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0-19陈超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高职护理实训教学问题

陈超

【摘 要】 目的:分析高职护理院校护生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探讨实训教学改革方向和对策,实现高职护理院校实训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方法:通过学生访谈、教师研讨、专家咨询和文献资料研究等方法。结果:当前高职护理院校实训教学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训基地不够完善、实训教学资源不足,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等问题。结论:深化校企合作、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运用“医教融合”培养方式建立现代学徒制匹配的实训教学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并将技能考核纳入考评体系,有利于实训教学改革和学生技能提高。

【关键词】 实训教学;高职护理;问题;对策

高职院校教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为区域经济服务。目前,高职院校护生与本科相比专业技能优势不明显,缺乏岗位胜任力和竞争力。而且研究表明,护理学教师不重视实验教学,或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过多的教授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训教学开展,会影响学生对护理学内容的掌握和实训应用能力的提升[1]。因此,如何提高护生技能水平增强其岗位胜任力和竞争力成为高职护生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本文旨在根据高职护理院校实训教学现状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探讨实训教学改革措施,提高护生岗位胜任力和竞争力。

1 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实训教学学时被占用

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2]教职成〔2019〕13号文件要求,三年制高职每学年安排40周教学活动。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应当不少于总学时的1/4,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均应当不少于10%,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而且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参照本科院校,与一般本科院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差别不大。因此按照此标准计算三年护理专业相关理论课程学时明显不足。因此为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完成专业课相关理论教学任务,不重要的实训项目改为理论教学也就可以理解了。

1.2 实训基地建设不够完善

1.2.1 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条件不足,导致实训教学效果不理想

首先,多数高职院校实训室建成较早,原有建筑面积限制了新的实训室建立。其次,实训室实验设备更新后,虽然表面上满足了教学需要,但因新设备数量有限不得不进行大班上课,甚至出现只示教不训练的情况。另外,因尸源紧张等问题导致部分实训项目,如尸体护理等实训项目无法按计划开展,只能以图像资料或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最后,随着临床技术发展,技能操作标准更新较快,在临床上或许早已更新、淘汰,但在高职院校教材、培养内容还未更新,培养学生实训技能无法达到与时俱进。

1.2.2 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实训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多数高职院校实训教师需管理实训教学正常运行的同时还要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即便如此,还经常被借调到其他部门帮忙。工作任务繁重但在职称评定、待遇、学习培训等方面却不如专职教师。高职院校对专职教师和实训教师的管理机制的不平等性,导致有能力的实训老师都想方设法转教师岗,这就造成,实训老师文化学历较低、职称较低,而且人员不足,人员流失严重。

1.2.3 校外实训基地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无法对学生能力做出客观评价

多数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停留在允许学生到医院实习的层面上,由于两者隶属不同系统,仅仅是合作关系,导致缺乏相应的管理、考评机制。学生实习期间培训方案多有医院决定,医院考核一般也不会纳入学校考核系统。学校只看学生是否按要求实习、实习期是否达到了毕业要求,对于学生技能水平是否已经达到毕业要求却不深究。学校缺乏对毕业生技能水平直观认识和客观评价。

1.3 实训教学资源不足,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

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训教学无论上课还是考核所需要的教师数量和占用的教学资源较多。而且实训考核一般为一对一或多对一的考核方式,单一技能考核时间较长。若对全部学生的所有实训项目進行考核,凭现有的师资力量,无论是平时教学过程中还是毕业前,技能考核都困难重重。正是由于实训教学中存在资金消耗多、管理难度大、考核时间长、公平性上人为因素影响大等问题,而理论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且方便管理和考核,导致多数高职院校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毕业,只看学生是否通过理论考试、毕业论文是否合格或者实习是否按规定进行,学生技能操作反而未纳入考试范围。

2 对策

2.1 创新实训教学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都通过教学改革和编写校本教材来解决学时问题。除此之外,通过院校共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有利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护理人才培养 ;而且增加实训课时,并不影响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反而有益于促进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护理技能的掌握[3]。因此,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也能够有效解决学时不足等问题,促进学生实训操作技能的提高。

2.2 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

2.2.1 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促进产教融合,实现资源共享

高职实训教学是否合格就在于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根据《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 — 2020 年)》[4]的要求,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应根据教育内涵发展需要,按照统筹规划、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资源共享、示范引领的原则进行建设。因此在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来满足实训教学的同时,应与医院深入合作,对医院新入职员工联合培养。这样,不仅可以检验新技术、新设备的效果,促进双方合作,也可以了解临床医学现状,促进教师知识更新,提高师资力量。

2.2.2 实训教学相关机制的建立

首先建立相应的实训教学管理机制,学院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消除大班上课现象。其次根据教学反馈机制,对实训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集中研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授课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建立实训室开放制度,方便学生课后训练。而且,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和虚拟设备等先进教学设备的不断引进,实训教师相关培训制度和进修制度的建立也至关重要。最后,学校应鼓励老师和护生参加技能竞赛活动并建立奖励机制,以竞促教,促进学生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和实践教学发展。

2.2.3 实行“医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现代学徒制度相匹配的实训体系

研究证明,“医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高职基层护理人才的培养[5]。因此,深化校企合作,实行“医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临床操作的难易程度和临床工作操作水平要求对实训项目进行分级,建立与现代学徒制度相符的实训体系——技能等级制度和考核反馈机制。校企双方对护生共同培养、共同考核、共同认可。这样即可有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竞争力,又可以实现产教融合,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

2.3 实行多样化考核形式,并将技能考核纳入综合考评体系

首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个人技能操作视频,改线下考核为线上、线下双考核模式,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其次,多形式实训考核并举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SCE)即分站式临状技能考试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及医学本科院校的临床课程专业实践能力考核及毕业考核的考试形式。而且最新研究表明,OSCE考核在评价护生临床综合实践能力上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围绕护士岗位核心能力,优化考站设置和考试内容,采用模块化评分标准、引入标准化病人等措施有助于进一步完善OSCE考核[6]。因此,将OSCE考核纳入综合考评体系是护生职业发展需求。

3 结语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深入教育改革,探索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方式。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实训基地建设明显加快,但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充分调研,充分了解新技术、新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并进行相应培训,避免将其束之高阁,造成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 韩浩贤,赵岳,闫贵明,孙俐.学制改革对临床应用护理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 [J]. 护理實训与研究 ,2016,13(18):122-12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EB/OL].[2019-06-11].

[3] 李筱蕾,陈玉红,方明明,戴莲,禹良国,吕广梅,周寒寒.院校共建《外科护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应用评价[J].中国临床护理.2016,8(1):67-70.

[4]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2016-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6〕64号)[EB/OL].[2016-11-18]

[5] 夏立平,孙海燕.“医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基层护理人才培养的创新和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7):485-488.

[6] 华筱娟,余惠琴,孙停瑞.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生岗前集训考核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032(003):465-467.

猜你喜欢

高职护理实训教学问题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
“课业”在高职护理专业新生认知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