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周期视角下R&D投入对企业盈利的影响研究
——以中兴通讯为例

2020-10-20文晓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商业会计 2020年18期
关键词:华为公司中兴通讯生命周期

文晓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一、引言

从全球范围来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成为领先者,必须要开创出一条以创新为核心的现代化生产模式。只有发展了科技、谋求了创新之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稳固。诸多理论和实践研究都表明,增加研究开发费用、加大研究开发投资密集度是提高科技创新回报的有效途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于2019年7月24日发布了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我国较2018年上升3名,排在第14位,连续4年保持上升趋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自1995年到2018年,我国用于基础研究的资金经费年均增长率为19.6%,2018年为1 118亿元,与1995年相比增加了62倍,这说明我国越来越意识到了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必要。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存在较大差距,在各阶段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影响力度也不同。探索企业在不同阶段研发投入对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效率和合理采用研发策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只是得出了企业研发投入和经营绩效单一的线性关系的结论,后来有少部分学者的研究指出了在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的研发活动是不同的,但目前都是基于上市公司的研究,没有发现具体到某一个行业或某一家公司。

因此,本文以中兴通讯的研发投入为案例,根据企业在发展历程中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特点对其进行生命周期的划分,比较不同生命周期内的研发投入对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等的影响及影响力度,探讨了该公司在不同时期采取的研发策略。同时,将中兴通讯与华为公司进行对比,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对今后通讯设备行业研发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中兴通讯生命周期与研发投入概述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通讯)成立于1985年,主营业务是设计、开发、生产、分销及安装各种先进的ICT领域系统、设备和终端。

(一)生命周期划分

本文考虑企业生命周期划分的可操作性,综合考虑了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经营规模等因素,将中兴通讯的生命周期划定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其中成熟期分为了成熟前期和成熟中期。

1.初创期(1985—1992年)。1985年深圳市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中兴通讯的前身,当时的主要业务是技术含量较低的来料加工。1986年,中兴通讯选择在国内亟待发展的程控科技上下功夫,从国外购买大量程控交换机。之后陆续研发生产出了ZX-60程控交换机和中兴500门用户数字程控交换机。由于这些产品符合国内市场的需求,且与外国的程控交换机相比性价比更高,因此大受欢迎。到1992年,公司通过销售这些自主研发的产品积累了充足的资金和物资,也储备了相当的研发技术实力,因此将这一时期划分为初创期。

2.成长期(1993—2004年)。1993年,作为一家国有高科技企业,中兴通讯决定引进民间资本,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兴维先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合资而建立,“国有民营”经营方式使中兴通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1997年,中兴通讯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01年,中兴通讯香港公司成立。2002年,年销售收入突破110亿元。2004年中兴通讯成为雅典奥运会唯一为其提供宽带因特网设备技术支持的商家,同年,中兴通讯在港交所H股上市。从1993—2004年,中兴通讯的销售额从1.97亿元上涨到了226.98亿元,经营规模迅速扩大,公司逐渐发展成熟。

3.成熟期(2005 年至今)。

(1)成熟前期(2005—2010年)。2005年开始,中兴通讯的发展速度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份额进一步稳定。2008年,在中国移动的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前期招标中,中兴通讯获取了市场份额36.0%的好成绩。2009年1—6月份中兴通讯的总销售量达到32万载频,在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市场中位居前三。2010年,中兴通讯为挪威本土的国际化移动通讯公司Telenor在匈牙利公司提供移动网络综合技术服务,单笔业务收入达2.54亿美元。

(2)成熟中期(2011年至今)。由于竞争环境的恶化,为快速获得资金,中兴通讯采取了进军低销售毛利率市场的战略,签订了大量的利润较小的订单,甚至一部分在完成时发现产生了较大的亏损,这些亏损的订单集中在2011—2012年确认,这导致中兴通讯在2012年出现了近29亿元的巨额亏损。公司立即反思并调整战略,2013年上半年加强对合同盈利能力和费用控制,期间费用相比于2012年降低了1个亿。

表1为中兴通讯的数据资料,本文的研发投入数据手工搜集于巨潮资讯网中披露的年报,其他数据来自于同花顺软件。

表1 中兴通讯数据表 单位:亿元

(二)不同生命周期的研发投入的特点

中兴通讯一直坚持把研发创新放在核心地位,设计并实施环保节能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创造高效、低碳的发展模式。

