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压力应对的关系研究

2020-10-20燕,张

成才之路 2020年30期
关键词:幸福感量表问卷

张 燕,张 涛

(1.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烟台 264199;2.烟台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5)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关于心理健康可以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两方面进行研究,我国胡茜和伍业光、吴国强、贾秀廷和王妍等学者对于主观心理幸福感进行了丰富的研究,李启明、杨军丽、雷鸣和位东涛、张燕等对心理幸福感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将在调查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幸福感的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研究以山东省为例,随机选取10 所大学,通过任课教师分发调查问卷实施资料收集。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预试,根据预试分析结果,对问卷进行调整。正式调查资料时间为2019 年12 月15 日~12 月30日,共收回问卷1 530 份,有效问卷1 281 份,其中,男生315 名(24.59%),女生966 名(75.41%);大一学生560 名(43.72%),大二学生341 名(26.62%),大三学生224 名(17.49%),大四学生156 名(12.18%)。本研究有效样本数为1 281 个,符合Hair et al.(2009)建议结构方程分析的样本数要求。

2.工具

本研究设计的问卷分为四部分:心理幸福感(PWB)、压力应对(COP)、社会支持(PSSS)和一般事项。(1)心理幸福感(PWB)采用(Diener,E.,Wirtz,D.)等开发的心理幸福感量表,该量表由八个问项组成,在美国大学样本中进行的心理测验,显示出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采用跨文化研究中通用的翻译方法确定中文版量表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进行测量(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0。(2)压力应对(COP)选用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并进行适当修改,对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进行测量(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90。(3)社会支持(PSSS)选用汪向东、王希林和马弘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并进行适当修改,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状态进行测量(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其Cronbach α 系数为0.90。本问卷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95,KMO 值为0.95,问卷整体可靠性较高。

3.统计处理

预试进行后,运用SPSS 24.0 进行相关分析,删除或合并相关系数高于0.90 的题目,删除与变量相关系数低于0.30 的题目,对问卷进行再设计。正式调查实施后,运用SPSS 24.0 进行因子分析、可靠性分析、频率分析和描述统计分析,运用Amos24.0 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

二、结果

1.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社会支持、压力应对现状

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均值为(3.62±0.63),各维度均值在3.31~3.82 之间;社会支持均值为(3.68±0.62),各维度均值在3.61~3.82 之间;压力应对均值为(3.64±0.59),各维度均值在3.50~3.72 之间。

2.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社会支持、压力应对的关系

(1)模型适配结果。本研究采用Amos24.0 软件对心理幸福感(PWB)、压力应对(COP)和社会支持(PSSS)三个主要研究变量之间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整体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CFI=0.857,AGFI=0.828,TLI=0.865,RMSEA=0.084),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可接受水平。心理幸福感(PWB)、压力应对(COP)、社会支持(PSSS)的标准化因子荷载量在0.649~0.806 之间,且三个变量的平均变异抽取量在0.511~0.558 之间,组合信度在0.898~0.904 之间,符合Hair et al 及Fornell&Larcker 的标准,本研究的三个变量具有较好的组合信度和收效度,如表1 所示。

表1 压力应对、社会支持、心理幸福感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根据Fornell&Larcker 的建议,潜变量的平均提取方差的平方根大于与其他潜变量的相关系数的话,潜变量具有区别效度。由表2 可知,各个潜变量的平均提取方差的平方根均大于其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心理幸福感(PWB)、压力应对(COP)、社会支持(PSSS)变量具有区别效度。

(2)模型主要路径分析。运用Amos24.0 对收集的1 281 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路径检验指标。压力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有显著影响(路径系数=0.69),压力应对方式对心理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路径系数=0.33),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路径系数=0.50)。

表2 压力应对、社会支持、心理幸福感区别效度分析结果

表3 压力应对、社会支持、心理幸福感的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

三、结论

1.压力应对方式对心理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幸福感有显著正向相关,这与雷鸣和位东涛、张燕等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在预试阶段,删除了消极应对的题项,仅保留积极应对题项。保留的问项为大学生遇到困难时更多地通过学习、参加文娱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等,或者对困难进行辩证分析,改变自己的想法,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故,应对方式分值越高,心理幸福感越强。

2.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有显著正向相关,这与李启明、杨军丽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这说明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越多,越有利于缓冲外界压力带来的消极影响,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幸福感。反过来,个体的心理幸福感越强烈,生活就越积极、乐观,自然会交到更多的知心朋友,从而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3.积极压力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积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两者呈正相关。说明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可利用的解决问题的有效资源也就越多,面对压力和困难时,就会倾向于采取寻求社会支持等问题解决式的积极应对方式;而经常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无形中又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支持。这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建设性的良性循环。

四、建议

压力应对方式对心理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高校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辅导员、心理辅导教师等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关注改变大学生退避、幻想、自责等不恰当的应对方式,引导大学生形成理性健康的积极压力应对方式,以缓解生活压力事件带来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心理幸福感。

由于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高校应提高大学生社会支持程度。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程度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增强其对外部环境支持的感受能力,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争取和接纳社会支持,如鼓励学生与家长、老师、朋友等分享喜悦与痛苦;二是为大学生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家长、老师、朋友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关心和帮助。

积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相互促进的,并且两者均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因此,高校应开设和调整相关课程和课外活动,加强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教育,培养大学生交际能力,引导大学生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幸福感水平。

猜你喜欢

幸福感量表问卷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问卷网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问卷大调查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