对待就业问题上实现“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就业”的就业机制;对待社会安全稳定问题上建立社保、低保、老保等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取得的一系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如港澳回归,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神舟系列飞船、嫦娥工程、三峡工程、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的成功,正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事特办”灵活性的最好例证。
3.理论自信: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指导。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增强理论自信。如对外交往方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国际局势的总体判断上坚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判断;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上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在治国理政的手段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并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需要作出了正确的战略判断,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国家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4.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中最深厚持久的实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之上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先进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群众性、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科学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做法是结合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并为之不断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如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女排精神、航天精神、抗洪精神等;坚持文化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二为”方针,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既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善于借鉴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世界文化增光添彩,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在平等、开放、尊重、传承、创新、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5.科教创新:依据历史通识,拥有一个时代核心竞争力的国家才能充当世界的主角。如果说60多年前的大国多以军事力量作为崛起的杠杆,那么今天则是以综合国力为崛起的标志;如果说60多年前的霸权国家要的是帝国,那么今天的大国所要的则是市场。占领市场的秘诀就是拥有这个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那就是科技创新的能力。中国在核电、高铁、超算、5G、航天、建桥等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为此,中国自1995年正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持续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科技、教育、人才的竞争,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亦有赖于此。
6.物质奠基:大国崛起是一个艰巨漫长的历史过程。具有一定规模且强盛的经济实力对世界的影响力则是基础性的。中国经济总量于2010年已跃居世界第二位,2019年已达90万亿元。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多年来保持在20%—30%之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施“两步走”战略,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7.顺应大势:在新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智慧选择就是建立区域一体化。为此,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扩大开放,设立了深圳等经济特区,上海、海南等自贸区,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召开杭州G20峰会等。中国的这一系列举措既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有政治、安全和战略因素的考量,这是一种合作发展之路,是一种和平发展之路,更是一种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路引领下走出的中国复兴之路。
三、有关的试题精练
1.抗美援朝战争,中朝胜,美国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标志是
( )
A.上甘岭战役 B.仁川登陆
C.《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 D.跨过鸭绿江
2.1840年以来中国人第一次敢于御敌人于国门之外且彻底打败外国军队的历史事件是
( )
A.鸦片战争 B.抗日战争
C.人民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3.下列历史事件不属于增强新中国独立自主地走向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是
( )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二就广义而言,朝鲜战争并不仅仅是一个平局。它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一个军事力量和亚洲革命中心的地位,树立了此后数十年中国军队可敬可畏的名声。美国对中国的韩战记忆,严重地制约了美国的越南战略。北京成功地运用这次战争和“抗美援朝”的宣传,实现了毛(泽东)的两大目标:……给人民注入了“革命热情”与民族自尊心……(中国)经历几十年的虚弱和耻辱之后,战场上的胜利被认为是一种精神复兴。中国在此战中精疲力竭,但它在自己和世界的眼中已经焕然一新。
——基辛格《论中国》
(1)结合材料一,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请你结合中国近代史和对基辛格这段话的理解,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请你谈一谈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应当遵循的历史逻辑。
参考答案:
1.C 2.D 3.A
4.(1)抗美援朝是为了捍卫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家卫国;对求援的友好邻邦朝鲜给予道义上的支持;可以有效遏制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向世界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等等。
(2)为新中国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信心和勇气,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等。
(3)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并使其成为实现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使其更好地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创新,促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顺应历史发展大势,走合作共赢之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