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沟通在老年护理管理中应用与分析

2020-10-19刘晓辉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沟通护理管理人文关怀

刘晓辉

【摘 要】沟通是传达思想与指导教学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的必要条件。良好沟通在医疗领域至关重要,利于患方倾听医方诊疗指导意见,有助患方对自身疾病实现更加清晰的认知。老年患者自身理解能力差,因此更需要有针对性、有方法的沟通,帮助老年患者明确临床指导意见。本文主要就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有效沟通方法展开分析,经由浅述沟通过程对护理工作的意义,引申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有效沟通方法的构建,体现临床“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展现人文关怀。

【关键词】有效沟通;人文关怀;老年;护理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1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年患者普遍心理承受能力弱,沟通理解能力差,加之机体各类生理功能衰退,长期受慢性病侵及,心理变得极为敏感,更加重此类群体弱化的心理抗压能力,变得越发难于沟通。为避免临床因沟通不当所导致的医疗事故问题,针对老年患者的沟通更加需要有针对性、有方法性,以更加高效的沟通方式帮助老年患者理解临床医疗指导意见,提升治疗依从性,进而改善老年患者疾病结局,改善我国老年患者发病率与生活质量,促社会和谐安定[1]。笔者提出基于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沟通技巧,目的在于促临床理疗工作紧密结合人的需求展开,尽可能提升临床满意度。

一、有效沟通在老年护理管理中的意义

老年患者自身常伴有一定程度的慢性疾病,诸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甚至合并多种病症,机体受疾病侵及,生活质量难免发生一定程度下降;加之心理承受力较脆弱,属临床沟通工作较不好开展的一类特殊患者群体。通过人性化的沟通交流,医方立足于患方立场,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让患者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感,不仅利于老年患者积极心态的重建,更能有效促进医患关系,逐渐让患者产生信任感与依赖感,进而更好地促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提升,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因素,为患者护理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临床可在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后,掌握患者自身切实需求,并以之为基础构建个性化的护理规划,体现临床理疗工作的针对性,患者更易接受,配合执行力度亦随之提升[2]。

二、有效沟通在老年护理管理中的实施

1.做好患者入院前工作

在接到新患者入院通知时,当班护士应立即询问并记录患者信息,再通知医师做好接诊准备。期间及时做好病区、设备规划及整理,做好病区清洁与通风处理,提前调节好适宜温湿度,检查水电设施是否安全,做好接待工作。在与患者的沟通中,主动与患者介绍自己,拉近护患彼此关系。沟通中主动询问患者感受,做到态度亲和、服务贴心,使患者感受到被关爱、被重视[3]。

2.做好患者入院后工作

2.1 微笑接迎,首迎负责

老年患者心理较为敏感及脆弱,入院心理紧张情绪在所难免,甚至延伸为焦虑等,需要得到临床关怀。因此医护人员始终维持微笑式服务,让患者感觉到亲近,缓解心理负担。当班护士需主动起身相迎,做到态度亲切,并主动询问患者身份信息,最好以患者熟悉的称谓对其进行称呼。实行首迎责任制,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医院规章制度的讲解及病区介绍,以专业服务提升患者安全感,增进患者满意度,拉近护患关系。

2.2 人性化有效的语言沟通

患者医学相关知识欠缺,加之部分老年患者自身文化底蕴不高,对专业名词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专业表达的理解容易产生偏差,这将导致患者做出错误判断,影响最终护理疗效,甚至引发医疗纠纷。这就要求临床护理人员在与老年患者沟通时,尽量以口语、通俗易懂的词句进行表达,并主动询问患者对交流主旨的理解程度。针对理解不当的地方,护理人员应不厌其烦,反复耐心解释,直至患者完全明白。护理工作中要明确何种内容该表达,何种内容需回避,老年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弱,较为敏感,不必要的沟通内容只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不利患者积极治疗[4]。

因此,护理人员要学会组织语言,将关心与爱护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充分使老年患者感受到被关爱感,进而提升患者治疗信心与积极性;充分调动患者治疗依从性,为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夯实的情感基础。

如较为常见的一体多病,伴听力障碍者,常因为自身机体功能衰退,疾病缠身,导致情绪较为低落,甚至滋生严重心理问题,对自身疾病产生较为严重的恐惧心理。此时或滋生医疗抵抗行为,存在自暴自弃心理;加之医院管理制度约束,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可能表达为拒不配合治疗、无理取闹、言语粗暴等行为。对此,需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沟通服务,以诚恳的态度,关心、理解患者疾病之苦,并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使其明确家庭理念对老年患者治疗护理意志的促进作用,全方位体现护理人性化。

3.做好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

护理人员作为医院基层护理工作的执行者,自身需对“沟通”与“护理”二者抱以正确认识,明确有效沟通是临床护理指导基石,利于医者正面形象的树立。医院需定期组织内部培訓,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养,促其形成正确的行业价值观,提升其职业认同感,利于护理团队稳定发展。

三、小结

老年患者自身疾病复杂,心理承受能力差,加之疾病相关知识及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因此为了避免临床治疗指导意见理解有误,鼓励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护理,提升患者积极性,科学的语言沟通尤为必要。沟通时需紧密结合患者喜好、身份特征,学会分辨有效沟通时机。同时,要求临床护理人员注重沟通技巧,学会以沟通化解误会,拉近护患关系,体现临床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促医院患者综合满意度提升。

参考文献

苏晓津,阮鹤瑞,金疆山,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z1):102-102,103.

马虹颖,杨存美,余小英,等.精细化沟通在老年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5):3609-3612.

李国秀,罗仕兰.ISBAR沟通模式在老年科实习护理学生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探讨[J].重庆医学,2016,45(15):2148-2150.

王庆玲.SBAR沟通在老年危重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伦理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9,29(8):871-873.

猜你喜欢

有效沟通护理管理人文关怀
浅谈触觉形象设计下的有效沟通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