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相关病理学参数的关联性分析

2020-10-19侯志斌刘春艳郭新建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4期
关键词:蛋白激酶关联性病理学

侯志斌 刘春艳 郭新建

【摘 要】 目的:研究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表达水平与胃癌相关病理学参数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胃癌患者88例为胃癌组,并按照2:1的配比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4名为健康组。两组均测定PDK-1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病理学参数的关联性。结果:胃癌组PDK-1水平高于健康组,PDK-1阳性表达率86.36%高于健康组4.55%(P<0.05);PDK-1表达阳性在胃癌患者管状腺癌、高分化、Ⅲ~Ⅳ期、有浸润、淋巴结有转移等病理学参数中占比高于表达阴性(P<0.05)。结论:胃癌患者中PDK-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且与病理学参数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胃癌生物标志物,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 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胃癌;病理学参数;关联性

胃癌是临床常见胃肠道恶性肿瘤,发生率、死亡率均较高,且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且易发生转移[1]。临床需依据胃癌发生、发展规律,寻找新的胃癌生物标志物,对胃癌早期进行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属于单体多肽酶,与多种癌症发生、发展密切有关,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加快血管生成速度。本研究选取我院胃癌患者88例,旨在探讨PDK-1与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胃癌患者88例为胃癌组,并按照2:1的比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4名为健康组。健康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55~82岁,平均(63.57±4.10)岁。胃癌组男46例,女42例;年龄56~83岁,平均(64.38±4.26)岁;病程3~8年,平均(5.98±0.89)年。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经病理组织学、胃镜等检查确诊为胃癌;预计生存期>3个月;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病变、精神障碍;胆汁瘀积;其他恶性肿瘤;严重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

1.3 方法 (1)PDK-1水平测定:取胃癌组胃癌组织、健康组胃黏膜组织0.1g,加入液氮(少量),于研钵中迅速碾碎至粉末状,转移至Eppendorf管中(2ml),加入pH为7.4的磷酸缓冲液(PBS)1.2ml,充分震荡后混匀,于4℃下12000r/min的速度离心20min后收集上清液;获取胃组织匀浆后,采用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以Elisa法测定PDK-1表达水平。(2)PDK-1阴、阳性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制作常规5μm胃癌组织、正常胃黏膜石蜡切片,以常温3% H2O2阻断内源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微波进行抗原修复,以PBS冲洗;采用英国Albcam公司生产的1% PDK-1抗体工作液,在4℃下过夜,加入二抗(IgG),于室温下防止30min,加入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以PBS冲洗,二氨基联苯胺(DAB)进行显色,复染采用苏木素,脱水采用梯度酒精,透明采用二甲苯,封片。结果统计:随机选择5个(×400)高倍视野进行计数,棕褐色为3分,棕黄色为2分,淡黄色为1分,无色为0分;棕黄色及以上细胞计数≤5%为(-),6%~25%为(+),26%~50%为(++),>50%为(+++),其中(-)、(+)为阴性,(++)、(+++)为阳性。

1.4 观察指标 (1)两组PDK-1水平及表达。(2)PDK-1表达与病理学参数关联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DK-1水平及表达 胃癌组PDK-1水平高于健康组,PDK-1阳性表达率86.36%高于健康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PDK-1表达与病理学参数关联性 PDK-1表达阳性在胃癌患者管状腺癌、高分化、Ⅲ~Ⅳ期、有浸润、淋巴结有转移等病理学参数中占比高于表达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胃癌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早期癌变症状不明显,早期预防、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PDK-1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胃癌组PDK-1水平高于健康组,PDK-1阳性表达率86.36%高于健康组4.55%(P<0.05)。PDK-1能活化PI3K/PKB信号传导通路,调节肿瘤细胞增殖、转移、侵袭,因此在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还显示,PDK-1表达阳性在胃癌患者管状腺癌、高分化、Ⅲ~Ⅳ期、有浸润、淋巴结有转移等病理学参数中占比高于表达阴性(P<0.05),与张颖等[2]学者研究一致。PDK-1过量表达时,导致游离蛋白积聚于细胞内并进入细胞核,激活WNT信号通路,导致靶基因异常转录,过度表达,促进细胞大量繁殖并分化,最终发生癌变。且病理学分级、TNM分级越高,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发生转移,PDK-1阳性表达率越高,二者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诊断胃癌的生物标志物。

综上所述,胃癌患者中PDK-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且与病理学参数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胃癌生物标志物,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参考文献

[1] 丁雪莲.β-细辛醚通过调控胃癌PDKs表达增加化疗敏感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2] 张颖,孙志鹏,余春开,等.胃癌患者癌组织中PDK-1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8,21(03):298-303.

猜你喜欢

蛋白激酶关联性病理学
解析参与植物胁迫应答的蛋白激酶—底物网络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如何准确认定排污行为和环境损害之间的关联性
CRP检测与新生儿感染的关联性
蛋白激酶Pkmyt1对小鼠1-细胞期受精卵发育的抑制作用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蛋白激酶KSR的研究进展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