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模式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观察

2020-10-19林桂红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循证护理护理

林桂红

【摘 要】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7年2月-201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妇科收治的择期原切口入路手术治疗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2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对比并发症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消化道症状、睡眠障碍、疼痛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普食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統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速患者康复。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壁切口; 护理; 循证护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病,中国发病率为3%~10%,随女性平均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不孕症关系密切,患者以生殖系统炎症、月经不调、腹痛为主要症状表现,复发率高,生活质量严重受损[1]。腹壁切口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好发部位,因剖宫产率较高、腹壁手术开展率上升,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手术是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方法,但手术有创伤性,对护理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本文采用对照研究,评价循证护理模式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2月-201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妇科收治的择期腹壁切口入路手术治疗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入组。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延期进行原切口入路手术。入选对象6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32例,年龄(31.4±3.6)岁,病程(21.4±7.4)个月,均为剖宫产术所致的腹壁切口,其中横行28例,纵行4例;症状表现:月经周期相关性腹部瘢痕部位疼痛包块26例,与月经无关的疼痛6例,阵发性疼痛5例。观察组32例,年龄(31.0±4.1)岁,病程(22.0±7.1)个月,均为剖宫产术所致的腹壁切口,其中横行27例,纵行5例;症状表现:月经周期相关性腹部瘢痕部位疼痛包块25例,与月经无关的疼痛7例,阵发性疼痛4例。两组对象年龄、病程、切口类型、症状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术前对症护理。患者主要以疼痛入院,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落实病情监护,拟定手术后,进行手术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手术、内异症的科学认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进行手术准备,术前禁水食6 h,术前1 h给予抗生素。术后常规切口护理,日常更换敷料,2~3 d可以恢复经口进食,从流质饮食向普食过度,24 h内科下床活动,遵医嘱术后口服GnRH-α,出院后定期进行来源进行皮下注射GnRH-α,预防内异症复发。4例留置尿管对象,术后1 d便需要拔除尿管。

1.2.2 观察组 循证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消化道功能障碍:①主要表现为便秘、腹胀。②循证原因。主要与麻醉、术后疼痛、长期卧床、进食比较晚、心理原因等因素有关。③循证对策。在术前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术后便秘的发生可能性、危害,让患者意识到便秘预防的重要性,术后要求患者及早下床、术后早期可以进行缩肛训练、减少吞气;尽量不进行机械性通气,早期可以口服水电解质散,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缩短为3 h左右;做好室内通风,清除异味,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3];及早恢复进食,24 h恢复经口进食,安排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禁止摄入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食物,清淡饮食,保证食物的新鲜,适当进食杂粮,晚间可饮用150~200 ml热酸奶,晨间饮一杯蜂蜜水,以利于软换大便。(2)睡眠障碍: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醒后再入睡困难。②循证原因。主要与慢性疼痛、心理负担、陌生的住院环境等原因有关。③循证护理对策。进行健康教育,强调睡眠与疾病控制后的关系,强调睡眠质量、内分泌、心率与血压、疾病发作存在密切的关系;减少起夜需求,睡前不要饮太多的水,白天尽量不要拉起窗帘,安排更多的康复活动,减少白天的睡眠,9:00之后即使没有睡意,到时间点后也需要上床。(3)疼痛:①主要表现为切口疼痛,少部分对象会出现四肢酸痛、留置针疼痛。②原因。主要与医源性创伤、长期卧床有关。③循证护理对策。强化非药物镇痛:包括肌肉放松训练、缓慢呼吸节律法、音乐干预,要求家属做好配合,慢性疼痛期间,可与患者进行聊天、看电视、下棋等方法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受。以耳穴按压为例,可以手按压耳穴,每日3~5次,每次每穴30~50次,双耳交替进行,以出现酸、麻、酸、热等为准,若患者依从性好可自行按揉内关穴,抑制神经兴奋性。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消化道症状、睡眠障碍、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康复情况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普食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多见,患者主要为年龄30岁左右的女性,身体健康状况较好,但受到开腹手术、内异症高复发风险的影响,患者仍然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消化道症状、睡眠障碍等。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约为18.8%,处于正常偏低水平,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妇科开腹手术术后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在20%~40%,这可能与本次研究入选对象年龄相对较轻、身体状况较好有关。本研究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18.8%。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较低,但是危害较大,其他研究报道显示切口的感染发生率在1%~2%,本组对象相对较高,这可能与切口较大、切口受到内异症损伤进行电凝处理切口壁受到影响有关。

综上所述,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速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

[2] 黄玥,张蔚,王勇,等.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eta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3):270-274.

[3] 董国玲.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5,35(7):116-117.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异位症循证护理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