图1 各年份研发投入金额

由图1可以看出,在成长后期即2001—2004年期间,研发投入的绝对数额较小,3年间共增加了18.48亿元。而在进入成熟期后,加大了研发投资的力度,从2004年末的22.65亿元上涨到2010年的70.92亿元。在成长期,研发投入每年金额变动量的绝对值较小,期间,变动金额最大的是2004年,增加了7.29亿元,而进入成熟期之后,研发投入金额增加的幅度变大,最大幅度为2009年,增加了17.92亿元。到了2013年,由于利润的减少,投入到研发上的费用也有所减少。但在随后的两年,公司立即迅速增加研发支出,2015年的研发投入增加额达近32亿元。2018年的研发投入较上一年降低近20亿元,主要是受美国“禁售令”影响,但中兴通讯并没有放松研发,2018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75%。

图2 各年研发投入强度

本文采用研发投入和当年营业收入之比来定义研发投入强度。从图2可以看出,中兴通讯在成长后期即2001—2004年的研发投入强度先是大幅增长,之后基本在10%左右浮动。从成熟中期开始研发投入强度开始上升,从9.98%上升到了12.61%。在成长期,资金尚不充裕,技术也还未成熟,这一时期重点是在国外现有的技术上进行探索,等积累了资本、完善了技术之后,进入成长期后期才慢慢加大研发投入的强度。

(三)不同生命周期研发投入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1.对营业收入的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中兴通讯的营业收入与研发投入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成长后期即2001年至2004年,研发投入增加了18.48亿元,同期营业收入增长额为133.66亿元。营业收入增长额与研发投入增加额的比值为7.23。成熟前期即2005年至2010年,研发投入和营业收入增长较快,研发投入增加51.23亿元,营业收入增加483.31亿元,二者之比为9.43。成熟中期即2011年之后,研发投入略有波动,研发投入和营业收入变化幅度一致。从以上的数据比较发现,研发投入可以促进营业收入的增长,这种促进作用在成熟前期尤为明显。而当研发投入减少时,营业收入也会随之下降。图3可以直观地看出线条与柱形逐渐靠近,说明研发投入对营业收入的促进作用在下降。

图3 营业收入与研发投入

2.对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影响。从图4中不难看出,在成长期和成熟前期,营业利润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而上升,说明这期间公司加强研发资金的投入可以促进营业利润的增长。成熟中期前三年,两者之间相关关系不明显,后三年呈正相关,而2018年两者同时下降。研发投入对营业利润的边际效益计算如表2所示,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增长额除以研发投入增长额,由于成熟中期二者的相关关系不稳定,表2中没有计算其边际效益。

图4 营业利润和研发投入

从表2 可以看出,在成长后期即2001年至2004年,平均每年增加营业利润1.69亿元,增加研发投入6.16亿元。营业利润增长额和研发投入增长额的比值为0.27,这意味着在成长时期,每年的研发支出每增长1元,可以换来营业利润0.27元的增长。成熟前期即2005年至2010年,年均营业利润增长额为2.34亿元,研发投入的边际营业利润为0.29。

表2 营业收入变化额与研发投入变化额之比

相比于成长期,成熟期的营业利润增长额与研发投入增长额的比值更高。因为在成长期,公司客户群还不稳定,所占市场份额较少,此时最重要的是打开市场、建立稳定的客户群,因此不会把价位定得很高,净利润的增长也相对较慢。

成熟中期时,市场竞争激烈,中兴通讯采用低价策略。但对于海外业务来说,存在很大的隐性成本,因此有些海外的订单出现亏损,导致当年的净利润跌至亏损。随后公司立即调整战略,2013年上半年着重提高合同的盈利能力,虽然经营收入较上一年同期相比有小幅的下滑,但销售毛利率从2012年的23.90%上升至29.39%。同时,通过控制费用和成本,公司的利润情况大有改善。2016年营业利润为11.65亿元,亏损主要是美国商务部实施出口限制政策,并对中兴通讯开出了8.92亿美元的罚单,如不考虑该非经常性损益,当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38.25亿元,同比增长19.2%。2018年中兴通讯遭遇美国政府的“禁售令”和巨额罚款,当年净利润为-69.49亿元。

图5 净利润和研发投入

表3 净利润变化额与研发投入变化额之比 单位:亿元

从上页图5中可以看出,在成长后期和成熟前期研发投入也与净利润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成长后期,随着研发投入从2001年的4.17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22.65亿元,公司的净利润实现了从5.26亿元到10.09亿元的稳步增长,平均每多一元的研发投入能使净利润增加0.26元。成熟前期,研发投入从2004年末至2010年共增加了48.27亿元,与此同时净利润增加22.41亿元,平均每多一元的研发投入能使净利润增加0.46元。

