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0-10-19徐敏

家长·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施方案道德教育音乐教育

摘要:德育是对一个孩子的基本心灵的教育,基本素质的教育,我们说成才先成人,做事先做人。教师担负着教育孩子的基本任务,每一位教师每一门学科都要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音乐作品丰富多彩,形式繁多,音乐教师也要从学生欣赏音乐中提高孩子的德育素养,音乐素养和德育不可偏废,要同时抓。本文就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过程中如何抓德育进行探讨,和同仁共勉。

关键词:音乐教育;道德教育;实施方案

音乐是人们日常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的方式,音乐的形式丰富多彩,内容也是花样百出。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音乐课堂对孩子进行德育,德育在音乐课堂中时刻渗透着,音乐中也时刻渗透党的教育方针、国家的政治路线、我们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人生观念等,下面简要探讨音乐教学教学中的德育如下。

一、利用音乐课堂宣传党的方针、国家政策,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校德育既担负着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担负着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任务重大繁杂,党的方针政策也离不开学校的宣传和教化。音乐作品往往是被人们乐于接受的,所以也应该承担德育的使命,音乐教师是最直接的传承人和教援人。所以音乐教师的责任重大,在音乐教学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政策,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这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生的音乐教学教材中本身就有一些德育非常强的作品,这些作品本身就是对学生很好的教育模板。例如《我的祖国》《义勇军进行曲》《少先队队歌》等作品都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这些歌曲价值观积极向上,号召力也很强大。教师在课上要积极地利用这些歌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让学生成人成才后能够积极地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贡献力量。音乐教师既要教好音乐课堂知识,又要做好宣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国家接班人。

二、利用音乐课堂对学生的理想信念进行教育

理想是根基,是基石,是凝聚全民族的粘合剂,只有具有远大的理想,才能迸发出伟大的力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种理想和信念必须从小学生抓起,那么,重任自然而然也就落在了教师肩上。音乐教师作为教师队伍重要的组成部分,德育必不可少,必须站在孩子是祖国的未來的高度上来教育孩子。

在我们的音乐作品中,树立理想信念这样的歌曲比比皆是,音乐教师在上课的过程要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除了引领学生唱好歌曲、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外,还要准确地介绍这部分歌曲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从中了解它们的文化底蕴,更能增强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例如人教版音乐教学教材中的《英雄赞歌》等歌曲,既可以引领学生认识英雄,还可以引领学生树立学习英雄,向英雄致敬的观念,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理想和伟大的信念,这种理想的建立,需要音乐教师把握好音乐教学。

三、利用音乐课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徐特立说过:“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国家,有国才有家,学生必须从小就建立很强的爱国主义思想,要知道今天的日子来之不易,在祖国有难的时候我们就得为祖国做贡献。作为音乐教师,在音乐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义不容辞,学生只有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心系祖国才能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人教版教材中的音乐作品《边塞之歌》《江南好》《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这些作品既描绘了祖国的大好风景,也唱出了祖国的伟大变化,歌词中自然就流露出对祖国的赞美之情和祖国繁荣昌盛的伟大自豪。这种情感的流露其实就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音乐教师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都喜欢音乐课,音乐课活泼学生爱上。音乐教师要抓住这个优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对我们的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地学生也就自然受到熏陶,爱国的理念自然就会深入人心。

四、利用音乐课堂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教育

组织纪律教育本身就是德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在音乐教学中也同样重要。小学生的音乐课堂本身纪律观念就差,很多学生和家长一致认为音乐课是放松的课,不是语文数学一样的课程,没有必要特别的重视。所以很多学生一上音乐课纪律观念特别淡薄,不听教师讲课,教师领唱的时候声音特别大、特别乱,不主动积极地回答教师的问题,对教师的提问充耳不闻。所以在音乐课堂上我们更加应该重视纪律观念的养成,养成良好的习惯终身受用。革命前辈流传下来的很多“红歌”都是纪律模范的榜样,音乐教师要好好利用,充实学生的思想。

音乐作品作为师生间的桥梁,作为音乐教师进行德育的纽带,其作用不可小觑。音乐教师利用教材作为媒介,可以直观地将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利用有声的感官刺激,让学生能够乐于接受,在接受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为一个音乐教育者不失为一种成功的方案。

五、结语

总之,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音乐教师要意识到自己既是教师又是一名德育工作者,应进行深层反思,摒弃传统的德育观念,让孩子既能上好音乐课又接受了德育。这样才能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对德育的需要,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教学理念,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丽棉.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J].学周刊,2016(23).

[2]王磊.美国音乐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江西教育,2017(18).

[3]魏培修.音乐素质教育在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4).

[4]韩蓉.浅谈音乐教学欣赏教学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6(3).

作者简介:徐敏(1981.09-),女,汉族,山东淄博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

(责编 吴娟)

猜你喜欢

实施方案道德教育音乐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