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创伤护理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2020-10-19何亚丽李文奇李霄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急诊应用

何亚丽 李文奇 李霄

【摘 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预见性创伤护理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2-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8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预见性创伤护理应用于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效果确切,值得临床采纳。

【关键词】 预见性创伤护理;急诊;创伤性骨折;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及交通事业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也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创伤性骨折出现率,并且近年来该病症的出现率在年轻群体中月;越来越高。创伤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性疾病,具有发病快、病情恶化快的特点,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可能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而对于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良好的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也大有帮助,所以创伤性骨折患者应及时接受治疗和护理。本研究将2019.2-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8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预见性创伤护理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中的应用,现详细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9.2-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8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59例。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临床确诊为创伤性骨折;全部患者均知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具有其他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排除具有精神障碍,无法进行有效交流患者。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为男性,其中对照组最小年龄为30岁,最大年龄为50岁,平均年龄为(39.84±4.32)岁,其中12例头颈部骨折,38例四肢骨折,8例腰椎骨折;观察组最小年龄为31岁,最大年龄为51岁,平均年龄为(39.95±4.12)岁,其中13例头颈部骨折,37例四肢骨折,8例腰椎骨折。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别较小,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别明显,可用于对比分析。

1.2 方法 将常规护理方式应用于对照组。详细流程包括:对患者的体征进行检测,分析患者病情,建立动脉通道,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护理工作,术后指导工作等。将预见性创伤护理应用于观察组。详细流程包括:(1)建立专门的护理小组,能力较强、经验较多的护士担任组长,小组应不断加强对创伤性骨折并发症相关知识学习、探讨,优化创伤性骨折护理过程,保证整体护理效果。同时定期开展培训及考核,保证护理质量。(2)预防休克护理。在实施急救时,护理人员首先应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病情后开展护理工作,如果发现任何情况应使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及时上报。明确患者血型及出血状况,做好备血工作,情况危急时可建立双通道进行输血。除此之外,还应了解患者尿液情况,并详细记录。(3)预防窒息护理。全面了解患者呼吸状况,并做相关记录。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检查气道情况,清理气道堵塞物。(4)预防感染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感染处理,并加强与医生的配合,不同的骨折类型应选取不同的固定方法,并认真分析骨折出血原因。做好伤口护理后应进行换药,保持动作柔和,防止再次创伤。进行包扎处理时不要包扎过紧,会对患者血液循环造成不良影响。(5)预防心理护理。因为创伤性骨折疼痛感较强,可能会导致患者形成焦虑、烦躁、不安的心理,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安慰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告知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及注意事项,使患者能够积极面对疾病。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对比。(2)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8.0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两组间的对比;使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两组间的对比,如果P<0.05则说明组间对比差别较大,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 在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别较大(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率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因为创伤性骨折发病较快,病情严重的特点,治疗效果极易受到患者受伤部位、受伤程度、送诊时间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急诊护理时,常规护理方式并不具有针对性,这也致使急诊的护理效果无法与预期效果相匹配[2]。所以预见性创伤性护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急诊救治护理中[3]。

同常规护理方式相比,预见性创伤性护理具有极大的优势[4],首先预见创伤性护理可以有效预测患者病情,并与患者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应用价值较高。但是同常规护理不同,预见性创伤性护理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护理人员需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及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在实施预见创伤性护理时可以不断提高护理效率及护理质量。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在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率优于对照组(P<0.05)。所以预见性创伤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将预见性创伤护理应用于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效果确切,值得临床采纳。

参考文献

[1] 高远. 院前急诊护理对创伤性休克病人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66):12966.

[2] 王文英. 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J]. 中国农村卫生 ,2018,134(8):57.

[3] 何飞.创伤救治在急诊外科中的护理效果和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0):247-248.

[4] 周丹,雷海清,熊荣艳,韦黎利,蒋琼.护理流程再造在老年髖部骨折救治绿色通道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骨科,2019,10(02):146-149.

猜你喜欢

急诊应用
急诊ERCP治疗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观察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