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及SAS、SDS评分影响分析

2020-10-19黄晓祎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心理护理干预不良反应

黄晓祎

【摘 要】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取2018.01~2019.04接收80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研究以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n=40常规护理),试验组(n=40心理护理),对比SAS、SD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较对照组(20.00%)低,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效果更理想。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纤维支气管镜;SAS评分;SDS评分;不良反应

纤维支气管镜为检查、诊断呼吸道疾病常见方法,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准确定位病灶组织,及早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但检查中受患者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不仅会增加检查时间还会影响检查顺利性[1]。有资料指出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开展心理护理,及时对其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可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心理应激反应引起的不良反应,故本次选择80例2018.01~2019.04接收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研究评价心理护理干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2018.01~2019.04接受80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研究。试验组22例男、18例女,年龄45.81-74.62岁,均值(59.04±12.52)歲。对照组23例男、17例女,年龄44.07-75.64岁,均值(59.11±11.96)岁,对比P>0.05。

排纳标准:(1)排除:精神疾病者;检查禁忌症者;配合程度较差者;无听力及认知障碍者。(2)纳入: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无沟通障碍者。

1.2 方法

常规护理:护送患者进入检查室为其讲解检查室环境,为其介绍检查人员及检查中注意事项,检查后耐心询问其是否存在不适,定期巡视病房与患者沟通。

心理护理:(1)检查前:借助视频为患者讲解详解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目的、方法、流程、注意事项,耐心解答其提出问题,告知其该项检查安全性及操作人员专业程度,降低其恐惧程度。检查前与患者耐心沟通在了解其心理诉求后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可指导其口服镇定药物[2]。(2)检查中:由护理人员护送进入检查室,握紧患者右侧手,叮嘱其检查中出现不适可举手,切勿突然坐起,在检查前指导其选择仰卧位,于肩下放置软枕,将鼻尖、耳垂处于同一水平线,使用2%利多卡因麻醉,在检查中定时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并通过注意力转移、音乐疗法、心理暗示法转移其注意力,若不良反应较严重可暂停检查[3]。(3)检查后:为患者讲解检查后注意事项及不适反应症状,避免其认知不足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叮嘱其检查后2h内禁止饮食,2h后可少量多次进食流食,7天内不可进行剧烈咳嗽、咳痰,咽喉不适者及时进行疏导,消除其心理顾虑。

1.3 观察指标

①参考SAS、SDS评定患者护理前抑郁、焦虑状态,分值:0-50分,得分高低与心理状态成反比。②常见恶心、呕吐、出血、咽喉不适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检验值用t、平方差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值以%、卡方表示,统计数据借助SPSS22.0分析,检验结果以P值表示。

2 结果

2.1 SAS、SDS评分 护理前SAS、SDS评分对比无差异,护理后试验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与对照组20.00%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纤维支气管镜为临床常见检查方法,检查中可刺激交感神经导致患者出现心理、身体应激反应,加重其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抵触情绪,有效的护理干预工作可降低检查对患者应激状态的影响,缓解其检查前、检查中不适感,确保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顺利进行[4]。

结果:试验组40例经心理护理后SAS评分18.65±3.15分、SDS评分17.59±2.04分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故心理护理有效性被证实,分析:心理护理较常规护理全面、细致,可加强对患者检查中心理状态、面部表情的观察,通过科学分析开展心理疏导及解释工作,心理护理是结合患者认知、心理状态开展的针对性护理工作,通过讲解检查中相关知识缓解患者因恐惧、焦虑产生的应激反应,确保检查中身心状态的稳定,降低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次研究心理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00%较常规护理低,证明心理护理既可缓解患者心理应激反应,还可提高检查安全性,检查后及时为其讲述注意事项、饮食方法,避免检查后进食刺激性食物损伤支气管[5]。此外建议定期组织专业心理医师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专业程度。

综上,将心理护理应用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梁红平.护理干预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22):146.

[2] 王婕,岳燕蓉,刘敏慧,等.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8):29-31.

[3] 刘宇霞.基于STOP量表的无痛纤支镜检早期护理干预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3):179-180.

[4] 范立华.护理干预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9):250-251.

[5] 刘东梅.纤维支气管镜对治疗重症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8):241+248.

猜你喜欢

纤维支气管镜心理护理干预不良反应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探讨细胞学在原发性肺癌诊断中的作用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视频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预测困难气道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