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对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评价

2020-10-19董秀梅车遵军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不良事件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满意度

董秀梅 车遵军

【摘 要】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我院接受门诊输液的188例患者,依据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参照组(n=94)患者在输液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n=94)例患者在输液期间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4.68%,高于參照组的61.97%;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3%,低于参照组的9.57%;实验组患者对输液环境、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结论:为门诊输液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其更好的掌握健康知识,对减少输液不良事件、提升护理满意度也有积极帮助,值得推广。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门诊输液;健康教育;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

门诊输液室是各大医院的特殊科室,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患者年龄跨度大,且人员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工作繁重,这便为门诊输液室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导致门诊输液室更易发生护患纠纷[1]。为优化护理措施、提升护理质量,我科在2019年上半年对部分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并重视健康教育,护理效果较为理想;现将护理实施过程及结果阐述如下:

1 基线资料及方法

1.1 基线资料数据

将2019年1--6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的患者纳入研究小组,共计188例。按照输液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n=94)是由50例男性患者与44例女性患者所组成;最高年龄为70岁,最低年龄为10岁,平均(45.1±7.5)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19例,高中28例,初中及中专30例,小学及以下17例。参照组(n=94)是由49例男性患者与45例女性患者所组成;最高年龄为70岁,最低年龄为11岁,平均(45.8±7.2)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20例,高中27例,初中及中专29例,小学及以下18例。对二组患者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结果呈现出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皮肤清洁消毒、穿刺输液、拔针、注意事项告知等。实验组患者则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并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之中,具体如下:

输液前护理:首先要为患者创建一个安静、舒适的输液环境,将输液室的温度、湿度、光线等调控好,可在窗台上摆放绿色盆栽,每日上、下午均要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2]。在为每位患者输液前,仔细核对患者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询问患者的疾病史、用药史、过敏史,并做好记录。结合患者所患疾病与身体状况进行健康教育,讲解疾病诱因、症状表现、药物名称、药物作用等,并告知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预防措施,让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与所用药物有个全面认知[3]。如患者有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还要对其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分析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病痛、经济压力、工作及生活受影响等因素,而导致患者心情不佳,护理人员要为其做好心理疏导与情绪安抚,让患者保持愉悦心情配合输液治疗。在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持语气温柔、态度和蔼,并耐心听患者主诉,不可有不耐烦或不尊重的表现,要获得患者信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4]。

输液中护理:在输液大厅上设置显示屏幕,每日循环播放视频,就老年人常见病、代谢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常见小儿疾病等进行宣教,传播病因、症状、危害性、防治方案等知识,在输液室摆放报刊、杂志等,患者在输液时可以看,既可帮助患者打发时间,又可增强其健康意识。在输液时,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对患者皮肤要仔细清洁消毒,穿刺技术要娴熟、操作要规范,选择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动作要快、准,尽量做到一次性穿刺成功,以减轻患者穿刺痛苦。在穿刺期间,要指导患者握拳、松手,并讲解配合要点,同时可就轻松的话题与患者交流,以转移其注意力[5]。对于小儿、老人、行动不便等特殊患者,可为其床及靠枕,以提升患者的舒适感。护理人员要多对输液患者进行巡视,询问其有无不适感,查看患者有无针头脱落、输液管堵塞情况,要控制好输液速度,以免出现不适症状。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要停止输液并上报主治医师,再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干预。

输液后护理:在输液即将结束时,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药液剩余情况,及时拔针;并指导患者对穿刺点进行按压,但不可用力搓揉[6]。叮嘱患者在输液之后的3天内不要吃辛辣、易过敏类食物,不要饮酒;尽量不要让穿刺点沾水。告知下次输液时间,叮嘱患者要按时来输液。

1.3 观察指标

(1)健康知识掌握度:在患者最后一次输液完成时,为其发放健康知识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常见病的病因、症状、危害性、药物知识、穿刺输液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等。共计25小题,每题4分,满分100分。85分及以上者为掌握,60--84分者为部分掌握,不足60分者为未掌握。健康知识掌握度=“(掌握例数+部分掌握例数)/总例数×100%”统计健康知识掌握度。

(2)不良事件发生率。

(3)护理满意度:为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由其对输液环境、技术水平、服务态度进行评价打分,满分均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值验证计量资料(x±s)的比较结果,采用x2值验证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当P<0.05时说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对比

实验组中,有69例为掌握,20例为部分掌握,5例为未掌握,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4.68%(89/94);参照组中,有20例为掌握,38例为部分掌握,36例为未掌握,健康知识掌握度为61.97%(58/94);实验组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x2=29.9764,P=0.0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中,有1例出现穿刺点出血,1例出现输液位置疼痛,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3%(2/94);参照组中,有3例出现穿刺点出血,1例出现静脉炎,3例出现输液位置疼痛,2例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57%(9/94);实验组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x2=4.7314,P=0.029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见表1。

3 讨论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能够直接反映出医院的医疗水平与工作质量,我院一直在为如何能够提升输液室的服务质量而努力。门诊输液室中,护士的日常工作量较大,患者易出现紧急或突发情况,这也是导致护工作难度大的主要原因[7]。我院近年来,主张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并在护理开展期间对患者进行重点健康教育,目的是提高患者度健康知识的认知度以及对输液的配合度。输液前护理中,通过优化输液室环境,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可以提升其身心舒适感,帮助患者放松心情[8]。输液中护理,通过播放视频、准备刊物杂志等,可以帮助患者更快的度过输液期,同时还可以掌握一些健康知识,再配合护理人员的口头讲解,能够有效减少相关不良事件;输液后护理主要是预防穿刺孔出现不良情况。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参照组也更低,组间对比P<0.05,这一结果也充分证实了优质护理服务与健康教育的开展效果及价值。

综上所述,为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并进行健康教育,可使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并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宋健华.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8,37(34):166-168.

[2] 宋莹.优质护理服务对门诊输液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1):168-169.

[3] 罗建琼.優质护理服务对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相关影响[J].今日健康,2016,15(7):301.

[4] 陈岚华.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0):181-183.

[5] 吴松英.健康教育在门诊注射室的分区输液护理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18,(8):35.

[6] 林琼.门诊输液室患儿家属健康教育需求与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9):197-198.

[7] 李玉玲.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6):184-185.

[8] 廖春艳.健康教育对门诊老年患者输液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7(12):51-52.

猜你喜欢

不良事件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满意度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