可以看出,除2016年与2018年外,中兴通讯净利润的变化趋势和营业利润大致相同,可见净利润主要来自其主营业务。不同时期研发投入对净利润的影响和对营业利润的影响也大致相同,研发投入对净利润的促进作用在成熟前期时最大。

三、中兴通讯研发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研发投入略显不足。就研发投入的绝对数额而言,中兴通讯一直落后于竞争对手华为公司,且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2008年中兴通讯研发投入为39.94亿元,华为公司研发投入104.69亿元。到2015年,华为公司的研发投入额已经达到596.07亿元,而中兴通讯为122.01亿元。中兴通讯的研发投入强度均在10%左右,而华为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从2008年的8.40%开始稳步上升,2011年实现反超,并且之后一直略高于中兴通讯,但平均下来二者的研发投入强度相差不大。此外,从研发人员的数量上来看,中兴通讯的研发人员数量2011年达到高峰,为3.02万人。在后续的几年虽然研发投入增加了,但并没有大幅扩大研发人员规模,有些年份甚至削减人数。与之相反,华为公司的研发人员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在逐渐增加,2008—2015年的8年间,研发人数从3.76万人扩大到了8.20万人。二者的研发成果也存在一定差距,中兴通讯在2012年前一直未披露申请的专利数量,至2019年,中兴通讯的累计申请专利数为7.4万件,而华为公司的累计申请专利数约比中兴通讯多1.4万件。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研发活动是获取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在成熟期时,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规模效应,加大研发力度,获得更多的回报。

2.高技术壁垒的研发投入较少。研发活动的特点是高投入和外溢效应,而一种资源要想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满足难以模仿、不可替代、技术领先三个条件。因此,华为公司在开展研发活动时特别强调高技术壁垒,自主研发的芯片成为了其在行业内无人能及的核心竞争力。而中兴通讯只能从国外进口。这样一来,当供应商无法供应芯片或者因为政策原因拒绝供应时,公司便失去很多盈利的机会,甚至会因为签了合同而无法按时交货而赔偿高额的违约金。

3.投入的手机品种单一。中兴通讯与华为公司的手机业务2013年时差距还不大。2014年智能手机开始席卷全球时,华为公司早已放低功能手机的出货量,进而专攻利润更大、受众更广的智能机市场。2015年,中兴通讯智能手机的实际发货量约为5 600万部,远低于当年预期,手机终端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231亿元下降到2015年的99亿元,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下降了7%。而华为公司2014年手机业务收入为751亿元,之后每年以约30%的速度增长。

(二)改进建议

1.加大研发投入的金额和强度。企业必须持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研发实力,完善技术。研发是企业形成核心技术最关键的一步,当一个行业的利润率较高时,就会吸引很多竞争者纷纷进入这个行业,导致供大于求,行业的利润率降低。因此,为了提高利润率,企业必须加大力度研制出核心技术,提高竞争力。同时针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不断增强研发创新的能力,在市场需求变化时及时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电子通讯行业市场更是如此。

2.增强高难度核心技术的研发。高难度核心技术难以模仿也难以替代,这就会有利于对市场中的潜在竞争者设置进入壁垒,从而保持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虽然中兴通讯研发投入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净资产收益率却处于波动下降的趋势。将其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收益率进行对比后,发现二者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说明中兴通讯的资产收益率主要受营业利润率的影响。因此,中兴通讯应该着重关注如何提高营业利润率。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基础上,提高研发实力,在一些核心技术上加大投入力度,聘请通讯设备领域的专家进行研究,这样才能研发出高难度核心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推动智能手机多样化。中兴通讯在手机业务上研发的品种较少,不能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应在手机业务上将市场进行细分、将消费者进行细分,研发出多层次、多品种的产品。

4.加大5G研发投入。自2020开年以来,我国各省市已明确了5G发展目标,毫无疑问,我们已经步入了5G时代。中兴通讯应坚持技术革新和提升效率,形成更有效率与效果的研发投入结构,将5G作为技术发展核心,大力增加5G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形成5G技术领先优势,同时将重点放在加强与纵向行业伙伴的战略合作上,共同促进5G行业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华为公司中兴通讯生命周期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基于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过程创新分析
基于云制造模式的产品碳足迹生命周期评价
我与华为的友情
射频识别技术在手术室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
《中兴通讯技术》2020年专题计划
2018中国企业500强榜揭晓 华为公司发明专利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