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镜止血术在难治性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分析

2020-10-19乔永生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乔永生

【摘 要】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止血术在难治性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8月,选择此期间本院收治的难治性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70例,随机编号,利用抽签法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前者给予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治疗,后者给予OTSC吻合夹系统止血,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77.14%,P<0.05;试验组再出血率为2.86%,低于对照组17.14%,P<0.05。结论:针对难治性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OTSC吻合夹系统止血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非静脉曲张;难治性急性患者;消化内镜止血术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具体指胃、十二指肠及食管等屈氏韧带上部消化组织出血情况,起病较急且病情较为危重,其中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占比较高,且治疗难度大,对临床治疗要求较高[1-2]。目前临床治疗以内镜止血治疗为主,但具体方式选择尚存争议,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分析了消化内镜止血术在难治性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效果,做出如下报道: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月-2019年8月,选择此期间本院收治的难治性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70例,随机编号,利用抽签法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4-68岁,平均(46.23±3.72)岁,类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8例,胃溃疡出血12例,吻合口瘘出血5例;试验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3-68岁,平均(45.72±3.55)岁,类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7例,胃溃疡出血12例,吻合口瘘出血6例。上述资料组间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可比较。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禁食,胃镜引导下对病灶进行冲洗,使用8%去甲肾上腺素氯化钠溶液冲洗,100ml氯化钠(0.9%)和8mg去甲肾上腺素配比而出。对照组给予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插入电子内镜,了解出血位置及具体状态,经由内镜活检钳道置入推送器,在经过外套管置入钛夹,张开钛夹,对准出血位置,随后收紧钛夹,在将其断离;试验组给予OTSC吻合夹系统止血,利用内窥镜确定出血位置,选择型号适宜的无创伤性OTSC装置,透明帽对准出血部位和血管,将其吸入透明帽内,随后释放吻合夹,冲洗病灶,观察大约5min,无活动性出血后退镜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评估,标准:显效:一次性止血成功,止血后24h内呕吐和黑便情况消失,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24-72h内症状消失,体征恢复;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2)再出血率统计比较,标准:治疗后7d内出现呕吐、黑便、休克情况,24h内血红蛋白降低超过20g[4]。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SPSS24.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为[n/(%)],x2值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77.14%,P<0.05,详见表1。

2.2 再出血率

试验组再出血率为2.86%,低于对照组17.14%,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难治性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发病率较高,病情反复发作,若治疗不当病死率较高,多由上消化道病变所致,同时近年来临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应用较为广泛,日常成为引起此类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难治性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常规治疗以药物止血为主,但效果欠佳,预后再出血率较高,而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止血术应用日益广泛,安全且高效,但具体操作方式和装置选择尚存争议,值得进一步探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效果和再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对于难治性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尽早止血利于缩短疗程,预防并发症发生,目前内镜止血方式包括钛夹止血、OTSC吻合系统止血,前者使用金属钛夹将血管及其周围组织夹闭,属机械物理止血方式,功效类似与血管结扎,操作简单,但钳夹的组织少,对较大坏死组织或溃疡组织效果欠佳,同时止血操作受限于内经管道范围,操作灵活度较差。而OTSC吻合夹止血钳夹更为广泛,可达到手术外科缝合效果,吻合组织范围更广,且可一次性释放,对出血部位进行包围式压迫,达到快速、彻底止血效果,对于2-3cm内创面可瞬间止血,同时对于瘘道或封闭性消化道穿孔情况,效果较为理想。对于病情复杂患者,为了预防OTSC吻合系统止血操作失败,需做好疾病分析,对于大口径动脉出血或者深达纤维基底病变情况,必须确定适宜吸引力度,把握最佳夹闭时间,避免OTSC装置出现浅置情况,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针对难治性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OTSC吻合夹系统止血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杨艳华, 贺建华, 游玉峰,等. 消化内镜止血术在难治性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J]. 广东医学, 2019,40(11):1594-1597.

[2] 肖勇, 方玉明, 夏正新,等. 清热降逆止血方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胃热壅盛证临床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 41(4):347-351.

[3] 谢巧玉, 林霖. 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7,37(6):392-395.

猜你喜欢

上消化道出血
免疫胶体金与化学匹拉米洞两种检测方法在50例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比较
康复新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
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诊治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