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闻专业主义在近代中国的萌芽

2020-10-19姜兆华仲娜娜

企业文化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

姜兆华 仲娜娜

摘要:近代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建立在外国人来华办报基础之上。外报将西方的办报理念引入中国,在中国这片肥沃的土壤上埋下了新闻专业主义的种子。五四以前,报纸被视作服务于政治的“新之具”,政治唤起了新闻学在中国的启蒙,但又成为新闻学进一步发展的阻碍,而这一矛盾正是由五四新文化运动解决的。

关键词:近代中国;新闻专业主义;新文化运动

一、新闻专业主义概念

作为一个科学术语,“专业”被看成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含义而又变化的概念,主要指一些知识含量极高的职业。对于新闻专业主义,国内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

受社会学影响,国内学者潘忠党和陆晔提出,新闻专业主义包含五个方面的基本原则:即一,作为社会的公器,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二是新闻从业者并不是某一利益集团的鼓吹者,指向的应是全社会和整个时代;三是新闻从业者秉持的价值观应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四是新闻报道必须尊重新闻事实,真实永远是第一位的;(5)他们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社区的自律。

学者黄旦通过对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梳理,同样把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内容归纳为五点,具体包括:一是报刊还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功用,并不仅仅只有传播新闻的功用;二是报刊具有独立性,并不能依附于某一利益集团,这种独立性带来新闻的自由性和公平性;三是报纸应更多反映社情民意,为公众服务;第四,报纸的运营应依托于自身的收益,尤其是广告收入;五是报纸的约束机制首先是职业道德自律,然后是社会的法律。

二、近代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种子

近代中国新闻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外国人来华办报的基础之上的。外报将西方的办报理念引入中国,在中国这片肥沃的土壤上埋下了新闻专业主义的种子。

(一)在华外人办报的商业化运作

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新闻事业在经济和政治上都要做到独立,立场要客观,通过自己的经营尤其是广告收入维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在华外人如美查、福开森等的办报思想与实践,恰恰符合这种要求,为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产生埋下了种子。《申报》和《新闻报》的企业化经营使得二报都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地位。二者都标榜客观独立,并突出自己中立的立场,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同时,注重降低印刷成本,注重时效性,拓广发行渠道,增加广告收入来获得发行量,这也保障了两份报纸在经济上的独立性。在华外人办报的商业化运作将赢利的商业观念植入到国民心中,对于突破报刊出版的政治功利传统意义深远。

(二)国人自办报刊中的民营报刊

国人自办报刊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阐述政治主张的政论报刊,以维新派和革命派的辦报为主要代表;另一类是职业报人对民营报刊的发展。

1.以服务读者为特点的代表:彭翼仲与《京话日报》。《京话日报》是一份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的报纸,创办人兼社长是彭翼仲。该报十分注重同读者的联系,热心为读者服务,站在公众的立场进行报道新闻,反映出新闻专业主义中的独立性以及不依附于政治权利的特点。

2.获得经济独立地位的代表:史量才与《申报》。《申报》由史量才主持后,从广告经营入手,设立以招揽广告为业务的广告推销科,聘用专职的广告推销人员,申报服务社会的独立经济基础得以实现。史量才在主持《申报》期间虽然还没有新闻专业主义的意识,但是其独立经济地位的获得以及通过创办学校来培养新闻人才的实践为新闻专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三、近代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萌芽

新闻专业主义进入中国,成为重构媒介和新闻从业者角色与功能的重要理论资源,具有“解放”的作用。五四以前,报纸被视作服务于政治的“新之具”,政治唤起了新闻学在中国的启蒙,但又成为新闻学进一步发展的阻碍。这一矛盾是由五四新文化运动解决的。

(一)五四时期自由民主的呼声

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新闻专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对言论自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阐述,李大钊曾说“思想自由与言论自由,都是为保障人生达于光明与真实的境界而设的。”对于党见舆论,陈独秀认识到“从舆论以行庶政,为立宪政治之精神。蔑此精神,则政乃苛政,党乃私党也。”五四时期对于自由民主的呼声为新闻业追求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反映公众、服务公众奠定了基础。

(二)新闻学教育兴起培养了一大批新闻专业人才

1918年,北京大学开设了第一门新闻学课程《新闻学大意》。同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宣布成立,蔡元培为会长,徐宝璜当选为副会长。以此为开端,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设立报学系,1923年平民大学新闻系成立,徐宝璜任系主任,1924年燕京大学新闻系成立,白瑞华任系主任。1920-1949年全国共有59个新闻教育机构。被称为“新闻奇才”的张友鸾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代大学新闻系毕业生,曾就读于北京平民大学新闻系,后成为《新闻报》的总编辑。

(三)新闻理论著作促进了新闻理论的发展

新闻职业化的研究思潮。1919年,徐宝璜发表了我国第一部新闻学理论著作——《新闻学》,蔡元培先生称其为“破天荒”之作。其“破天荒”之意义,不仅仅在于开启并且创立了中国的新闻学,还包括第一次触及和研究中国报刊的职业化问题,并形成了中国新闻思想史上第一个关于新闻职业化的思潮。随后,任白涛发表的《应用新闻学》,邵飘萍发表《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对于报业作为一个职业组织,作了较为全面的描绘、研究和归纳。

新闻本位观的树立。五四时期,新闻学回归到了学科建设自身,邵飘萍提出“世界新闻事业之趋势,基于‘以新闻(News)为本位之原则,故外交记者之地位有蒸蒸日上之势,虽各国之程度不同,而进步之趋势则一。”对一向与“国事”交织在一起的新闻来说,此时它已摆脱政治的旋涡,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

(四)具有专业精神的记者促进了新闻业务的进展

专业化过程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彰显专业精神的范例的出现。民国初年尤其是五四前后一批名记者的出现,足以构成我国新闻专业精神的范例,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等名记者,更以他们的专业教育与专业成就,成为我国新闻史上的典范。这些新闻记者都曾出国留学,将西方的新闻理念和办报方法带入国内,身体力行,促进了新闻业务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专业主义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觉醒与解放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近代中国孔子形象的变异及其原因分析
西方民族概念引入近代中国源流考
浅谈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的特征
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话语权提升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
阿甫夏洛穆夫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所作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