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针对性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2020-10-19孟庆莹
孟庆莹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针对性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9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48例。所有产妇均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产妇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股静脉血流高峰以及平均速度、DVT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的股静脉血流高峰以及平均速度均明显升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股静脉血流高峰以及平均速度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P<0.05)。研究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剖宫产术后产妇DVT发生率,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效果
妊娠期胎盘产生大量雌性激素,促使肝脏产生各种凝血因子,导致血液处于高凝血状态,行剖宫产术后,由于手术切口疼痛,未能及时下床活动,使下肢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1]。本文观察分析了针对性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患者DVT发生率的影响,现将本次的研究结果汇总后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9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48例。其中,研究组产妇年龄20-46岁,平均年龄(32.02±5.33)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8.02±0.89)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2.09±4.96)岁,孕周36-43周,平均孕周(38.08±1.01)周。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之间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剖宫产术后24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 000 IU,1次/d,连续治疗5 d。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心理干预。由于患者术后担心身体的恢复、泌乳以及新生儿的身体健康等,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影响术后恢复。护理人员要耐心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指导其建立积极的心态,树立做母亲的自豪感。②体位指导。为预防下肢静脉回流欠佳,可以将产妇的脚后跟垫高,减少对腿部肌肉的压迫,有利于血液循环;禁止采用下肢静脉输液。③饮食指导。指导产妇以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等营养食物为主,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等食物,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指导产妇多饮水,多进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有利于排便通畅。④锻炼指导。为促进血液循环,可以指导患者家属按摩患者的下肢肌肉,每次5 min;定時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活动上肢,如扩胸、上肢外展等。进行下肢的活动,如双腿交替抬高、外周、伸屈;鼓励尽早下床活动,多做深呼吸运动[2];下床活动、静坐及站立时间不宜过长;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下肢皮肤变化,及时询问有无肿胀以及疼痛等症状。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以及干预后 7 d 的股静脉血流高峰及平均速度。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DVT形成诊断标准:患者出现下肢胀痛、麻木、感觉异常、腿围增加、局部位压痛,腓肠肌压痛等症状及体征;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查看血管内有无彩色血流信号及频谱信号。③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一般和不满意3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的比较分别采用x2检验、t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股静脉血流高峰以及平均速度比较 如表1所示,两组干预后的股静脉血流高峰以及平均速度均明显升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股静脉血流高峰以及平均速度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P<0.05)。
2.2 两组DVT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发生DVT 1例,发生率为2.08%;对照组发生DVT 9例,发生率为18.755%;研究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如表2所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
3 讨论
产妇下肢 DVT 的主要因素包括静脉回心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以及产妇特有的解剖因素等[3]。本次研究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实施了针对性护理措施,包括心理干预、体位指导、饮食指导以及锻炼指导等,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股静脉血流高峰以及平均速度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研究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剖宫产术后产妇DVT发生率,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秋英,陈俊霞.针对性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40 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4):76-77.
[2] 张慧,张丽霞,罗石英.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8,17(13):151-152.
[3] 任巧靖,王银雪,孙香玲.针对性护理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10):373-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