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及效果分析

2020-10-19柴峻秋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血液透析效果

柴峻秋

【摘 要】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并探析其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于2018年2月进行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的34名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编为Y组,并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34名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编为X组,测评X组和Y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进行两组的对比。结果:Y组不良事件患者占比为2.94%,低于X组(占比为23.53%),对比显示p<0.05,即差异显著。结论:本院针对血液透析风险采用健全血液透析规章制度,强化护理人员技能培训,等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对策;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8年2月进行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并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的34名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编为Y组,并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34名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编为X组。其中X组男女数量分别为18名和16名;Y组为18名和16名。X组年龄为(51.82±7.71)岁,Y组为(52.08±7.52)岁。两组各基础指标比较结果均显示P>0.05,即差异不显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

1.2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1)健全血液透析规章制度:根据风险因素,优化护理流程,避免相应护理风险的发生。优化无菌操作和穿刺流程,避免感染等风险的发生。

(2)强化护理人员技能培训:血液透析涉及设备多样,过程复杂,不良影响因素较多。对此医院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确保所有护理人员具有较好的技能水平,满足护理要求。同时注意对患者的思想培训,提升护理人员责任心。

(3)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引导护理人员进行《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方面的培训,确保护理人员掌握相应的法律法规条例,能够有效运用法律解决遇到的风险事件[2]。

(4)强化健康教育:对存在贫血、高血压等并发症患者做好并发症健康宣教,如避免高血压患者透析前服用降压药物。对所有患者进行透析作用、机理、配合要点、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的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知水平[3]。

(5)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合理搭配透析设备和护理人员,一般按照1:2进行配置。根据护理人员年龄、经验、技能、体力和意识等进行护理人员的搭配,确保经验互补,技能互补,体力互补和意识互补。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管理,进行弹性排班,既保证提供良好的护理,并且确保护理人员劳动量适宜。

(6)强化基础护理:合理对透析室进行布局,将其中所应用的设备进行合理安置,保证各设备的功能性和方便性,并且对于存在肝炎等传染疾病患者提供独立的治疗室和透析设备,避免与其他患者发生交叉感染。按照规定进行透析室的消毒和清洁,设立专用通道,并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加强透析室通风,确保透析室清洁、舒适和安静。

1.3 观察指标

测评X组和Y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和计算两组风险事件患者占比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0.0分析,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计量数据(x±s)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X组和Y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结果显示,Y组风险事件患者占比为2.94%,低于X组(占比为23.53%),对比显示p<0.05,即差异显著。

3 讨论

对本院血液透析护理中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中主要存在的风险因素包含:①护理人员因素:本院护理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包含部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应用法律知识处理风险事件的能力;部分护理人员技能水平不足,存在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现象;部分护理人员护理态度存在问题,缺乏责任性,未严格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巡视,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后未及时处理。②环境设备因素:患者血透过程中应用的设备均通过管道进行连接,在血透过程中如果其中管道因压力过高发生脱落,导致不良情况发生。透析室及相应设备的消毒不符合要求,或者将存在肝炎患者与其他患者共处一室进行治疗,造成患者发生感染等安全问题。③患者因素:透析过程中常有低血压、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如果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或患者合并贫血会加重这些并发症,另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饮食也会加重低血压症状的发生。

针对这些风险因素,本院采用健全血液透析规章制度,强化护理人员技能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健康教育,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强化基础护理等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有效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改善。上述研究结果显示本院血液

透析护理风险管理后,不良事件患者占比为2.94%,低于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前(占比为23.53%),对比显示p<0.05,即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本院针对血液透析风险采用健全血液透析规章制度,强化护理人员技能培训,等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葛加红.护理风险管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7):3694-3695.

[2] 刘婷.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系统医学,2018,3(2):179-182.

[3] 耿志英,湯洁.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2):37-39.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管理血液透析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