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20-10-19唐晶
唐晶
【摘 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胃癌患者围术期中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缓和了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癌;围术期;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1
近几年,随着人们饮食、工作以及作息等方面的不断变化,胃癌成为临床中多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极大影响了我国社会居民的生命健康[1]。目前,化療、手术等方式时临床中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虽然上述治疗方案延长了患者的存活时,但其会使患者遭受较大的痛苦,降低了其生存质量,所以积极寻找高效与科学的治疗、护理手段成为如今人们研究的重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60.2±2.4岁;TMN 分期:16例Ⅰ期、26例Ⅱ期;病灶部位:18例胃底、20例胃体、4例胃窦。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60.1±2.3岁;TMN 分期:17例Ⅰ期、25例Ⅱ期;病灶部位:16例胃底、20例胃体、6例胃窦。
纳入标准:①符合相关诊断标准者;② TNM分期属于Ⅰ~Ⅱ期者;③预计生存时间至少为6个月者。
排除标准:(1)伴有肝肾功能障碍者;(2)临床资料不完整者;(3)治疗依从性较差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包括:
(1)术前护理:①术前1d,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保持好个人卫生,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施基础护理;同时嘱咐患者术前1d禁食、术前6h禁饮。仔细检查手术所械如可调节托手板、血管钳等,并确保良好可用;②心理护理:该类疾病往往病情较重,预后质量较差,患者极易出现严重的心理压力。护士应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并注意沟通技巧,面带微笑、耐心仔细地为患者服务,使患者了解该类疾病能够利用干预方案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其产生恐慌、焦虑等情绪;同时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告知其应对患者给予充分的家庭关怀以及情感支持;
(2)术中护理:①护士应提前铺好无菌台,备好手术器械,然后选择上肢建立静脉通道,并注意严格控制输液速率,尤其伴有心肺功能不全者,此时应严格观察监测患者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②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做好常规消毒工作;佩戴双层手套,避免用手直接触摸病灶;
(3)术后护理:①并发症护理干预:因患者疼痛程度较为严重,所以极易引起活动受限而造成长时间卧床,因此血供较差,出现压疮的风险也较高,所以护士应注意保持病灶处皮肤的卫生干燥,定期协助患者改变体位;②由于术后极易出现尿潴留以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术中、术后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从而降低尿道感染发生率;此外护士还应重点关注吸痰过程,并虽然观察血压以及心率等指标的变化,吸痰时切忌动作幅度过大,并注意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降低相关并发症出现的风险;③出院宣教: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出院四周内通过院内评估结果实施电话随访,每两周定期询问患者病情状况,嘱咐其按时服药,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出院3 个月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患者进行复诊。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利用HAMA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利用HAMD量表患者的抑郁程度,分数越高,表明心理压力越大;(2)护理满意度;(3)生活质量评分: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采用()表示计量资料,运用 t 检验,采用x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0.05,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分析
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分别为(9.76土0.65)分、(10.47土0.58)分;对照组分别为(18.01土0.94)分、(18.60土0.88)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析
对照组生理功能、社会活动、心理情绪以及环境领域评分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2%;41/42)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33/42),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胃癌为世界上第三大恶性肿瘤疾病,该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起病隐匿以及病情迁延难愈等特点,再加上该病临床症状不具有典型性,大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至中晚期,极大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2]。所以临床中积极寻求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有关研究发现:手术前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质量意义重大。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应用和蔼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热情、真诚的态度服务患者,以缩短、降低患者的不愉快心情。 人性化护理一切从患者实际需求出发,以患者为中心,充分发挥护患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减轻应激反应对手术所造成的影响,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达到最佳状态,以消除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手术疗效的影响。其中,人性化的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心理护理,倡导人性化服务,有利于融洽医患关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3]。人性化护理显著提高了患者治疗全程的科学性、有效性,有利于改善其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加快其病情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总之,优质护理在胃癌患者围术期中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缓和了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高桂红. 胃癌手术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6):192-193.
佟奎敏. 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222- 223
高桂红.胃癌手术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6):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