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内科住院病例病原体感染与疾病相关因素分析

2020-10-19马志英蔡长马李永丽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1期
关键词:呼吸内科感染病原体

马志英 蔡长马 李永丽

【摘 要】目的:讨论呼吸内科住院病例病原體感染与疾病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患者500例,均对患者实行痰液,尿液,血液的细菌培养。结果:选取500例患者中,尿液中分离出96株病原菌,尿培养的阳性率为19.20%;痰液中分离出364株病原菌,痰培养的阳性率为72.80%;血液中分离出33株病原菌,尿培养的阳性率为6.60%。造成呼吸内科感染的细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本文中分离出细菌中有395株为革兰氏阴性菌,占79.00%。另外,还有大肠杆菌以及革兰氏阳性菌有74株,占14.8%。结论:在呼吸内科感染的患者中感染的主要部位在痰液中,主要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细菌培养的结果,防止出现感染。

【关键词】呼吸内科;病原体;感染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nalysis of the pathogen infection and disease-related factors in the hospitalized cases of respiratory internal medicine. Methods: The sputum, urine and blood were cultured in 50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Among the 500 patients,96 were isolated from the urine,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urine culture was 19.20%,364 strains of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putum,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sputum culture was 72.80%, and 33 in the blood.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bacteria and urine culture was 6.60%. The bacteria causing respiratory internal infection were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d 395 of the bacteria isolated from this paper were Gram-negative bacteria, accounting for 79.00%. In addition, there were 74 strains of E. coli and Gram-positive bacteria, accounting for 14.8%. Conclusion: The main part of the infec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internal infection is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d the doctor need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results of the bacterial culture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to prevent the infection.

Key words: Respiratory Medicine; Pathogens; Infection

【中图分类号】R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2

在呼吸内科中很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因此,感染监控非常重要。很多病原菌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造成感染,因此,预防感染是呼吸内科重要的措施[1]。对于感染,一般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是抗生素使用不当,会导致病原菌的耐药性,还可能促进病原体感染[2]。本文中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患者500例,均对患者实行痰液,尿液,血液的细菌培养,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患者500例,均对患者实行痰液,尿液,血液的细菌培养。其中,患者有女性240例,男性260例。

1.2 方法 采取住院患者的痰液,血液以及中段的尿液,对三种液体中的细菌进行分别培养,培养过程中使用细菌鉴定仪以及细菌培养基器材,这些器材均采购自正规的医疗公司。

1.3 观察标准 观察患者的痰液,血液以及中段尿液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以及病原菌的分布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实行T检验;计数资料,实行卡方进行检测。在P<0.05,差别较大。

2 结果

2.1 样本培养的阳性率的情况 分别对患者的痰液,中段药液以及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其中痰液中细菌最多,其次为尿液,血液中细菌最少。选取500例患者中,痰液中分离出364株病原菌,痰培养的阳性率为72.80%;尿液中分离出96株病原菌,尿培养的阳性率为19.20%;血液中分离出33株病原菌,尿培养的阳性率为6.60%。

2.2 痰液的样本中病原菌的分布的情况 造成呼吸内科感染的细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本文中分离出细菌中有395株为革兰氏阴性菌,占79.00%。另外,还有大肠杆菌以及革兰氏阳性菌有74株,占14.8%。

3 讨论

呼吸内科的患者容易发生感染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年龄比较大,50周岁以上的患者,身体抵抗力逐渐变差,很容易感染[3]。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抗生素应用不当,虽然,所有的抗生素均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但是患者服用的药物不对症,还不是新型的,无法控制病原菌。具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出现感染概率更高。对于公用医疗器械,在使用后需要使用彻底的消毒灭菌,防止出现较差感染。对于容易感染的高危人群需要多加注意,并采取预防措施。

综上,在呼吸内科感染的患者中感染的主要部位在痰液中,主要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细菌培养的结果,防止出现感染。

参考文献

谭思敏.呼吸内科病原体感染发生情况以及与疾病相关情况探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08):1187-1188.

李海瑛.呼吸内科住院病例病原体感染与疾病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4):33-34.

刘桂华.呼吸内科病原体感染发生情况以及与疾病相关情况探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1):2012-2013.

猜你喜欢

呼吸内科感染病原体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